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世纪的最后一天,早已焦头烂额的叶利钦将俄罗斯的权杖交到了当时年仅47岁的普京手中。数年后,特定的舆论场上再评价叶利钦时,只剩下了一句话:叶利钦一生中做对的唯一一件事就是选对了接班人。
尽管对叶利钦的评价有些极端,但从某种程度来说,倒也有几分道理。毕竟,于公于私,普京都未让叶利钦失望。“私”的层面,在铁腕惩治寡头的运动中,普京保住了叶利钦的家族以及叶利钦的个人名声。国家层面,在普京的治理下,动荡中的俄罗斯渐趋稳定,并再次走进了世界政治舞台中心。
在人生际遇上,不得不说,普京总是能够在关键时期遇到“贵人”。比如,苏联解体后,身为克格勃“小特务”的普京第一次面临失业危机,一度想以开出租车来养家糊口。就在其准备付诸实施之际,幸运地被恩师老索布恰克“召唤”。
老索布恰克曾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原列宁格勒大学)教授,普京与其有师生之谊。老索布恰克当选圣彼得堡市长后,需要一个有国际视野的助手,于是,将曾在民主德国工作过的普京招致麾下担任对外联络委员会主席和副市长。也就是在此期间,普京结识了“小师弟”梅德韦杰夫。
老索布恰克在1996年的连任竞争中失败后,普京也再度面临失业。就在普京再次茫然之时,他的圣彼得堡老乡,时任俄罗斯总统办公厅主任,后来被称之为俄罗斯“私有化之父”的丘拜斯,给他在办公厅谋了份工作。
在丘拜斯的提携下,普京在莫斯科逐渐站稳脚跟,并在工作中崭露头角,进而被叶利钦认识和关注。据传,普京曾利用职权并瞒着叶利钦解救了即将吃官司的政治恩师老索布恰克。
此事不仅未被叶利钦怪罪,反而让叶利钦看到了普京身上一些自己也需要的“特质”(后来的事实证明,普京对叶利钦家族没有下手)。于是,普京得到了叶利钦的赏识和迅速提拔。
1999年8月9日,普京被叶利钦任命为俄罗斯总理。1999年12月31日晚,叶利钦在全国电视讲话中宣布辞去俄罗斯总统一职,同时任命普京为代理总统,以便完成他余下的总统任期。至此,叶利钦提前卸任。
在2000年3月俄罗斯总统选举期间,普京唱响了那句脍炙人口的伟大口号: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2000年5月正式就任俄罗斯总统后,普京以“五大功绩”树立了威信、赢得了声望,稳定了政局,并在世界各地圈下了无数的“铁粉”,创造了20年的辉煌。
一,降服车臣,挽救了俄罗斯人的信心
第一次车臣战争失败后,俄罗斯人的信心几乎跌落到了谷底。为此,第二车臣战争已不容有失,否则,俄罗斯极有可能会走向分裂之路。而这个历史责任恰巧落在了普京肩上。
1999年8月26日,第二次车臣战争爆发。而此时,普京上任总理职务不足二十天。但依然接受叶利钦的命令,担任了第二次车臣战争的总指挥。至2000月5月,第二次车臣战争的第一阶段结束。即取得了正面战斗的胜利。
尽管正面战场上的战事已经结束,但车臣分离武装并没有被完全剿灭,游击战和恐怖袭击仍然时有发生。于是,车臣战争随之进入了第二阶段——清剿和治理阶段。
在第二次车臣战争的第二阶段,普京采取了清剿、分化、拉拢、扶持和补助等“软硬兼施”的手段,逐渐使车臣人“臣服”,并与车臣领导人小卡德罗夫建立了“情同父子”的特殊关系。此后,车臣局势终于稳定,并于2009年9月23日正式宣布第二次车臣战争结束。
二,打击寡头,树立政威
早在叶利钦统治的后期,俄罗斯的寡头政治就已经盛行。所谓的寡头政治,就是一些富可敌国的富商、具有垄断性的企业主通过所掌握的资源“干涉政局”。然而,叶利钦却毫无应对办法。当然,也可能是“不方便”出手的原因。
在当时的俄罗斯,有七大寡头最为出名。分别是俄罗斯首富别列佐夫斯基、传媒大亨古辛斯基、石油巨头霍尔多科夫斯基、银行家斯摩棱斯基、金融巨头维诺格拉多夫以及资源领域的马尔金和弗里德曼。
在打击寡头的行动中,第一个被普京“开刀”的是俄罗斯传媒大亨古辛斯基。先是被查税收,接着是入狱。出狱后的古辛斯基什么财产也不要了,头也不回地离开了俄罗斯。一段时间过后,其他几位寡头出逃的出逃,入狱的入狱,失踪的失踪。总之,俄罗斯的“旧寡头”时代消失了。
三,发展经济,提高民生福利水平,个人威望得到大幅提升
普京上任之初,俄罗斯2001年的GDP总量是3066.02亿美元。普京第二个总统任期届满时的2007年,俄罗斯的GDP总量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达到了1.3万亿美元。并于2013年迎来了俄罗斯独立后的GDP总量2.29万亿美元的巅峰期。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尽管俄罗斯的GDP总量并不算高,但普京很懂“民心”。因为,他将俄罗斯民众的社会福利水平提高了与GDP比重的上限。也就是说,尽管俄罗斯民众的人均GDP不算高,但福利水平却不亚于一些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因此,普京的“民望”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四,推动军事改革,重塑俄罗斯“军魂”
在第一次车臣战争后,俄军似乎已失了“魂魄”。于是,在俄罗斯经济稍有好转后,普京便开始了对俄军的大刀阔斧改革。至于效果到底怎么样,那就另当别论了。总之,当时是声势浩大,且有痕有迹。特别是在“俄格五日战争”中小试牛刀,在叙利亚战争中大显身手后,俄军一时声名鹊起,普京的个人威望更是进一步窜高。
五,独创了治理体系,加强了中央集权,稳固了统治基础
在这些年里,普京在国家治理方面彰显了“独创性”。比如,在政体上,普京增设“八大联邦管区”,每个管区都任命一位“总统代表”,从而巧妙地加强了中央集权。
在武装力量层面,在普京的推动下,形成了正规军、国民自卫军、地方武装和私人武装并存的模式。这种归属不同、相互制约,但又均听命于普京的模式,更加稳固了普京对俄罗斯的治理基础。
总之,通过以上的“五大功绩”,普京收获了巨大的威望,创造了个人政治生涯中的辉煌二十年。假如这次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能够实现的话,普京在俄罗斯历史中的地位极有可能会比肩彼得大帝,成为俄罗斯历史上真正的“普大帝”。那么,普京的这个良好愿望能够实现吗?
毫不讳言地说,种种迹象表明,普京发动的这场特别军事行动极有可能会功败垂成,进而导致普京的一世英名“毁于一旦”。而这,皆因普京的“一着不慎”。当然,这一着不慎并非字面意义上的一次失误,而是由一次决定性的“战略误判”所衍生出的一次次“失误”的叠加,从而导致错上加错,结果就是普京已经陷入了进退两难的战略困境中。
俄罗斯是个“尚武”又“噬土”的民族,从历史上看,只要能够打胜仗或有土地“收入”,领导者都会拥有崇高的威望和极高的历史地位。反之,不仅地位难保,而且会危及自己的身家性命。比如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的尼古拉一世,比如一战中“二月革命”后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老小的遭遇。
试想,如果俄罗斯这场特别军事行动失败,不仅卢甘斯克等四地“得不到”,就连2014年占领的克里米亚也失去的话,俄罗斯国内会如何看待和对待普京呢?
毫不讳言地说,那些成就普京二十年辉煌的所谓“功绩”,瞬间就会变成普京的“负资产”,进而“反噬”普京本人。比如民众对“旧寡头”消失了,“新寡头”却又涌现的不满。比如普京对恩师老索布恰克的“有情有义”,对叶利钦家族的“网开一面”,这都是以牺牲公平为代价的,曾被俄罗斯反对派当成“证据”攻击普京。
还比如,地方武装、私人武装与政府武装并存的模式,极有可能会因为“内斗”而动摇普京的执政基础。事实上,“瓦格纳”雇佣军老板普里戈津与俄军高层绍伊古和格拉西莫夫的矛盾已经有了这方面的趋势。
再者,战争以及西方制裁造成的民生福利水平下降,必然也会影响普京的威望,不可避免地会加大普京的执政难度。再加上蠢蠢欲动的反对派势力。所以,一旦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失败,谁也不敢保证普京一定会安然无恙。而即便是他能够“软着陆”,其一生的功绩则也无异于荡然无存。
战场上一年多的事实已经足以说明,俄罗斯不可能取得这场特别军事行动的成功,一来,已经被北约武装的乌克兰军队早已今非昔比,已经不是2014时的“吴下阿蒙”。二来,俄罗斯在常规武器和现代化信息战层面已经落后,这也从侧面说明,当年引以为豪的“军改功绩”水分明显。三是在现如今的时代背景下,以“武力模式”获取土地将会难上加难,因为,不仅无法在道义上占有制高点,而且“强中自有强中手”。
直白地说,造成俄罗斯战略困境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普京高估了俄罗斯的实力,低估了乌克兰人的斗志,错判了西方的容忍度。但归根到底只有一点,那就是误判了时代背景,即莫迪告诉普京的“现在已经不是战争时代”。尤其是在添加了乌东四地的土地这个因素后,普京也就更加难以成功了。
客观地说,俄罗斯尚有摆脱困境的可能,但普京本人已无回旋余地。因为,继续打下去,获胜的希望越来越渺茫。而撤军,普京又无法向国内交代。
显而易见,普京再次遭遇困境。那么,普京还能遇到“贵人”吗?。很遗憾,普京这次不仅没有遇到“贵人”,反而遭遇了两个极为难缠的“对手”。一个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愣头青”泽连斯基,另一个是早已在政治上“成精”的老拜登。
综上所述,普京的“一世英名”大概率会毁在这场战争中。
永远的经典-红
作者是不是美国情报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