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隆·马斯克表示:中国车企在没有贸易壁垒的情况下,能够很快消灭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上所有竞争对手。我们认为这位“表演系的商人”在某些事情上观点是正确的,因为“绿色汽车”领域的笑话已经接近尾声了。
原题 | 埃隆·马克斯的衰落:电动汽车的炒作将不再有效
电动汽车的“起源”在一个遥远的国度,有一位名叫埃隆·马斯克的南非人,他是一个乐观且不羁的人,但同时他更是一个善于表演的人。因此,将这些特质集于一身的他,趁着“全球变暖”话题的升温,迅速找到了一个可以利用人们焦虑而赚钱的生意——电动汽车。
“讲好故事”和“企业发展”的关系在美国,埃隆·马斯克在资本的帮助开设了特斯拉公司,专门生产电动汽车,并利用自己的演说优势迅速令这家濒临破产的公司一度超过通用、福特,成为美国制造业的顶流。
当然,特斯拉的成功不仅是靠演说,更离不开背后的股东:先锋领航(Vanguard Group)和贝莱德(BlackRock)。我们都知道,当你发现股东名单里出现这两个公司后,意味着哪怕之前马斯克营造出多么崇高无比的人类发展事业的宏大叙事,终也只能且仅会落在盈利上面,因为这两家可不是“热心肠”公司。
特斯拉:从第1到第2当然,如果没有“天朝”的帮助,埃隆·马斯克依旧会在先锋领航(Vanguard Group)和贝莱德(BlackRock)失去投资信心后,以自己的某种独特方式出售他的特斯拉。但东方智慧给了他解决方案,中国人极其理性的想法是: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这个优雅“叙事”变成一个真实且受人尊敬的生意呢?
结果十分美妙,正如我们看到的在随后的时间里,特斯拉取得了辉煌且不可思议的成功,直到2023年第4季度。在这一年年末,特斯拉失去了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制造商的地位,从第1名退了下来:中国比亚迪位居第一,导致这家美国公司股价下跌。
打造顶流电动车企对于中国来说,打造一个电动汽车顶流企业,就像“哥伦布立鸡蛋”一样简单,中国模式出色地证明了:大规模量产比小规模更加有效。
其实,在电动汽车时代刚刚到来的时候,无论是美国、欧洲还是日韩等车企,全部对全球汽车市场将要向电动化转型不太感冒,甚至是不屑一顾。他们碍于各自国家对绿色转型的要求,在电动车领域发布了一些不疼不痒的计划和产品,但其内心深处依旧不太认可电动化,并且行动上也没有丝毫强度,没美西方车企依旧不想把自己的未来寄托在一块电池上面。
相较于美西方老牌车企,中国的汽车公司显然没有那么固执,他们没有诸多约束、十分灵活,有能力适应新的规则,好的结果自然很快就显现出来了。
仅仅过去了几年,埃隆·马斯克就感到身体某些部位有明显的灼烧感。他表示: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不仅将在中国,并且在海外都取得了巨大成功。
“老实说,我认为如果不设立贸易壁垒,中国电动汽车很可能会摧毁世界上大多数其他竞品。”这位自由市场的天才感叹道。
电动车只是“中国智造”的第一道菜面对蓬勃发展的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欧盟设置了贸易壁垒——针对出口到欧洲的中国电动车展开调查,即便欧盟委员会成员们自己也不理解,但这一定程度上却保证了特斯拉在欧洲的市场。
其实,针对中国电动车设置贸易壁垒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行为,须知拥有强大制造能力的国家,是可以引领市场潮流、重置产业布局和重塑消费市场的,它不仅仅局限于电动汽车,而是全部行业。因此,美西方将永远堵不住,只能一直跟在中国后面,不停地设置一个又一个壁垒,直到把自己困住。就比如一旦中国放弃电动汽车,那么“绿色产业”就会彻底消失,而中国则会利用强大优势迅速重建另一个新兴产业。
那么下一个新兴汽车产业是什么呢?下一个马斯克又会是谁?一切就看东方朋友们的喜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