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琅琊榜》中,悬镜司的守尊夏江,是一位冷酷无情、谋略深沉的角色。
十三年前,他与谢玉联手,布下惊天阴谋,将七万赤焰军葬送于血海之中。
祁王在他的逼迫下,含冤而终。
然而,即便他手段狠辣,心机深沉,却终究未能战胜梅长苏。
最终,在梁帝的审判下,他被判处了死刑。
夏江的下场,并非源于他的才智不足,而是他低估了对手的力量。
在第36集里,夏江命令玄悬镜司捉拿赤焰军旧部卫峥,并将其囚禁于玄悬镜司的牢狱之中。
梅长苏为了争取解救卫峥的时间,请言侯出面牵制夏江。
夏江心知言侯的来意,直言不讳地表示,他早已洞悉靖王计划劫狱的意图。
他故意设下圈套,引诱靖王露出破绽,为他提供可乘之机,以增强其信心,使其误以为能够成功救出卫峥。
尤其当得知夏东突然对自己产生怀疑时,夏江并未慌乱,反而将这一变故巧妙地纳入了自己的计划之中。
他明白夏东已心生二意,便顺水推舟,利用这一机会进一步实施自己的阴谋。
面对言侯的质疑,夏江自信满满地表示,他早已将卫峥转移至别处,并在地牢中布下了火雷。
他嘲讽言侯能如此镇定,不过是因为冲进悬镜司的人,无论生死,都与靖王无直接关联。
言侯反问道,靖王本就没有直接参与,你又如何坐实这铁证呢?
夏江得意地揭示了他的计划。
在火雷炸响之后,悬镜司的人会将靖王的巡防营引入,双方一旦交火,事态必将愈演愈烈,靖王便再也无法撇清干系。
夏江心思缜密,不仅洞悉了夏东的异心,更深刻理解了靖王的性格。
他巧妙地利用夏东增强靖王劫狱的信心,然后一举歼灭劫狱之人,引来靖王的巡防营,让靖王无法脱身。
然而,在夏江返回悬镜司,却发现那里已被对手攻破,而原本精心布置的火雷却未如预期般炸响。
他心急如焚,转而奔向大理寺,意图扭转局势。
然而,正是这一举动,却如飞蛾扑火,反被梅长苏巧妙利用,成功救出了卫峥。
在第38集中,夏江以狠毒手段将梅长苏囚禁并灌下毒药,他自信满满地以为这样就能将梅长苏牢牢掌控在手中。
然而,他未曾料到,从解救卫峥的那一刻起,梅长苏就已精心布下了一个局。
梅长苏和他的伙伴们成功救出卫峥后,巧妙地将其交付给夏东,并故意让靖王目睹这一切。
事后,夏江无耻地污蔑靖王参与了劫狱行动,梁帝听信其言,将靖王禁足于府中。
然而,靖王并未屈服,他向梁帝坦诚相告,道出了事情的真相。
卫峥被救后,曾亲眼目睹夏东押解他的场景,而当时誉王也助纣为虐,与夏江一同诬陷靖王。
靖王的话让梁帝恍然大悟,他意识到悬镜司与誉王之间有着不可告人的勾结,他们共同打压靖王,企图夺取皇位。
悬镜司参与夺嫡之争,这是梁帝最不能容忍的罪行,于是他下令查封悬镜司,将夏江囚禁起来。
然而,不久后,夏江竟奇迹般地逃狱成功,从此消失。
在第49集中,夏江利用越贵妃向梁帝传递消息,恶意中伤梅长苏,诬陷他是当年赤焰军主帅林燮之子林殊。
梁帝震怒之下,召见梅长苏与靖王入宫对峙。
夏江在辩解中逐渐词穷,情急之下,竟向梁帝磕头求情,誓言愿以性命担保自己的说辞。
然而,靖王却冷静地指出,夏江此刻留在京城,并非他逃脱了天牢的追捕,而是外面的天罗地网让他无处可逃。
这一番话,巧妙地将夏江诬陷梅长苏的动机,转移到了他自身逃命的欲望上,从而削弱了梅长苏是林殊的嫌疑。
随后,梅长苏坦然承认自己是林殊,并表示愿意接受任何处置。
他进一步指出,夏江此举不仅伤了父子感情,更乱了朝局,其最终受益者唯有夏江一人。
他还提议,是否应遵从贤妃娘娘的意愿,将献王从献州接回宫中,以稳定局势。
靖王与梅长苏的这一番配合,成功地放大了夏江的罪行,威胁到了朝政与后宫的安宁。
梁帝被彻底激怒,下令将夏江处以死罪。
在被拖出宫门之际,夏江绝望地呼喊着:“陛下,宁可错杀,不可错放啊!”他走投无路,宁愿与梅长苏同归于尽,也不愿放过他。
这句话果然激起了梁帝的杀心,他下令赐梅长苏毒酒。
然而,靖王果断地打翻了毒酒,并以自己的性命相威胁,迫使梁帝放弃了杀害梅长苏的念头。
夏江原以为将梅长苏诬陷为梁帝最为忌惮的赤焰余孽林殊,便能轻易扳倒他。
然而,他未曾料到靖王竟如此机智,在紧要关头反将他一军。
夏江深知梁帝生性多疑,他抱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在被押走时仍不忘挑拨梁帝的心弦。
而在这关键时刻,又是靖王挺身而出,解救了梅长苏。
原本,在夏江眼中,唯一值得忌惮的智谋对手只有梅长苏。
他以为凭借对梅长苏的诬陷,便能毫无顾忌地入宫对峙。
但他万万没想到,平日里看似耿直的靖王,在紧要关头竟展现出如此惊人的智慧。
他更未料到,靖王的地位如今已直逼梁帝。
最终,夏江只落得个被处死的下场。
他虽曾剿灭赤焰军、活捉卫峥,但这些战绩终究掩盖不了他的败笔。
他的失败,源于过分的自负和对对手的轻视。
因此,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应保持谦逊,既不高估自己,也不低估他人。
《琅琊榜》一个细节告诉你,没有伯乐才华其实也是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