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玲新电影《热辣滚烫》一直在营销,不是简单的介绍电影,而是以贾玲减了一百斤为噱头,在宣传。
这一宣传就是半年,观众从一开始的期待,最后变成了恶心。

大年初一,电影上映,豆瓣开分仅7.8。这个分数在春节档中算是比较低的。
同期的竞争对手《飞驰人生2》8.2分。《第二十条》8分。

打五星的观众,必然会说贾玲太励志了,看得热泪盈眶之类的。
我就特意翻看了打一星的评价,看完觉得说得太真实了!

电影前半段是说女主太胖了,所以不能有好的生活。朋友不爱,男友背叛,甚至连亲人都没有一个对她好的。
凭什么胖子就不惹人爱?
胖就是原罪吗?
女性胖不是错,只是没有迎合这个世界的审美。
应该改变观点的不应该是这个世界吗?

贾玲是小品演员,所以说有的片段都是小品式的。
不得不说,这样是有优势的。毕竟好的小品容易惹人爱。
可是,电影是高消费的,尤其是春节档。
我花四五十元看一个小品,怎么想都不太值当。

贾玲一直在营销自己瘦了一百斤,的确这样很励志。
但你瘦了,大家刷一下微博就好了,何必去电影院一探究竟。
更何况贾玲营销的时间太长了,观众等腻了,也倦了,更恶心了。

贾玲其实是承认的,这部电影是改编的。
可即使这样,很多观众也不买账,因为跟原电影相比,《热辣滚烫》的表现手法太次了。
这样的抄袭让观众很厌恶。

贾玲还是认为胖是不美的,所以去减肥。
其实,贾玲这几年胖成这样,观众并没有嫌弃她。
她的小品还挺逗的,观众也买账。没有人说她胖,说她不漂亮。
就连言承旭她都撩过,还有什么可焦虑的。
可《热辣滚烫》还是说了,胖就是原罪,妥妥的错误价值观。

我还是按耐不住好奇心去电影院看了电影。
《热辣滚烫》有点像知乎小说,看完被打了一针肾上腺素。
刚看完,热血沸腾,觉得贾玲真牛,妥妥的逆袭。
看完电影吃了个饭,就觉得这个电影也就那么回事。
故事逆袭的切入点真的太弱了。现在还有完全讨好型人格的女性吗?
还有朋友亲人都不爱的女孩吗?
不贴近生活,完全是错误的前期背景。

《热辣滚烫》可能就是快消品,没有什么长线价值。
可是一部好的电影,不应该像一杯茶,一个香水一样,有回甘,让人细细品味。
我佩服贾玲的毅力,去减一百斤。
可我也觉得自己这五十块钱花的冤枉,没什么价值。
关于《热辣滚烫》这部电影,你给打几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