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非常希望通过这个机会,认识更多中国游戏厂商,找到更多合作伙伴”。
当游戏日报问起参展ChinaJoy的原因,东北新社配音与字幕制作事业部 游戏配音制作部部长岡野晃二给出了该答案。东北新社大概是这段时间大家讨论最多的“ChinaJoy参展新人”,你很难不对它产生好奇,因为履历实在是太豪华了!
东北新社是日本上市公司,在日本配音行业市场份额第一,配音作品有《沙丘2》《复仇者联盟》等国际影视大作,也有《鲁邦三世》《机动战士高达》等全球知名动漫。聚焦到游戏领域,更负责过《最终幻想Ⅶ》系列、《最终幻想ⅩⅥ》、《怪物猎人》系列、《生化危机》系列、《只狼》、《卧龙:苍天陨落》等一系列顶级3A产品。
而且日语配音也是国内游戏厂商的“刚需”之一。因为ACG文化的历史发展,日语被视为该领域的“通用语”,无论从品质还是成本角度看,二次元产品基本都需要日语配音服务。另外,中国游戏厂商出海日本,也需要优秀的本地化日语配音服务。
多重BUFF叠加,大家自然好奇东北新社的日语配音服务是什么样的,对自己公司的研发发行有没有帮助?几天前,东北新社开设了中文官网,进一步呈现了合作诚意,游戏日报也借着这个机会找到了配音与字幕制作事业部 游戏配音制作部部长岡野晃二、导演清水洋史。
交流之后,我们的感受是它真值得游戏行业从业者在ChinaJoy去结识。
游戏日语配音领域的宝藏合作方:已有“60年积累”
东北新社是做海外影视引入日本市场本地化起家,先在影视动漫领域打出了名气。
也正是诸多高水平的制作成果,让东北新社得到了游戏研发团队的关注。据岡野晃二回忆,94年-96年索尼发行PlayStation时,他们就已经接到了一些游戏领域配音的邀约合作,随着PlayStation迭代,游戏内容增多“单子”也在增加,之后逐渐扩展到其他平台、移动端。
这种关联一直在持续,举个典型的案例:
上个月知名游戏制作人小岛秀夫发推,称看了第5遍《疯狂的麦克斯》(电影),“终于看到了配音版”。对于这场观影体验,小岛秀夫用了“不愧是东北新社”、“出色的配音”来评价。而小岛秀夫带队制作的3A大作《死亡搁浅》,也是选用了东北新社的配音。
岡野晃二告诉游戏日报,目前东北新社配音业务1年收入45亿日元(折合人民币2.1亿元)左右,其中游戏合作所占比重在连年增加,该数据亦能反映出他们被业界认可的实力。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有个疑问,所谓的“60年”积累从何而来?
这就要说到东北新社配音与字幕制作事业部的团队架构了。据导演清水洋史介绍,东北新社的导演均是专业出身(业内存在部分导演是从音效师、制片人转型),进入团队后并不直接区分做影视、动漫还是游戏,而是在成长过程中由个人兴趣、客户选择来进行广泛的经验累积。
清水洋史解释了这种路径的考量:一方面配音导演工作的底层逻辑是互通的,另一方面三个领域的导演技能技术会相互影响,能够更开放地多元吸取经验。不难理解,在影视动漫领域成果斐然的东北新社,会带给导演更多正向提升,从而拔高游戏配音的品质。
所以,他们的基础不只是游戏的30年,还要延展到配音影视动漫的60年,也正是这种“很难找出第二家”的厚重积累,成就了东北新社在游戏配音领域的硬实力。
比如被问到“为什么值得选东北新社的而不是其他公司的导演”,清水洋史给出的第一个理由就是“我们的导演最能把握住日本人感动的触点和最新的文化,不管是影视观众还是游戏玩家”。这听起来有些空,但你再把连串的代表产品、国际合作大厂放在一起看,真无法反驳。
清水洋史将其归功于东北新社的创作哲学:以达到人与人心智的相互理解为方向做配音。这种心流上的共通,恰恰是游戏想要把内容精神传递给玩家关键的桥梁。
说点更实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基于大量的配音产品需求,东北新社过去1年配音的角色3万多个,合作声优超过2500人,合作的声优事务所有380多家,导演不断积累着遍布日本的人脉关系,所以他们能够给到游戏合作方更多、更优的声优选择。
人脉价值体现在诸多环节,比如“一些头部的声优从哪里都可以找到他们合作,但档期不一定排得开”,东北新社在建立了高度信赖关系的基础上,与声优事务所长期合作,因此可以进行日程调整,确保按时完成录音;再比如稳定合作关系形成的相互了解,也会让配音工作推进的效率与质量得到提升。
此外,东北新社还不只是单纯做配音。相关环节延伸上,他们有近30名在职翻译,可以帮助合作方解决单独找本地化翻译的麻烦,在声优扩展应用上,他们有专门的部门可以负责线下活动规划,节目制作与直播等。如《怪物猎人》20周年线下活动就交给了东北新社负责。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背景,让游戏日报觉得东北新社是一家非常值得中国游戏厂商关注“宝藏合作方”,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基本不设合作金额门槛。
这方面有不少案例,曾经他们接过上海一家做二次元产品的中小研发团队单子,也接过不少韩国本地化游戏的单子,部分合作金额只有10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约5万)。这意味着,国内很多厂商都可以花差不多的钱,在东北新社拿到更高质量的配音。
而且流程上相当轻松,只需要告诉东北新社需求、预算,它就能给你对应合作方案,还是能听试音、可做选择的“丰满版本”。
据了解,如今已经有不止一家中国的头部大厂看到了这个“宝藏”,比如《晶核》的日服就与东北新社有配音合作。
这些日语配音圈子里的“秘密”藏的都是成本
在交流中,游戏日报也从中国游戏厂商关注的利益点考虑,问了部长岡野晃二、导演清水洋史一些日语配音圈子里的专业问题,他们的回答直接挂钩着ROI。
比如声优报价。在日本声优行业里,对动漫和电影的报价有一定的标准,对游戏项目的报价则不尽然。加上各个声优的报价不透明,游戏公司就无法做精准的成本控制。
据岡野晃二所言,这是因为日本人习惯和“熟悉的人”做生意,信赖关系非常重要,如果认准了就会带来很大的优势,但新合作方没进入到该阶段时,他们往往会有防范意识”。就像是去一家陌生的路边小店买衣服,你很难猜到老板心理的底价。
所以通过东北新社这个“熟人”介入,最终可以帮游戏公司实现成本的降低。
再比如选择适配性会极大影响落地反馈。
因为既有配音,也有线下活动执行的业务,东北新社一直在研究相关市场案例。据岡野晃二透露,他们观察到很多海外合作单子是“整包模式”,即让一家公司同时安排声优配音到线下活动,可并非所有公司都是多面手,这就导致了某些活动线下执行粗糙,反馈偏负面。
另外,岡野晃二还提到部分海外客户/执行公司有时候选择标准只是“声优名气”,或许从市场角度来看能引导消费增长,但实际上对应作品情况却可能是角色选择不当,最终反而导致削弱用户关注认知,因为失去了平衡感。
上面这两种问题普遍存在于海外用户在日语配音方面的落地方案中,它也是东北新社这个有足够多积累、足够多人脉、足够多实践的“中间人”能帮厂商解决的问题。
再往上延伸些,游戏日报追问了东北新社要怎么做成优秀的本地化。我们聊到了东北新社做欧美比较有经验,且此前已经扩展到了韩国市场,那中国这个语言文化更深、更难理解的国度,东北新社还能保障质量吗?清水洋史解答了我们的问题。
人员配置上,据清水洋史透露,团队中不止一位母语是中文的员工,很多导演也对中文有一定的了解(采访中清水洋也是用中文跟我们打招呼),甚至此前也有导演在中国留过学。这些人员交叉搭配,可以更进一步服务好中国客户。
执行流程也是重要保障,东北新社会不断跟厂商确认理解是否准确,达成共同认知后再推进落地,更特别的是,前面我们也提到了东北新社有翻译人员,而如果翻译配音都跟东北新社合作,配音导演也会投入到翻译环节,这无疑会拔高质量。
让游戏日报更看好的是他们的坦诚。
尽管东北新社这两年接到的来自中国的订单越来越多,但清水洋史直言“怎么跟中国客户相处,怎么理解中国客户的要求和期望,怎么做成中国客户想要的作品”是接下来的要努力学习和挑战的,清楚地知道还不足够成熟,才能向更好成长。
因为并非配音圈子里的专业人员,我们聊得或许还有些表面,但已经能看出东北新社积极探索和中国游戏厂商合作机会,愿意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帮助中国游戏厂商避坑的态度与能力。
结语:
据岡野晃二透露,东北新社的团队早前就已经来过3年的ChinaJoy,只不过那时候没展台,主要是在四处找中国游戏厂商交流,过程中发现大家对东北新社的认知度很低,所以早就想来参展了,之后因为疫情耽搁了几年,终于等到了这次机会。
岡野晃二表示他们也受一些主办方邀请参加了部分活动,想借此认识更多厂商。
正如我们前文所言,东北新社有大量知名的作品,游戏日报本打算在这篇报道中放更多具体素材,方便大家更直观地理解这家公司在配音领域的实力,但东北新社坚持要尊重客户尊重合约,所以我们不得不放弃了一些优秀的内容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