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防寒数据及种植相关探讨
在众多花卉绿植中,桂花那可是相当受人喜爱的。它香气宜人,在南方很多地方,那桂花香简直就是秋天的一种标志性味道。桂花的花朵小小的,但是众多的花朵聚集在一起,散发的香气能弥漫好大的范围。而且桂花的花朵颜色也很有特色,有金黄的、银白的等等,不同品种还有不同的花色。不过呢,桂花虽然美,但在北方种植的时候却有一个很大的痛点,那就是防寒问题。
像在一些北方城市,比如北京、哈尔滨这样的地方,冬天那是相当寒冷的。很多南方常见的绿植到了北方,如果在室外放着,没有做好防寒措施,就很容易被冻死。桂花就是这样,在没有合适防寒手段的情况下,到了冬天基本上就没活路了。
咱们先来说说桂花的品种。有金桂,这金桂花朵是金黄色的,香气最浓郁,是桂花家族里的老牌名品了。还有银桂,花朵颜色淡一些,是白色的,香气也很淡雅。还有丹桂,花朵是橙红色的,看起来很艳丽,香气也很独特。再有就是四季桂,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花期不固定,在南方有些地方,只要温度合适,一年能开好几次花呢。除了桂花这一家子的不同品种,还有一些冷门的绿植品种咱们也可以拿来做对比。比如说腊梅,腊梅也是很耐寒的花卉,在北方很多地方露天种着都没问题,而且腊梅也是冬季开花,花香浓郁。再比如说腊梅的近亲,山梅花,这山梅花虽然没有腊梅那么出名,但是在寒冷的地方也有它的一席之地,它比腊梅花期要早一些,花朵颜色是白色的,小小的,很精致。还有就是流苏树,流苏树到了开花的季节,满树都是白色的花朵,垂下来像瀑布一样,它也很耐寒,而且树形很优美,适合种在庭院里。这些不同的绿植有着不同的耐寒能力和生长习性。
说起桂花的种植和防寒,我就想起我一个朋友的经历。我这个朋友叫小李,他是南方回乡的大学生。他老家在一个北方的县城里。小李在大学的时候,参加了一个关于花卉种植的社团,在社团里他对桂花特别着迷。他想着等自己回老家了,一定要在自己家的院子里种一棵桂花树,让自己在北方也能闻到那熟悉的桂花香。毕业后,小李真的回老家了,从南方带了两株小桂花树回去。
刚带回来的时候,小李那叫一个用心啊,每天都给桂花树浇水、施肥,看着桂花树慢慢地长大,他心里可高兴了。可是到了冬天,问题就来了。第一年的冬天,小李也不知道该给桂花树做什么特别的防寒措施,就只是简单地在树周围裹了一些干草。结果到了腊月,两株桂花树都冻伤了,树枝变得干枯,树叶也都掉光了。小李特别沮丧,不过他没有放弃。
第二年,小李开始在网上搜集桂花防寒的资料,还请教了很多南方的园艺爱好者。他发现,覆膜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防寒措施。于是,他在第三个冬天来临之前,精心挑选了透气性好的塑料薄膜给桂花树做覆膜。他在覆膜的时候还很仔细地考虑了透光率的问题。他知道如果有合适的光照,桂花树在冬天也能进行一定的光合作用,对它的生长有好处。
咱们就拿覆膜的透光率这个数据来说事儿。经过三个月的北方寒冷季节测试(11月到次年1月),小李发现,如果透光率能达到30% - 40%左右,桂花树的生长状况会比较好。在这三个月里,每过7天,小李就会检查一下覆膜的完整性,看看有没有被风吹破的地方。每一个月,他会调整一下桂花树的位置,确保各个方向都能接收到合适的光照。
咱们再说说地域差异对桂花种植防寒的影响。在华北地区,像小李老家这样的地方,冬天是干冷的,温度常常会降到零下十几摄氏度甚至更低。这种寒冷干燥的气候对桂花的考验特别大。而在南方的一些地区,比如广西、广东的某些地方,虽然是冬天,但温度比较温和,桂花基本不需要太多的防寒措施就能安然过冬。到了华南地区,像海南这样的地方,那里几乎四季如春,桂花就像在自己家老家一样自在生长。
再拿流苏树来举个例子,在华北地区,如果有两株流苏树,一株种植在坡地上,一株种植在低洼地里。到了冬天,坡地上的流苏树因为排水性好,在覆膜防寒的时候效果就比较好。而低洼地里的流苏树,冬季土壤湿气重,有时候会导致根部受潮,即使覆膜,也有可能会冻伤。这地形地貌对桂花和类似绿植的防寒种植都有影响。
在居家场景里种桂花,和在办公室或者咖啡厅种桂花又有所不同。在家里种桂花,空间相对自由一些,可以给桂花搭一个小架子,让它的树形更好看,在防寒的时候也可以更方便地采取各种措施。但是在办公室或者咖啡厅,空间有限,很多时候只能把桂花种在小型的花盆里。这时候,覆膜的厚度可能就要选择薄一点、透气性好一点的,因为小空间里空气流通不像在开阔的家里那么好,如果覆膜太厚,透气性差,桂花也容易出问题。
再说说这个不同品种对比的情况。腊梅相对来说比较皮实,它的耐寒性比桂花要好得多。在同样的北方地区,腊梅在野外都能存活,不需要特别精细的防寒措施。比如在秦岭北麓的一些农村地区,腊梅生长得就很好。流苏树呢,它的耐寒性和桂花相差不大,但在防寒措施上可能有一些小区别。流苏树如果覆膜的话,对透气性的要求可能比桂花稍微低一点,因为它本身的木质结构比桂花要紧密一些。山梅花则在园林景观种植中有它独特的优势,它的植株比较小巧,在寒冷的庭院角落里,只要做好简单的防寒,比如根部培土加上适度覆膜,就能过冬,而且它的冬季景观效果很不错,和桂花那种需要有一定生长空间展现树形的特点不同。
还有一个网友分享的经历。这个网友是在山东的一个小县城,他也是一个桂花爱好者。他在网上看到南方很多桂花的美照,就特别想在家里种一棵。他买了一株桂花苗回来后,先是在一个大花盆里种上,然后在院子里找了个避风的角落放置。在冬天来临之前,他按照网上的教程,用多层报纸加上薄膜对桂花苗进行包裹。他发现,到了第二年春天解开包裹的时候,桂花苗虽然有点萎靡不振,但还是活了下来。这个网友还对不同厚度的覆膜做了对比实验。他把一棵桂花苗用普通的很厚的塑料薄膜包裹,另一棵用稍微薄一点的、透气性好的薄膜包裹。经过四个月的观察,他发现用薄一点的薄膜包裹的桂花苗,叶片虽然也有一些发黄,但整体的树形没有太大的变形,而且到了春天新芽萌发的速度也比用厚薄膜包裹的要快一些。
回想起这些,我们又能想到很多问题。比如说,不同品种的桂花在同样的覆膜防寒措施下,为什么生长发育还是会有差异呢?是因为它们原本的生长习性不同,还是有其他我们还没有发现的因素在起作用呢?而且,随着气候变化,南方和北方的冬季温度差异会不会越来越小,到那个时候,桂花的种植和防寒措施又会需要做出什么样的改变呢?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也希望能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