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带壳播种和剥壳播种,哪种产量更高?两种播种方式的优缺点比较。

清风旅程 2025-04-10 13:52:59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又到了播种花生的时节。

花生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其种植面积之广,产量之高,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从黄土高原到四川盆地,从松嫩平原到云贵高原,都能看到花生田的身影。

而丰收的喜悦,则离不开科学的种植方法。

在花生播种这个问题上,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方式——带壳播种,它和传统的剥壳播种孰优孰劣,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花生,也被称为落花生、地豆、长生果,营养丰富,味道香醇。

要想获得高产,必须遵循“全苗八成收,种好是关键”的原则。

这意味着从选种到播种,再到田间管理,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全苗、苗匀、苗壮是获得高产的基础。

传统的剥壳播种,流程较为繁琐。

首先要精心挑选色泽光亮、颗粒饱满、成熟度高的种子,避免病虫害、磕碰损伤和霉变腐烂的种子。

然后,在播种前3-4天,选择晴朗天气,将种子薄摊在晒场上晾晒2-3天,并定期翻动,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芽势。

在播种前10-15天剥壳,避免种仁吸湿受潮,降低活力。

人工剥壳效果理想,但机器剥壳可能会因力度不均造成种仁损伤,影响出苗速度,甚至导致烂种。

相较于剥壳播种,带壳播种省去了剥壳的步骤,可以直接将带壳的种子播种。

它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为种子提供额外的保护。

花生壳如同一个天然的保温层,可以保护种仁免受低温危害,尤其是在早春气温变化较大的地区,可以有效避免倒春寒造成的烂种。

此外,花生壳还能起到一定的防虫作用,避免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害虫啃食种仁。

带壳播种还能提高种植效益。

省去了剥壳的环节,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降低种植成本。

并且,带壳播种的花生出苗率和壮苗率更高,结果数量更多,荚果品质更好,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虽然带壳播种优势明显,但其操作流程也需要格外注意。

播种前,同样需要选择饱满无损的荚果,并进行2-3天的晾晒。

与剥壳播种不同的是,带壳播种在晾晒后,需要用40℃的温水浸泡24小时,使种仁充分吸收水分,然后再沥干水分播种。

播种时,需要将双室荚果从果腰掰开,单室荚果轻捏开口。

播种深度以3-4厘米为宜,覆土后轻踩,确保种仁与土壤充分接触,避免后期出现弱苗和畸形苗。

由于带壳播种的种子出苗速度快,容易吸引鸟类和害虫,因此需要做好防鸟防虫工作。

出苗后,要及时摘除残留的花生壳,避免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

此外,带壳播种的最佳播种时间与剥壳播种类似,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初,具体时间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而定。

由于带壳播种的花生生育期比剥壳播种的要短,通常可以提前7-10天成熟,因此要注意及时收获,避免造成减产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影响花生产量的因素有很多,除了播种方式外,还包括品种选择、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

即使选择了带壳播种,如果日常管理不到位,也难以获得高产。

对于没有尝试过带壳播种的农户来说,建议先小面积试种,积累经验后再逐步推广。

无论是带壳播种还是剥壳播种,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花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哪种方式更适合,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情况以及自身的种植经验进行选择。

那么,您认为哪种播种方式更适合您的情况呢?

0 阅读:23
清风旅程

清风旅程

清风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