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张紫妍事件”的阴影蔓延,中国女星凭什么全身而退?

胡说叭叨 2025-03-30 23:20:59

2009年,韩国女星张紫妍用自尽控诉娱乐圈的黑暗。她的遗书揭露了财阀用女星招待高层的骇人真相。十六年过去,每当新丑闻曝光,人们总会疑惑:为什么受伤的总是韩国女星?中国女星在韩娱真能独善其身?

一、被选择性遗忘的“牺牲品”

韩国娱乐圈的畸形生态早已不是秘密。某女团成员曾自曝每月至少陪酒10次,被要求跪着敬酒、接受咸猪手。2019年某财阀公子性侵女练习生的案件更让人震惊——受害者多达16人,最小的仅14岁。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资本对生命的漠视。但当我们把目光转向中国女星时,会发现她们确实鲜少卷入此类丑闻。

二、中国女星的“护身符”

中国女星在韩发展的风险防控机制明显更完善。宋雨琦所在的CUBE娱乐,因股东包含中国资本,对旗下中国艺人保护力度更大。程潇所在的乐华娱乐,更是以强硬手腕著称,曾因不实传闻起诉韩国媒体。这种“娘家”的底气,是许多韩国本土艺人难以企及的。更重要的是,中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已将境外侵害中国公民权益的行为纳入管辖范围,法律的长臂为她们筑起坚实屏障。

三、看不见的“安全区”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女星就能高枕无忧。在韩务工的程潇曾透露每天练习16小时,因高强度工作患上腰伤。宋雨琦也因公司不合理的行程安排多次痛哭。文化差异带来的语言壁垒、资源分配的不公,以及随时可能爆发的网络暴力,都是她们必须面对的隐形压力。只是与韩国同行相比,她们至少不必在资本与权力的夹缝中艰难求生。

韩国娱乐圈的“张紫妍们”还在用生命控诉不公,中国女星看似安全的表象下,是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和公司保护筑起的高墙。但这场跨国娱乐圈的生存游戏从未真正结束,唯有持续完善行业规范,才能让每个追梦的女孩不再用青春与尊严冒险。当聚光灯熄灭,那些看不见的黑暗,才是我们真正需要警惕的深渊。

0 阅读:14
胡说叭叨

胡说叭叨

居居带你了解最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