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第一人郑和,奸佞太监魏忠贤,明朝有哪些出名的宦官?

热孜婉古丽聊历史 2023-04-22 09:40:27

郑和不但是明代最有权势的宦官,也是整个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大、最有权势的宦官。郑和原名马名和,明朝初期时郑和还只是个孩子,就被当俘虏抓了阉割,后送进了皇宫,因为辅佐朱棣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被封为郑姓。永乐三年随王景弘等赴西(今天的加里曼丹到非洲的海上),他带领二万余人,乘大船,载着满船的珠宝、瓷器和丝绸,由苏州起航,经过了不少国家,再经过印度的西方海岸折返回来。

一四零七年归国后,他曾7次(也有8回的说法)出海,最大的一次是到了非洲的东海,也就是红海那一块。郑和航海对比哥伦布等提前了五十多年,并且他的船队和人数,也是他们的数倍。郑和航海对当时各个国家之间的经贸、文化往来影响很大,现在南洋还保存着许多郑和留下的历史遗存,同船之人费信、马欢著、巩珍皆著有书籍,记载了不少航海所见所闻,极具学术意义。郑和足智多谋用兵如神,明成祖很是信任郑和,1405年至1433年间,郑和进行了7次海上航行,这是一项在人类发展史上都无法企及的伟业,宣德6年,朝廷任命郑和为“三宝宦官”,宣德8年,郑和逝世于印度西部沿海的古里,并被赐予安息于南京的牛头山。

明代末年的太监魏忠贤,改为李进忠进入皇宫,之后又改回“魏”,皇上给他取了个忠贤的名字。魏忠贤出任司礼监之后,便执掌了皇上直接管辖的特务机关东厂,这是皇上监察天下的特务机关,平日里都是奉皇上为主,不过朱由校对这个机构没多大兴趣,所以这个特权机关便被魏忠贤掌握在手中。那时“东林党”一统朝政,浙等与其有纷争,故朝廷的文人间便闹出一场“党争”,魏忠贤借此“有利条件”,一方面以势力较弱的浙党打击“东林”,另一方面以东厂、司礼监等势力打击“东林”。

在东林被镇压后,魏忠贤便成了朝堂上说一不二的人,那时候,满朝文武唯他马首是瞻,都叫他“九百岁”,各地官吏都要给他建庙,据一些典籍记载,即便是边镇的武将也是如此,毛文龙还拜了魏忠贤做干爹,袁崇焕还给魏忠贤建庙。魏忠贤虽然厉害,但也是靠着皇权才能活下去,到了崇祯登基的时候,他的大部分权利都被剥夺了,当皇帝要对付魏忠贤,魏忠贤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所以,每一代的帝王,大都不会对宦官另眼相看,但却喜欢用他们,因为宦官可以提拔,也可以随意践踏。

汪直曾经在明宪宗的万妃身边服侍过,曾任御前总管,西厂提督,由于在辽东监军中立下汗马功劳,统帅京中的精英“团营”,为太监管理御林军第一人。作为明宪宗“特务”机关的西厂,在客观上具有监督功能,得到了部分官员的称颂;但是,西厂的种种行动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管,汪直等人运用自己的手段能力,屡屡把没有错误之人关进牢狱,造成了极大的混乱。

成化18年,汪直因被东厂提督尚铭上书高发,再加上其久镇于辽东,渐渐与明宪宗产生了隔阂,丢失了皇帝的喜爱。明宪宗于3月将西厂撤免,汪直在成化19年被派到南京御马司工作,8月,被许永上疏贬到南京参军,没过多久,他就被李裕和副统领图雷上了一堂奏折,最终被革除了官位,成为了一个平民,自那以后,历史上再也没有汪直的任何记录。汪直是明代太监专制的典型,但他的霸道与危害却远远比不上魏忠贤,从总体上看,汪直巡视边疆几年,虽有少数挑拨争端,但较多为安定边疆,可见汪直在维持边疆治安方面,的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显示出了他在军事上的天赋。

0 阅读:19
评论列表
  • 2023-04-23 11:09

    明朝著名宦官那可多了去了。王振、刘瑾、冯宝。

热孜婉古丽聊历史

简介:分享一些原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