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场意外引发的家庭风波

丹丹故事 2024-08-11 20:48:40

孟晓君的丈夫李海华是家中的次子,上头有一个大他五岁的哥哥。

孟晓君嫁给李海华时,大哥大嫂已经结婚七八年之久,且生育了两个孩子。最小的那个孩子恰好三岁,一直由孟晓君的公公婆婆帮忙悉心照看着。

婚后这几年,孟晓君夫妻俩与大哥皆在鹏城工作,公公婆婆与大嫂以及两个孩子则在老家过着平静的生活。由于尚未分家,逢年过节一家八口人就要共同生活在一处,关系总体还算融洽和睦。

孟晓君夫妻俩每次回老家,都会贴心地给两个小侄子购置些美味的吃食、好玩的玩具回去,也会给家里两个老人和大嫂带一些小礼物回去。久而久之,两个侄子跟李海华这个叔叔的关系,甚至比跟他们的亲爸还要亲近几分。

去年,结婚已满三年的孟晓君与李海华迎来了他们爱情的结晶。李海华与大哥大嫂商量后,决定让母亲过来帮忙照料妻子和孩子,而父亲则继续留在老家,帮着大嫂接送两个孩子上下学,并负责一家人的一日三餐。

大哥对此没有任何异议,毕竟他家的孩子,最小都上小学了,不需要大人全天候地照看着。倒是大嫂考虑到婆婆的身体状况不太理想,便提议让公公也一同过来,家里的两个小孩,大嫂则拜托自己的母亲帮忙接送,一日三餐她自己料理就行。

于是,孟晓君的公公婆婆便一起过来鹏城这边照顾孟晓君坐月子,之后也一直帮忙照看着孩子。期间,除了重大的节假日,孟晓君的公公婆婆几乎未曾回过老家。

期间,大嫂对这样的安排并没有表露出任何的不满。然而,大嫂的母亲对此却颇有微词,觉得自己女儿受累,既要上班,还要照顾两个孩子,抱怨孟晓君这边轻松,引发了大嫂心中的不满。

大嫂便时不时地在电话里跟大哥诉苦,说自己一个人操持家里太辛苦,埋怨大哥不向着自家人。大哥心里也渐渐有了疙瘩,对孟晓君夫妻俩开始有些看法。

今年七月,孟晓君心想暑假来了,便提议将大哥家的两个孩子接到鹏城游玩一段时日,一来可以缓解一下公公婆婆对两个孙子的思念之情,二来也能让自家孩子多两个玩伴。

何况大哥租的房子与孟晓君夫妻俩租的房相隔不远,两个孩子也能够时常看到父亲,度过一个与以往不同的假期。

公公婆婆欣然接受了孟晓君的这一善意提议,火急火燎地催促着大儿子在一个周末开车回老家将两个孩子接了过来。

为了充分彰显对两个孩子的重视,孟晓君特意休了一个星期的年假,精心规划着要带孩子和公公婆婆到家附近的各个景点好好游玩一圈。

只是理想往往总是无比丰满,而现实却总是极为骨感。孟晓君万万没有想到,仅仅只是半年不见,曾经听话乖巧的两个小侄子竟变得异常调皮捣蛋、不服管教。家里每天都被他们闹得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孟晓君精心制定的出行计划,大侄子一会儿嫌弃走路太累,一会儿埋怨太阳太猛烈,热死了;小侄子精力旺盛得像个猴子,去哪儿都是到处乱窜,时刻要大人追在后面跟着。一天工夫下来,小孩子没有玩尽兴,大人已经彻底累瘫了。

大嫂从两个孩子口中得知孟晓君的出行计划后,便在电话里阴阳怪气地说孟晓君没诚意,尽带孩子去一些不花钱、还晒人的景点,孩子没玩好,还影响了大家的心情。

大哥在一旁听着,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心里对孟晓君也有了不满。

公公婆婆倒是没嫌弃孟晓君的安排不好,就是这天实在是热得很,带孩子出门,时间又早不了,晚了出门,日头就毒的很,这几天下来,老两口也有点吃不消了。

孟晓君心里有些憋屈,但也没多说什么,只是接下来的几天都没再带两个孩子出去游玩,而是在小区里到处遛弯。

哪怕是在小区里玩耍,年纪稍小一点的侄子也让人时刻操心,不是上蹿下跳、无法无天,就是跟小区里的其他孩子起了激烈的争执。

这一天,孟晓君准备带着孩子下楼散步,小侄子也吵嚷着非要一起。孟晓君生怕他到处乱跑闯出祸端,便好言让他等一下哥哥和奶奶。结果这家伙完全不理会她的话,自顾自蹦跳着就下了楼。

孟晓君抱着孩子匆忙跟上,生怕一个不留神,这家伙又闯出什么祸事来。婆婆也是一阵手忙脚乱地换衣服、穿鞋子,着急忙慌地要追下楼去。

孟晓君抱着孩子追下来的时候,小侄子已经在滑梯上玩得不亦乐乎。然而这个小家伙并不是规规矩矩地玩滑梯,而是在滑梯上肆意地跳上跳下,看得孟晓君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心惊胆战不已。

“别乱跳,会受伤的。”孟晓君焦急地大声喊着,试图让小侄子停止这危险的行为,然而小侄子却偏偏要跟她反着来,反而玩得愈发起劲了。

孟晓君怀里的孩子正处于蹒跚学步的阶段,这会儿下了楼,也不愿意让孟晓君抱着,非要自己下地走路。

孟晓君无奈之下,只好将孩子轻轻放下来,小心翼翼地扶着孩子学走路。这一分神的工夫,在滑梯上蹦跳的小侄子一个不留神,就直接从滑梯上重重地摔了下来,当场摔得头破血流。

后面匆匆赶来的婆婆见此情景,吓得惊声尖叫了起来。

孟晓君也被吓得魂飞魄散,当即就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了公公照看,自己与婆婆火速将小侄子紧急送去了附近的医院。

万幸的是,经过医生的仔细检查,孩子只是磕破了头,缝了针回家休养几天就能够恢复如初。

大嫂得知孩子受伤,火急火燎地赶到鹏城,一见面就对孟晓君破口大骂,指责她故意不好好照顾孩子。

大哥原本心里就有气,此时也忍不住对孟晓君夫妻大发雷霆,说他们没尽到责任,让孩子遭了这么大的罪。

孟晓君满心委屈,大声反问大哥:“你就尽到做父亲的责任了?把孩子接过来就扔到我们家不管不顾了,两个孩子过来这么多天,你带他们出去玩过几次?陪过他们几次?”

李海华安抚好孟晓君的情绪,也试图跟大哥讲道理,可大哥根本听不进去,兄弟俩为此大吵了一架。

因为这件事,李海君的大嫂对孟晓君心生芥蒂,关系也变得僵持起来。

孟晓君逢年过节回老家的时候,大嫂总会指桑骂槐地提起这事,话里话外都是孟晓君没看顾好她的孩子,才让她的孩子遭此劫难受了伤。

两个小侄子也时常颠倒黑白,说在她家的时候,她经常打骂他们。偏偏公公婆婆还一味护着,说孩子年纪小不懂事,让她不要将这些话放在心上。

孟晓君虽然并未将这些话放在心上,可大嫂却将这些话当了真,对孟晓君更是没有了以往的好脸色。

孟晓君满心委屈,多次解释无果后,只能果断选择放弃。

而大嫂也在家庭聚会等场合故意冷落孟晓君,大哥也对孟晓君夫妻爱搭不理,使得家庭氛围愈发紧张和尴尬。 原本还算和睦的一家人因为这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关系变得越来越僵。

公公婆婆左右为难,但一旦涉及到两个孙子,又下意识进行维护。孟晓君对此早就不抱任何奢望,她深知指望不上公婆的理解和支持,反正她自认为问心无愧,只是从此以后,对公公婆婆以及大哥大嫂一家再也没了以往的那份热情和真心相待。

更是在自家孩子上幼儿园后,果断让公公婆婆回老家继续照看两个孙子,宁愿自己辛苦一点,也不想再受这份气。

李海华对孟晓君的所作所为全力支持,甚至暗下决心努力挣钱养家,期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在鹏城真正拥有一个自己的家。

全文完。

文:丹丹故事屋

讲个故事给你听。

~*~

0 阅读:5
丹丹故事

丹丹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