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对教育子女问题进行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沟通,从而形成一种教育力量,影响和教育子女的社会现象。家庭教育是一种爱的教育,它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产物。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历史现象,它是由社会分工和社会意识决定的。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自然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家庭教育具有社会性,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共同参与,共同承担责任。
培养儿童良好的品德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教育子女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团结互助,尊老爱幼。要教育子女诚实、勇敢、机智、有礼貌。要培养子女爱劳动、爱祖国、爱人民的良好品德,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和志向。还要培养子女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家庭教育既要重视对子女知识的教育,更要重视对子女良好品德的培养。要教育子女尊敬父母,孝敬父母,关心父母。更要教育子女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2.促进儿童身心健康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有责任有义务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家长在家庭中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孩子提供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家长还可以通过对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爱劳动、讲卫生、保护环境、孝敬父母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3.增进儿童智力发展
现代教育认为,儿童智力的发展要靠后天的教育,即依靠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斯金纳说:“学习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知识信息进行操作的过程,而这种操作必须经过大脑,必须在大脑中留下痕迹。”他认为,凡是“有意”的学习活动,都是对大脑发育有利的学习活动。通过家庭来培养儿童良好的兴趣和爱好,促进其智力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智力发展有三个阶段:(1)感知阶段,即对外界事物感知过程;(2)注意阶段,即对事物注意过程;(3)记忆阶段,即形成表象过程。
4.培养儿童社会交往能力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积极培养儿童的交往能力,提高儿童的交往技巧。比如,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一起玩耍、游戏或外出郊游等活动,让孩子与同龄伙伴交往;也可以通过让孩子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如:自己整理书包、文具、玩具等来培养儿童的自立能力;还可以通过给孩子讲故事、唱儿歌来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通过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一些名人传记来提高儿童的阅读理解能力等。
总之,家庭是儿童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儿童成长发展的摇篮。因此,家长应以积极主动的态度,科学合理地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5.促进儿童个性全面发展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既要重视智力开发,又要重视个性发展,因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个性的发展,这是当今世界教育的总趋势。家长教育孩子,不能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体育、美育等其他方面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