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0日,据资源库了解,美国国际规范委员会(ICC)近日宣布正在制定ICC1150标准,这是首个专门针对3D混凝土墙3D自动化施工技术(3DACT)的规范。该标准将为室内外3D打印混凝土墙提供一套完整的结构标准,涵盖承重墙、非承重墙和剪力墙的应用,适用于单层和多层结构。
ICC1150标准的制定正在通过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认可的共识程序进行,确保整个过程的严谨性、平衡性和透明度。2023年1月,委员会成员开始组建,确保涉及的行业代表具有广泛的多样性。到2023年7月,ICC董事会已正式确认了委员会的成员名单。委员会的首次电话会议于2023年10月20日召开,标志着标准制定工作的启动。最近一次会议于2024年10月11日举行,委员会批准了供ANSI公开审查的草案版本。
ICC 1150标准是针对3D打印混凝土墙的首个技术标准,它为室内外的应用提供了全面的结构规范。这一标准的出台,标志着3D打印混凝土建筑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与规范化。
目前,公众意见征询稿已发布,并可以在“管理”部分以及ICC标准的公众意见表格中查看。公众审查期将于2024年12月13日开始,截止日期为2025年1月27日。下一次委员会会议将于2025年2月14日举行,届时将再次审查公众意见。
这一标准的出台,是3D打印混凝土建筑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为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创新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尽管如此,值得注意的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此前已发布了一项名为《建筑增材制造——资格原则——结构和基础设施要素》(ISO/ASTM 52939:2023)的国际标准。该标准主要规定了3D打印施工工艺的标准、质量特征以及与增材制造施工操作相关的因素。
然而,ISO/ASTM 52939:2023标准的适用范围较为有限,主要聚焦于施工工艺本身,而不涉及与3D打印设施的设置、材料处理、操作机器人或设备的包装和运输等环境、健康与安全方面的要求。此外,该标准也未涵盖设计批准、材料特性、表征和测试等关键领域。因此,ICC 1150标准的出台填补了这一空白,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指导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