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多国被索罗斯为代表的欧美资本做空,几十年辛苦积累的大量财富被抄底,面对危机,许多国家最后都被迫妥协出让大量金融主权,换取美国占主导权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援助,马来西亚是第一个拒绝援助的国家,并且由此开创了一条新的模式,这为后来的我们提供了许多思考,也为更多国家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那就是面对金融危机,是向欧美妥协出让金融主权换取IMF援助,还是学习马来西亚走自主道路?
1997年金融危机我已经介绍了韩国和印尼,喜欢的朋友可以看一下,对理解这一期内容会有很多帮助。危机爆发前,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虽然不如韩国,但是从各方面看,马来西亚的经济都非常稳健,从1993年到1997年,马来西亚的财政持续盈余,也就是收入大于支出,而韩国的财政盈余却大幅下滑,到1997年直接变成了财政赤字。从短期外债占长期外债比例来看,1997年马来西亚也只有27.18%,而韩国高达40%而且短期外债越多,在危机来临后就容易引爆债务危机,从不良贷款来看,危机爆发前马来西亚只有6%,而韩国却高达20%,不管是GDP增长速度、工业产值增长率、制造业增长率等各项数据,马来西亚的数据都表现很好,那为何马来西亚还是要爆发经济危机呢?
我介绍印尼讲过,印尼经济表现其实也比较好,但因为体量小等因素,所以危机在泰国爆发后,这些国家自然沦为了美元的目标,而马来西亚也是如此。当时不管是亚洲四小龙还是亚洲四小虎,经济都是出口导向型为主,出口多时经济增长迅速,但是一旦出口放缓经济就容易出现问题,比如股市震荡外资投资信心不足,大量外资外流寻找更好的投资地,外资大量流出就会引发本国货币贬值,经济放缓失业率开始增加,通胀又开始上升等,所以各种因素叠加起来就让人们出现了恐慌心理,而资本对恐慌情绪更敏感,所以他们就会加速逃离。
马来西亚虽然经济表现好,但是该国体量依然很弱,所以危机来临时他们自然在劫难逃,实际上,当金融危机来临后,除了资本市场不发达的国家外,基本上都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冲击,哪怕是欧美难逃一劫,关于这一点我将在介绍IMF的时候说明。但是经济稳健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面对经济危机后损失会小很多,比如韩国各项数据不好,经济发展不稳健受到了严重打击,被迫接受IMF的条件获得援助,结局是30家财阀企业破产15家,没有破产的也基本被美国资本入股了,而银行更是全面被美国控制占据主导权。
当时马来西亚遭受金融危机波及后,由于外债规模和经常项目逆差小,债务也是内债为主,银行的呆账坏账低,房地产也没有被大量炒作泡沫相对较低,所以在这些领域就没有受到多大冲击,主要是股市和汇率下跌了。韩国当时是什么情况呢?银行和企业大量破产,失业率飙升通胀居高不下,房价下跌等,可以说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冲击,而马来西亚则好了很多。
苍蝇不叮无缝蛋,韩国、泰国等的经济发展不稳健,留下了许多隐患,所以危机来临后受伤严重,自己又没有办法走出困境,只能被迫答应IMF的条件,从而能获得他们的美元援助,最终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而马来西亚则是经济稳健,只是因为该国体量小,算是被波及了而已,受到的伤害并不大,他们对自己恢复经济有信心,当时IMF的办法普遍是让受灾国实施经济紧缩,当然这个手段会带来一个附加的好处,那就是让欧美资本能控制受灾国更多领域,比如要求泰国修灯外侨营业条例,这样外资可以投资的领域就增加了20个,又比如印尼则被迫下放了投资审批权,这就方便欧美资本大举进入本国,而韩国则被要求取消了国外资本投资本国股市的限额等,这些政策都让本国的金融大门被西方打开了,变相让他们抄底了这些国家的财富,比如韩国八大行全被美国华尔街抄底了,三星也被欧美抄底了。
其实刚开始马来西亚还是相信IMF,也就是采取了紧缩政策,但是效果不佳反而情况更严重,而且IMF的苛刻条件实在太多了,所以马来西亚不愿意接受这种主权换援助的方式,既然紧缩不行,他们干脆反其道而行之,那就是实施经济扩张政策,这也开创了东亚经济复兴的第二种经济模式,那就是马来西亚模式。1988年7月,马来西亚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重新实施资本管制稳定货币等。
金融危机爆发的本质也是钱的问题,要走出当时的困境,最大的问题就是解决钱的问题,韩国、泰国等依靠IMF获得美元援助走出了危机,而马来西亚虽然经济稳健,想要走出困境依然离不开钱,他们当时拒绝IMF条件后自然无法获得他们的贷款,于是就向其它国家寻求帮助,主要集中在日本、新加坡和中国台湾,1998年12月,日本同意提供2016亿美元贷款,新加坡也破例,让马来西亚人领回在新加坡账户的公积金存款,总额约20亿马元,台湾首批提供了6亿台元,此后又提供了3亿美元,当然马来西亚还向其它国家筹集到了援助资金,大量资金涌入马来西亚,这就让人们看到了信心,虽然日本最后只提供了20多亿美元,但是刚公布消息后就让人们看到希望,越是被做空的时候越需要这种希望,当各种利好消息传来,马来西亚的货币下跌被止住了,股市信心开始恢复。最终帮助马来西亚走出了危机。
纵观马来西亚模式能成功,离不开2个前提,一个是本国经济好,这让自己受到的伤害不大,能比较容易地走出危机;另一个是能筹集到钱,主要是过去该国经济长期向好,没有太多的债务问题,所以这个时候借钱别人愿意借给你,不用担心你爆发债务危机。相反当时韩国虽然过去经济表现好,体量也很大,但是长期借钱发展且企业债务太大了,所以想要借钱许多国家都不愿意借,一是你债务太多了,别人担心你还不起;二是你体量大了,借一点根本于事无补,而且还要担心你借新债还旧债,所以最后韩国等只能找美国这些大资本家借钱。
马来西亚的模式给后世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那就是可以不依靠IMF也能走出危机,后来马来西亚总结这次经验认为:一个国家不能完全依赖出口导向型经济,内需也同样重要,而内需想要成功,就必须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同时还要适当提高民众的储蓄能力,这对应对危机非常有帮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区域合作,当时马来西亚如果没有其它国家的贷款,他们就走不出危机,只有加强区域合作和更多国家搞好关系,危机来临时才有希望从他们借钱走出困境。
97年这次金融危机,让更多国家认识到地区发展基金银行的重要性,所以后来越来越多国际基金银行建立,平时往里面存钱,关键时刻才能从这里筹集到钱走出危机,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写在最后,马来西亚的模式也并不是完美无瑕,韩国等接受IMF国际援助(欧美模式),打开了金融大门丧失了部分金融主权,但是因为国门更开放,所以走出危机后更容易获得国际资金,帮助他们快速发展,而马来西亚则因为拒绝IMF关闭了大门,所以后来很难获得国际资金,这对后来马来西亚经济的发展不利,为何国际资金不愿意进来了呢?因为大家担心像98年那样进来容易出去难,所以纷纷不愿意来了。这也启示我们,在保证金融主权的前提下,可以对金融领域采取更开放的政策,这也才能吸引更多资金来帮助我们发展,同时也把危害降到最低。这些年我们出台越来越多金融开放政策,正有这一趋势。最后就是要防止企业债务危机,韩国当年为何受到的伤害这么大,大量企业债务过高是主要原因,历史上许多次金融危机爆发,基本都是债务问题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