碌鹅的傣味昙变
——战友情与舌尖上的记忆之六十九
贾洪国
金秋时节,到云南版纳拜望战友杨春宇,火车是13点到的西双版纳火车站,从版纳到勐海还有八十多公里,杨春宇因为电力安装工地离不开,他就联系了滴滴接我。

抵达勐海,入眼皆是东南亚风情,植被覆盖率极高,花朵色彩明亮,各类建筑精美绝伦,作为普洱茶乡,她是个极具包容性的城市,外地在这做生意的中年人、化妆的小哥、扎辫子的伙计、个性纹身的帅男靓女、衣着精致的傣妹以及游走在灰色地带的年轻人比比皆是。
住进杨春宇给联系的酒店,洗漱之后没有其它事,于是来到街上闲逛,满大街水果摊绵延不断,一问才知道,勐海原来是水果的天堂,各式各样、没见过、没听过的水果还真不少,如果馋水果的话,这里可以实现一波水果自由。因为几十年记者生涯养成的习惯,每到一处,都喜欢刨根问底。不过,勐海有些水果听名字看外表感觉很好吃,但其实吃起来一言难尽,只能感慨一句,没有全国热卖的水果果然只适合尝尝呀。比如小菠萝(大约小朋友巴掌大小们)这个特有品种,好奇心促使我必须品尝一下,实话实说,正宗傣味也只适合尝尝,胃口不适合哪种味型,卖水果的傣族妹儿说我欣赏不来,真无法爱不上那味道。于是走进一家小吃店,草草吃了一碗米线,就住回到了酒店休息。
晚上下班后,杨春宇急匆匆从施工工地个赶回勐海县城,我们才得以见面。
晚饭,杨春宇和爱人栗艳华,儿子杨皓程,以及他铁杆伙伴老夏,工地上的郑师傅。在一家叫香满居的餐馆吃顺德碌鹅,有点火锅的形式,把卤煮好的鹅肉剁成块,加上卤鹅时的汤汁一煮,这是一趟傣味的升级之旅,在一步一步的制作之中,逐渐登至美味的最高峰。
当“碌鹅”火锅一上餐桌,还没打燃火,卤鹅肉清香就飘散在整个包间,令人味蕾唤醒,萌生出立即下箸的想法。

一杯酒,一块鹅肉,话题当然离不开西藏,离不开军营,更离不开亚东。
早在元朝,就有详细记录鹅的烹饪方法,《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记录着“熝鹅鸭”制作方法:“每只洗净,炼香油四两爁变黄色,用酒醋水三件中停浸没,入细料物半两,葱三茎、酱一匙,慢火养熟为度。”广东人的美食传承了中原古老的味道,“熝鹅”可见一斑——由于“熝”字过于生僻,人们写成了“碌鹅”。
西双版纳是一个以傣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域,拥有丰富的傣族美食文化传统。当地特色菜系除了傣味,还有云南特色菜、东南亚美食等。这些菜肴具有独特的傣族口感和嫁接融合的特色,如酸爽、辣味、清香等。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各种地道的傣族特色美食,如青糯米饭、傣味烤鱼、菠萝饭、竹筒饭等。
碌鹅出自岭南,因为广东人有吃鹅的习惯,粤语的肥鹅寓意肥我,就是财源滚滚,过肥年!“碌鹅”是广东南番顺一带的名菜。首先将宰好的鹅取出内脏,斩掉掌和翼后,再用少许盐腌好挂起晾干。晾干后,把鹅放进烧红的大铁锅里,用细火慢慢煎。当鹅在大铁锅里煎时,厨师很有耐心地不停地用手翻转鹅,碌鹅,关键在于一个字“碌”。这不仅是名字,也是做法。“碌”在粤语中有转动、滚动的意思。碌鹅则可以理解为在锅里不断的滚动烹煮至入味的一种煮鹅的做法。直至鹅表皮金黄。广东人把物品不停翻转的动作叫作“碌”,“碌鹅”的名字可能因此而得。看似简单的一个动作,其实却有许多门道,其中,最重要的是耐心以及火候。因此,要碌好一只地道、美味的鹅,绝不简单。
“鹅以7~8斤为最佳,过重的鹅没有鲜嫩的口感; 而过轻的鹅则缺乏香润的味道。”广东客家的碌鹅能在滇西边陲的勐海落地生根,且被食客接受和推崇,可见版纳的饮食包容和旅游开发的突飞猛进。如今,版纳人对碌鹅似乎有着一股执念。无论是闹市中的酒店、傣家村落间的民俗风情饭馆,还是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能看到这道菜的身影。对于他们而言,用最纯粹的烹饪方法制作成的碌鹅,在单纯的味蕾享受中,也多了一份人情味。
刚出锅的碌鹅,脂香浓郁,酱香醇厚。品尝一口,鹅肉实而不老,厚嫩有肉感。咸中带甜,口感层次丰富,鹅肉将酱汁紧锁,使其更鲜嫩、味道更浓郁。
傣族人的包容和接纳,使广东的碌鹅在版纳这块边陲土地上得以生根嫁接和改良,而且成为了勐海大名鼎鼎的美食名片!
一口咬下去,每片鹅肉都充满了鲜美的汁水,各种香料的味道瞬间喷涌而出!与鹅肉原有的鲜味相互融合,在齿间激烈碰撞,慢慢地变为一种醇厚浓郁的咸香。当中又带有一丝甜味,这成就了一种专属于广东碌鹅的独特口感,让人如痴如醉……

一只让你唇齿难忘、如痴如醉的碌鹅,店家密儿不传的是,不仅需要对肉质的严加挑选,还需要精细调配酱料和耐心控制火候!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翻滚一下鹅身,保证鹅身受热均匀的同时,也使鹅身里面的酱料充分的流到鹅肉的每个角落。当鹅身变成金黄色,汁料完全流淌出来被鹅身吸收,并凝结成粘稠的汁料后,碌鹅就大功告成了。
碌鹅火锅整个程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半个小时,甚至四十分钟。我始终保持着对食材的崇高和敬意,所以感叹厨师耐心和老练的技巧,这是碌鹅最根本的底蕴。一只火候正好的碌鹅,色泽深邃却不失,肉质滑嫩。鹅肉有清晰的纹理,咀嚼时感觉鹅肉香味盈腔。勐海人吃鹅,便也是如此。烹饪时,不可急于一时,需文火慢烹,让香料渐渐入味。等到出锅时,那种浓郁四溢的香气、那种入口即化的软糯、那种饱满丰厚的肉感,能让你一尝惊唇,从此爱上,成为一种戒不掉的瘾。
其实,我对战友家乡的传统文化最深的记忆,不是记录在脑海中,而是深藏在味蕾里,通过纯粹的烹制方法,保留食材最原始的味道,成为我这个外地人对去过的城市最深印记。
碌鹅味浓且香醇,色泽金黄的表皮搭上入味的鹅肉,鲜嫩、多汁的口感,味道浓郁的汤汁还适合拿来送饭,绝对令你停不了口。
众所周知,鹅是草食性动物,水陆两栖,跟鸭子比起来寒湿气比较小。鹅肉不仅脂肪含量低、品质好,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而且从中医学来看,鹅肉味甘平,有补阴益气、暖胃开津、祛风湿防衰老之效,因此称得上是营养健康佳品、中医食疗上品,特别适合体弱者进补。
茶文化和美食,构成了勐海这片土地最具代表性的名片。无论是参与泼水节、欣赏孔雀舞,还是品尝地道的傣味美食和雨林秘境白酒,游客都能在这片土地上体验到独特的感官享受。勐海的名片不仅体现在自然景观中,更深藏于其多彩的文化和美食之中。第一次与这片土地的接触,有幸亲历一场文化与味觉的双重盛宴。
拜望战友走的地方多了,忽然觉得,有战友的地方,能让人变得通透豁达,以前觉得不可思议不能理解的一些人和事,想想那也是组成生活多姿多彩的一小部分,只是放眼漫长人生的冰山一角罢了,进入老年,人生的意义在于用心感悟不一样的生活,热爱这座城市的风土人情,包罗万象,有容乃大,永远喜欢简单又真诚。

(注:本文插图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贾洪国:1968 年生人,西藏军旅五年,双流县报记者十年。出版有个人文学集《 一花一世界 》《 人生足迹 》 《 风兮雨兮》。近年来,主要精力用于采写《寻访战友故事集》,目前已完成了《军旅宥坐——寻访战友故事集》两册,50万字已汇编成书。因为“人在变老,军旅的记忆却永葆青春!”把文字当成爱好经营,把生活当成诗意品味,一念花开,一念云起,在时光中拈花微笑,能穿透岁月漫漫的尘埃。

作者:贾洪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