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亲密无间的朋友和家人面前,我们往往会展现出最为轻松自在的一面,言谈举止间也更为放任,甚至有时会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然而,在陌生人面前,我们却往往戴上一副面具,表现得比平日更加亲切和善,更加和蔼可亲。
从心理学微妙的视角剖析,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源于人们只在感到安全的领域中展现真实的自我,甚至有时会毫不顾忌地发泄情绪。因为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我们认定亲近之人不会离我们而去。但恰恰是这样,我们可能在无意间伤害了他们,而自己却浑然不觉。等到岁月流逝,我们才会意识到,即便是在关系再好的亲戚之间,有些话语也是不宜出口的。尤其是以下两点,一旦脱口,很容易造成难以抹去的伤痕,甚至可能导致反目成仇,切不可掉以轻心。
一:切勿说出贬低对方的话语。任何一段关系的稳固与长久,其根基在于平等与尊重。若一方轻视另一方,这段关系极易失衡。因此,我们绝不可说出任何贬低对方的话,尤其是在对方处于困境之时。有一个名叫老高的人,就因不谙此理而吃了大亏。他的一个亲戚炒股失利,损失惨重。老高曾在对方风光时心怀嫉妒,于是当对方遭遇不幸时,他忍不住讥讽道:“活该,谁让他那么贪婪?
像他这样的人,落得如此下场并不奇怪。”这句无意间说出口的话,竟传到了那位亲戚的耳中,结果导致两人关系破裂,老高被指责落井下石,遭到了绝交。人生的道路上,没有人能够一帆风顺,波折起伏才是常态。如果有人因一时的困境或不幸而遭受嘲笑,或是听到冷嘲热讽,那么这样的行为只会让关系彻底恶化,同时也会损害自己的声誉和形象,何必让人觉得自己粗鲁、品行不端且心胸狭窄呢?时刻尊重他人,岂不更为妥当?这样做看似在帮助他人,实则在为自己未来的道路铺平。
二:切勿欠债不还,并说出道德绑架的话。我们必须铭记,亲戚并无义务帮助我们,他们的援手出于善意,而非责任。如果混淆了情分与责任,很容易会伤透对方的心,导致关系断裂。例如,当他人借钱给你,他们有权要求归还,即便你当下财务困难,也应允许他们来催讨。如果你因为对方经济状况好转,就认为他们来讨债是在为难你,那么你显然是混淆了是非。认为对方有钱,就不应催促你还款,或是觉得对方有钱,帮助你理所当然,这其实是对他人的一种道德绑架。这种行为只会暴露你真实的人品,让他人看透你的真面目,从而远离你。
在与亲戚相处时,我们应特别留心界限与分寸。上述提到的两句话,能不说则不说,一旦出口,感情就可能变质,甚至可能因此结下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