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灭亡之后,原本按照孙中山先生的想法是建造一个民主共和,不再封建专制的中国。
然而袁世凯在接过大总统的位置后竟然重新称帝,开起了历史的倒车。这让袁世凯原本有着名垂青史的机会不要,最终落得个遗臭万年的下场。
但袁世凯时期,发行的“袁大头”货币却饱受民间百姓的好评,以至于在袁世凯去世后的多年时间里袁大头仍然在不停的发行,十几年的时间里足足造了11亿枚。
这是为什么?
偷取胜利果实袁世凯原本是慈禧面前的大红人,清廷上的要臣。可随着1908年慈禧的去世,袁世凯失去了庇护,在朝廷上的位置逐渐被边缘化。
尤其是在溥仪的父亲载沣在担任摄政王,掌握大权后开始重用满人,而放弃使用慈禧生前手下张之洞、袁世凯汉人的这一套政治班子。
不受重视的袁世凯在心态上也发生了变化,没有了慈禧撑腰自己也难与朝堂上了这些满人斗争,被排挤事小,要是因此丢了性命就糟了。
所以袁世凯为了能够苟全性命,甚至连国事都不敢再谈。
可让载沣没想到的是,自己一系列对朝野大刀阔斧的改革,竟然没有任何成效。
主要原因就在于载沣朝廷内的老一辈保守派的大臣太多,载沣这么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即便成了摄政王,在很多事情上根本做不了主。
但眼下清廷也没有能人能够把持朝政,无奈之下清廷只能再次请袁世凯出山。
袁世凯被罢免的这段时间原本想着告老还乡,不再理会朝堂上的纷争。但随着武昌起义的爆发,南方各省接连独立。
清军和革命党之间的战争接连不断,革命党对于这种情况也不想僵持下去,一方面是战争造成的生灵涂炭,另一方面这么打下去即使日后推翻了清政府,战后重建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这对于当时贫穷积弱的中国来说都是大问题。
南方的革命党索性直接与袁世凯进行对话,希望南北议和能够达成一次不流血的革命。
可封建思想作祟的袁世凯在会谈中不赞同革命党共和制的条件,而是执意要求君主立宪制。
就是在国家未来体制的问题上,让双方打几天停战几天又开始新一轮的会谈.....恶性循环导致始终没有一个解决方案。
直到孙中山回国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向袁世凯提出了如果袁世凯能够同意条件,那么在推翻清政府后就让袁世凯来坐这中华民国大总统的位置。
一听能够掌握大权,袁世凯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在与革命党的商议下,袁世凯最终与孙中山达成共识。
强迫清帝退位,从而成为了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
可即便成了大总统,袁世凯始终没有放弃心中的皇帝梦,在1915年公然复辟帝制将中华民国改为中华帝国。
虽然袁世凯只做了83天的皇帝,但这也导致袁世凯落得千古骂名。
可袁世凯在那几年的时间里也不是没有做过利于百姓的事,“袁大头”的发行就是最主要的一件。
从1912年到1916年袁世凯掌握中国大权五年年的时间,足足发行了数亿枚袁大头,用现在的眼光来看4年发行十一亿似乎也不算多。
但要知道当时中国的人口只有4亿,和现在有十亿的差距。
是什么原因让袁世凯印了这么多的袁大头?
袁大头三年1912年袁世凯就任大总统之初,就想着想要对当前中国的货币体制进行改革。
因为列强的势力在中国的土地上多如牛毛、鱼龙混杂,导致之前清朝虽然有统一的货币,但是因为这些原因从而导致了折算繁琐,十分麻烦。
于是袁世凯上台的时候便着手开始搞起了北洋政府自己的货币,袁世凯参考西方国家,发现他们国家的货币上印刻的基本都是本国地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像美元上有杰出总统林肯、英镑上的英国国王......等等,按理来说,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也是中华民国的国父,货币上理应是孙中山的头像。
可对于袁世凯来说孙中山是他的对头,所以他便认为自己作为中国的大总统理应将自己的头像作为象征,刻在北洋政府的货币上。
于是从1912年开始,袁世凯便着手定制起了自己的货币规则。经过两年时间对国外的走访调查,再结合本国的国情。袁世凯终于在1914年推出了《国币条例》。
国币分为银币、镍币、铜币。
银币又分为:一园、半圆、二角、一角;镍币只有五分;铜币五种为:二分、一分、五厘、二厘、一厘。
在兑换以及换算上,北洋政府也进行了规定:
“一圆银币,用数无限制。五角银币,每次授受以合二十圆以内。二角、一角银币每次授受以合五圆以内。镍币、铜币每次授受合一圆以内为限;但租税之收受,国家银行之兑换,不适此种限制。”
在有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下,雕刻着袁世凯头像的北洋政府货币在1915年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投入使用,因为这一年是民国三年,所以在货币上还特意刻下了“中华民国三年”的字样。
这也就是被后世称为“袁大头”的民国第一款货币,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次设计货币的时候北洋政府并没有选择使用纸币。
纸币体系在当时的世界上已经相当成熟,就连晚清时期也有着自己的纸币,袁世凯为何没有选择?
前面提到了北洋政府在设计货币的时候参考了西方许多国家的货币体系,另外就是结合了中国当下的国情。
当时的中国因为货币制度极其混乱的原因,再加上国内局势动荡,纸币远没有金银铜等金属类制作的货币流通便利,也不用考虑到像纸币那样有破损或者被磨坏的风险。
另外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含金、含银的成分高,在乱世中,没有什么东西是比金银更值钱的了,老百姓也都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袁大头从1914年投入使用,凭借着精良的制作、成色,以及统一的标准,在民间广受好评。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发行了超过5亿枚。
正因如此,直到袁世凯在1916年去世后,袁大头仍然没有停止发行。在袁世凯之后上台的段祺瑞、冯国璋等人继续沿用袁世凯制定的《国币条例》。
凭着这股子好评,民国政府在十几年的时间里接连制造了高达11亿枚袁大头。
直到1927年北伐结束,蒋介石重新统一中国后,这才将货币上袁世凯的头像换为了孙中山。
不管袁世凯这个人的历史评判如何,袁大头在那一二十年的时间里真真切切的代表了中国一个时代。时至一百年后的今天,袁大头依然流通在市面,只不过都是出于爱好者的收藏了。
参考资料:凤凰新闻,2018-06-26,《袁世凯称帝失败后为何“袁大头”依然在中国流行?》
中国钱币博物馆,2021-03-18,《袁像银币铸成数量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