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老板周鸿祎送车事件翻车:诚意还是套路?网友:你们为什么会相信一个放贷的?

阿尔卑斯的妹妹 2025-02-11 12:51:08

2025年1月

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宣布将免费送出100辆国产新能源汽车,这一消息迅速引爆网络。

然而,随着活动细节的曝光,争议也随之而来。用户质疑活动的诚意,认为其本质是为推广360旗下的纳米AI搜索App。

这场“送车风波”背后,究竟是真心回馈用户,还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营销?

事件背景:从黄子韬到周鸿祎

周鸿祎的送车活动并非首创。

此前,艺人黄子韬因在直播间送出30辆宝骏汽车引发关注,尽管送的是车辆使用权,但仍吸引了大量粉丝参与。

粉丝一夜之间涨到了4600W之多

黄子韬送车计划成了家喻户晓的讨论话题

周鸿祎显然从中获得了灵感,但他表示要“送得更贵”,计划送出100辆国产新能源车,包括小鹏汽车等品牌。

然而,与黄子韬的简单抽奖不同

周鸿祎的活动设置了复杂的参与条件:用户需下载纳米AI搜索App、完成积分任务、关注其社交账号等。

也就是想要参与抽奖,必须先关注账号,再下载APP,你以为这就完了吗?没有。

根据「纳米AI搜索」APP上的抽奖规则,需要凑够10张“奖券”,才可以参与抽奖。

奖券超过10张以后,奖券越多,中奖机会越大。奖券的获得方式有两种:一是拉人头,二是分享抽车码。

有网友抱怨,这种抽奖模式像是拼多多砍一刀的营销策略,纯粹是在骗流量。

这些门槛让不少用户感到不满,认为活动“诚意不足”“套路满满”。

2月5日,周鸿祎发小作文回应喷子喷的百车行动没诚意,称自己很委屈,还表示拉人头很简单,随便发条朋友圈就能邀请到4个人

还称黄子韬的中奖概率是千万分之一,而自己的是发一条朋友圈就可以参与几千分之一中奖率的汽车抽奖,“大家觉得老周还没诚意吗?”

回应的小作文,没有让网友们共鸣周鸿祎的“诚意”。

一位拥有250万粉丝的微博大V在周鸿祎回应博文评论区,评论道“我这样能多中几辆吗?”并晒出他的邀请截图。截止到2月5日,已经有422人使用了他的抽车码,也就是他已经获得了844张“奖券”。

根据规则看,这位大V的中奖几率比普通网友高出很多倍。网友直言,“我要关注你(上述微博大V),老周不给你送车,360必倒闭”、“所以,我这些路过的,真的只是路过,送的都是这些关系户”。

还有网友直接点明,“这奖就不是给普通网友的,大主播、微博大V,随便就能拉四位数的人,普通网友能拉一两百人就很厉害了,人家就是头部流量相互最大化,利益互相回馈罢了”。

更多的网友指责周鸿祎:“(活动)像牛皮癣广告”、“试了一下,真的很麻烦”、“活动规则一天一个样,你有诚意?”……

更有甚者,有网友直接在「纳米AI搜索」上提问“周鸿祎送车很恶心”,周鸿祎自家AI产品从多方面给了网友回答。

争议焦点:诚意还是营销?

用户吐槽:门槛高、诚意低

许多用户反映,活动规则繁琐,不仅要下载App,还要拉人头、攒积分,甚至部分功能还需付费使用。

有网友直言:“送车就送车,何必搞这么多前置条件?”

周鸿祎的回应:委屈与解释

面对质疑,周鸿祎表示“有点委屈”,称中奖率高达几千分之一,远高于一般抽奖活动。

他还强调,活动的核心目的是推广纳米AI搜索,这是企业家的责任。

平台限制与合规问题

此前,抖音平台因黄子韬送车事件发布公告,禁止类似抽奖活动,认为其影响消费者体验和平台生态。

1月13日,记者通过搜索二手平台发现,已有“黄子韬直播间抽中汽车 有意私聊”的帖子出现。有人挂出2.8万的价格,还有人叫价1.62万。

周鸿祎也曾表示,平台不允许送车,甚至车辆使用权也不行。

案例分析:营销的成功与失败

成功之处:流量与曝光

从拍卖到送车,周鸿祎的“流量三部曲”

1.天价迈巴赫拍卖:一场行为艺术的胜利

2024年4月,周鸿祎以600元起拍价公开拍卖自己开了9年的迈巴赫S600(市场估价90万),最终以990万元成交,溢价超10倍。

买家褚振亮直言“为了蹭流量”,而周鸿祎将税后收入全额捐给公益基金,并附赠三年共餐机会。

这场拍卖不仅登上热搜第一,更被网友调侃为“卖的是和周鸿祎吃饭的资格”。

2.送车承诺:从粉丝福利到营销争议

2025年1月,周鸿祎宣布粉丝数破千万后,效仿黄子韬“送车”活动,计划免费送出100辆国产新能源车,包括仰望U8、华为问界等高价值车型。

活动规则要求用户下载“纳米AI搜索”App并拉新注册,引发“门槛高”“变相推广”的质疑。

3.争议爆发:诚意还是套路?

2月5日,周鸿祎回应质疑称“有点委屈”,但网友并不买账。活动被指中奖率低(几千分之一)、规则复杂(需拉人头、攒积分),甚至纳米AI搜索部分功能需付费,与“免费送车”宣传形成反差。

尽管争议不断,但活动为纳米AI搜索带来了巨大流量。

数据显示,App上线一个多月,下载量已突破1300万。

失败之处:用户体验与品牌形象

复杂的规则和用户的不满,可能对360的品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有用户直言:“这种自以为聪明的方式,对高管IP和品牌都没有好处。”

周鸿祎的送车事件,本质上是一场以用户回馈为名的营销活动。

虽然成功吸引了流量,但也暴露了用户体验与营销目标之间的冲突。

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真正回馈用户、提升品牌形象,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这场“送车风波”或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平息,但它留给我们的思考却远未结束:在流量为王的时代,诚意与套路,究竟该如何平衡?

你怎么看待周鸿祎的送车活动?是诚意满满还是套路太深?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 END -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