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青海南部的三江源地区,是青藏高原的腹地,这里孕育了著名的长江、黄河,以及澜沧江,其名字也来源于此。三江源地区不仅仅水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也十分丰富。
这里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无数的“奇珍异兽”在这里繁衍生息,单单是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这里就发现了近七十种。三江源地区,几乎每天都上演一场场的“生态大戏”。
猞猁与藏犬同框,“猫狗”合作巡山在三江源地区,生活着一种被称为猞猁的中型猫科动物,它们的外形长得像猫,但比猫大很多,而且两颊还会长出“络腮胡”。猞猁长得很有特色,它们四肢修长,脚掌宽大,身形短粗,尾巴很短,尾尖呈黑色。
最有特点的地方,是猞猁的耳朵尖上,会长出两簇毛发,看起来就像两根天线一般。这种性状,在荒漠猫和狞猫的身上也有出现。
众所周知,猫科动物里只有狮子是过群居生活的,其余的均为营独居生活。猞猁也不例外,日常它们倾向于单独行动,不会跟其他动物凑在一起。但近日在青海三江源地区,当地的生态管护员却拍到了神奇的一幕。
只见一只猞猁跟一条藏狗同框出现在一处山坡上,猞猁紧紧跟在藏犬的后面觅食。二者就像是两个朋友一样,丝毫看不出来是两个不同的物种。
另外,藏犬作为一种能在高海拔地区生活的犬种,以身材高大威猛、忠诚护主等优点获得了牧民们的青睐。千百年来,尤其是在那个科技还不发达的年代,牧民们普遍饲养藏犬来保护牛羊,免受野兽的侵害。
在青藏高原上,猞猁作为一种捕食者,偶尔也会闯入村庄盗食家禽牲畜,它跟藏犬天生就是一对“冤家”。别说一起行动了,见面没打起来就已经少见了。
不可思议的是,尽管猞猁跟藏犬在自然习性上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人们也没有发现这只猞猁跟这条藏犬有着什么联系,但就是这么一对“冤家”,竟然神奇的一起行动了。
不少网友看过之后也是惊讶地表示:“猫狗”都开始合作巡山了。它们一个是自然界孤独的猎手,一个是人们饲养的忠诚卫士,没想到在这片生态宝地上,却以一种神奇的方式相遇,令人感到不可思议。
猞猁没想象中那么孤独长久以来,人们普遍认为除狮子以外的猫科动物,都是非常孤独的,它们除了发情期会跟另一半一起生活一段时间,其余时候总是单独活动的。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动物的群居跟独居之间的界限十分模糊,猞猁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孤独。
白俄罗斯科学院的动物学家们,在纳利波基森林里进行了很长时间的生态研究,其中就观察到了一只雄性成年猞猁,在发情期之前就已经跟另一半生活在一起了。而且在之后的育幼阶段,也是出工又出力。
纳利波基森林里的猞猁,其发情季节一般是2-4月份,但科学家们却观察到,在上年的11月份,一只雄性猞猁就频繁与另一只雌性猞猁在一起了。
另外,在2月份的时候先后有4只狍子被雄性大猞猁所捕杀,但这些狍子尸体,均只是被吃掉了很少的一部分,剩下的猎物,都被它遗弃在了距离母猞猁200米的范围里。种种迹象表明,猞猁没想象中那么孤独。
其实不仅仅是猞猁,许多被人们认为是非常孤独的猫科动物,随着认知的不断深入,发现它们独居与群居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比如猎豹在狩猎大型猎物的时候,经常会多只一起合作;美洲狮在进食的时候,遭遇另一只美洲狮闯入,会主动分享食物。还有老虎等,都被观察到有“短暂集群”现象。所以有时候我们看动物,不要带着固有思维去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