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马路边上卖串串,2年开店300家,怎么做到的?

品牌内参 2019-01-04 17:04:35

他创业多次,却屡屡失败,机缘巧合下踏入餐饮界,从此与美食结缘。

再次遭遇失败,他决定转型做火锅,没想到筹备了一年,开出的竟然是一家路边摊。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家开在马路边上的串串火锅店,居然火了,成为了吃货打卡的热门地点。仅仅2年,开出了300家门店,覆盖全国近30个城市。

他是郭一凡,马路边边的创始人。

1

创业多次惨遭失败

结缘餐饮开出串串店

如今的郭一凡已经将近40岁了,出来打拼那年他才高中毕业,由于家境并不好,他只能放弃学业外出打工。

做不了技术活,也干不了脑力活,他只好找些打杂的活,做了一段时间后,攒到了一点钱他便想着要创业。

彼时正是互联网崛起的时期,郭一凡看准了机会,买了几台电脑,开起了网吧,这一做就是8年,所幸的是网吧的生意还算不错。

但随着网络变得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人家里都备上了电脑,一时间去网吧的人减少了很多,生意也变得不那么好做了。

为了避免损失更多,郭一凡把网吧关了,拿着这几年赚到的钱投身到工程建设中去。可是他一没背景,二没资金,做完这一单,下一单却没有了着落,结果可想而知。

在机缘巧合下,郭一凡加入了朋友的烤鱼店,从此便与餐饮结缘,开始慢慢摸索餐饮行业的门道。

后来,郭一凡自己出来单干,开了一家烤鱼店叫做“满当当”,估计是想赚到盆满钵满吧,可惜的是他再一次惨遭失败。

有时候,经历一些失败也未必全然是坏事,起码在这次创业中,郭一凡认识了不少餐饮界的大咖,像是大龙燚火锅创始人柳鸷和味蜀吾火锅创始人范勤耘。

尽管多次创业遭遇了失败,但郭一凡却没有想过要换一条路走,反而打算在这条路上死磕到底。烤鱼做不下去以后,他很快就接着想一下个项目了,这次他盯上了火锅。

近年来,火锅这一品类十分火爆,深受大众的喜爱,让郭一凡产生了入局的念头,但他深知自己拼不过海底捞这些巨头品牌,于是便选择另辟蹊径做串串火锅。

2016年,在筹备了一年后,郭一凡开出了串串火锅店——马路边边,其独特的怀旧风格吸引了众多食客,让这家店迅速成为了火爆的打卡地点。

2

为保留经典口味有三不做

为提升盈利有两增加

现如今的消费者,口味可挑剔的很,若不是在口味上有独到之处,怎么能够吸引到众多消费者的光顾。确实对于菜品,马路边边有着“三不做,两增加”的特色。

所谓“三不做”,指的是一不做鸳鸯锅,二不上麻酱,三不盲目做产品创新,为啥不做?下面就来告诉你。

成都人几乎是无辣不欢的,郭一凡小时候不论是吃火锅,还是吃麻辣烫口味统统都只有辣的,不像现在,成都的火锅店有95%的都在做鸳鸯锅。

郭一凡希望能够保留地道的成都味道,因此店里不做鸳鸯锅,只有两种不同程度的辣锅。这样做难免会失去一些顾客,但留住的却是经常会来光顾店里的忠实粉丝。

不同地方的人对火锅有不一样的吃法,广东人喜欢蘸酱油、蚝油,北方人偏爱吃麻酱,而成都人配的是油碟。

为了让顾客能够尝到正宗的串串火锅,店里不放麻酱、蚝油、酱油,只提供油碟,并有专人给顾客介绍正确的吃法,让你吃过一次就难以忘怀。

火锅在中国拥有上千年的历史,一些传统美食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必定是深受大众喜爱的,郭一凡想做的正是纯粹的火锅。

创新产品未必就能比传统味道更吸引人,马路边边的产品很纯粹,点的是牛肉就只给牛肉,绝不往里面裹其他的东西,蘸料也纯粹,给的是简单的香油、蒜、盐,让食客能够感受食材本身的味道。

传统的串串火锅店光卖串串、酒水和一些主食,客单价并不高,营业额少了肯定得想办法提升,于是就有了“两增加”,增加小碗菜以及炒花甲。

马路边边增加了一些荤的冒菜,这些小碗菜一碗才几块钱,不仅满足了白领的午餐需求,还适合做外卖,使得客单价提高了不少。

喜欢吃串串的大多是年轻消费者,而这部分群体吃菜的时候总免不了喝两杯小酒,而花甲这一产品毛利高,又适合做下酒菜,放在菜单里也不显得另类,因此用炒花甲这道菜来增加盈利再好不过了。

3

走怀旧风路线,设置标准化物件

马路边边最大的特色是走怀旧风路线,并且每家店的装饰都有所不同,这也是它吸引大众打卡拍照的原因,为了让消费者能够认准品牌,郭一凡还设置了标准化物件。

没有灵魂的主题餐厅不是好的主题餐厅,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独有的文化,倘若所有门店都是统一的装修,恐怕不能引起顾客的共鸣,因此马路边边所有的门店装饰都不同。

马路边边走怀旧风路线,不是单单把复古的装饰品摆进店里那么简单,而是还原人们回忆里的物件,将已经消失的建筑、场景等等呈现出来。

例如在山西太原的店里,装了一个已经消失了的,却让这家店的合伙人记忆深刻的雕像。在另外一家店里,合伙人将小时候爷爷抱着他的场景画了出来,不仅勾起了他的回忆,还让到店的顾客触景生情。

做主题餐厅目的是为了让顾客一进到店里就进入情景,难点就是一旦有些细节没处理好就会让人出戏,为了让场景显得更逼真,马路边边规定门店不采用太具备现代感的东西,连地板都要用和外面马路同样的材料铺设,让门店和马路连成一体。

每家门店的装修都不同,那怎么才能让顾客一眼就认出马路边边以及保持品牌的统一性呢?除了招牌以外,郭一凡要求每家店里都要设有标准化的三样物件,既路灯、下水道、3D油画。

另外,传统的串串店都爱使用木质桌椅,而马路边边则采用了独特的蓝色桌椅,给人造成视觉上的冲击,使得顾客一看到蓝色桌椅就能联想到品牌。

现如今,许多商家把路边的麻辣烫搬进了店里,而郭一凡却反其道而行之,把店开在了马路边上,还原从前的场景,打造怀旧的风格,正是这特别的操作才让马路边边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当然能够创造好的成绩必然少不了在菜品的口味、品质上下功夫。

所以说想要把餐厅经营好,创新和坚持品质两者都很重要。

0 阅读:13

品牌内参

简介:原创互联网营销第一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