剐刑是我国古代一种极其残忍的惩罚方式,从元朝时候起,对那些犯下滔天大罪的罪犯,就会采用这种严厉的刑罚。说起来凌迟像是要千刀万剐,但实际上动手时并不会真割那么多刀。一来是因为没那么多时间去慢慢处决犯人,二来是犯人根本忍受不了那种痛,割几刀可能就咽气了。
【不一样的大盗】古时候犯了罪,大多就是一刀砍头解决,除非是有着血海深仇,才会用慢慢折磨到死的办法,因此,古代的凌迟酷刑其实很少真正实施。清朝晚期,慈禧太后想要除掉一个嚣张的大盗,就下命令说,抓到这个人后要用凌迟的酷刑来杀他。结果,这个人就成了清朝最后一个被凌迟处死的犯人。这个人有个绰号叫康小八,他本来的名字叫吴天心。因为他头发少,大家还叫他吴秃子。吴天心小的时候,被过继给了一户姓康的人家,所以就改了姓。
康小八在天津卫呱呱坠地,小时候调皮捣蛋不学习,长大后啥坏事都沾边,小偷小摸样样来,不知不觉间,在北京和天津两地都成了赫赫有名的大贼。在豫剧《东皇庄》讲述的清朝故事里头,提到了康小八这个人。不过戏里头把他演得太神乎其神了,说他武功特别好,但其实他根本没那么厉害。康小八弄到了一把日本产的左轮枪,就仗着这少见又厉害的家伙,开始在那儿为非作歹了。
康小八枪打得挺准,听说他还擅长双手使枪呢。但康小八在江湖上闯荡,不讲哥们儿义气,全靠一股豁出去的狠劲,而且他从来不肯低头,也没啥心眼儿,行事作风全凭一时兴起,毫无规律可言。大伙儿都躲着康小八,但清末时候的老百姓真是穷得叮当响,家里没啥值钱的能让康小八惦记上,偷抢都轮不上他们。康小八这家伙,心情好时就做点抢夺富人财物帮助穷人的事儿,因此,清朝的官府是最痛恨他的。
【劫皇杠被抓】想抓又抓不着,只能眼睁睁看着康小八得意洋洋。康小八这下更加猖狂了,居然胆敢打起劫夺皇家财物的主意。一有这不轨之念,最终就把自己的性命给丢了。清朝末年,慈禧太后掌权,各地献给朝廷的珍稀宝物,其实都是进了慈禧的腰包。要是谁胆敢碰慈禧的东西,她能善罢甘休吗?
官方拿康小八没办法,不过他们请来了武功高强的尚云祥帮忙,一群人硬是把康小八围在了屋子里。康小八心里明白,自己斗不过尚云祥,不管是反抗还是投降,结果都是一样——难逃一死。这么一想,他就想开了,把枪一丢,自己主动走了出来。不过,进了大牢之后,出乎意料的是,有个狱卒竟然觉得康小八是个硬汉,只要他答应不逃跑,就天天给他好酒好肉款待,连手铐脚镣都不给他戴上。
更出人意料的是,八大胡同里居然有三个女子,因为崇拜康小八,自愿到牢房中去无偿照顾他。嘿,这家伙进了大牢还这么高调,自然引来了不少闲言碎语,就连隆裕太后都知道了,说大牢里有个本事不小的盗贼呢。来报信的小宦官,把康小八说得跟个重情重义的大豪杰似的,就好像刑部逮错人了一样。
隆裕太后赶紧把这事儿跟慈禧说了,慈禧一听,来了劲儿,打算亲自去盘问盘问那个叫康小八的大盗。狱卒们一听到老佛爷要亲自来审你的案子,都跑去跟康小八说:“你可真是走运了!想当年,老佛爷都帮杨乃武和小白菜翻了案,如今她肯亲自管你的事儿,你肯定也能捡回一条命。”可康小八的脑袋瓜子转得跟常人不一样,他压根儿不去琢磨那些生死大事。给慈禧老佛爷下跪磕头,那可不是他的行事作风,他根本干不出来。
【慈禧赐凌迟】结果,慈禧领着后宫的妃子们围到他跟前,像看笑话似的盘问他,他立马就对慈禧开骂,说她是个老坏蛋,还用脏话去挑逗那些皇妃,慈禧一听,当场气得差点晕过去。原本康小八该被砍头,可慈禧太后琢磨了一会儿,改判了他凌迟处死,就是不想让他死得轻松。京津大盗被执行死刑的那天,京城里闲着的百姓们,全都争先恐后地去围观,想瞧瞧这位横行霸道十多年的江洋大盗,最终会落得个啥下场。
刽子手一刀刀地在康小八身上划着,康小八这硬骨头硬是一声没吭。最后连监斩官都看不下去了,让人直接刺穿了他的心脏,想快点结束这折磨。其实有时候说的凌迟,并不真的动手,要是罪犯的家人肯出钱,行刑的人就会让他死得痛快些,少遭点罪。比如说,先吃药让人昏睡过去,然后在不知不觉中挨刀,又或者直接刺中心脏致命,之后再在尸体上割几刀装装样子。康小八有钱但他不愿意给,他觉得人活着得有骨气,得挺直腰杆,不能向坏人低头。因此,就算看着他身上的肉被一片片割下来,他也硬撑着没露出一点害怕或后悔的神情。
据说康小八咽气那会儿,天气突然变了脸,风沙四起,乌云压顶黑沉沉的,怪吓人的。不一会儿,大雨倾盆而下,而且一连下了好几天。有人讲这是上天在夸奖官府帮百姓除了个大害,所以下点雨来滋润庄稼;也有人觉得是因为康小八杀气太重,才招来了这种奇怪天气,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