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念读者难舍情怀:一间报刊亭父子两代人坚守三十年

沈阳晚报 2024-11-01 10:40:17

皇姑区宁山中路与潭江街交叉口,每天行人往来、车流穿行,熙熙攘攘,在这片老城区的繁华与喧闹中,一个静谧的、“资历”久远的报刊亭在街角默默地散发着油墨香。30年来,高国财和他的子女默默坚守,为那些怀旧的人们提供了一份饱含老味道的街头记忆。

10月31日,虽已深秋,天气却异常温暖,57岁的高忠原正在报刊亭前整理当天的报纸。“今天的《沈阳晚报》还剩一份了,我还以为你们是来买报纸的。”当得知记者前来采访时,他表示,如今来买报纸和杂志的人越来越少,天天守在这儿虽然赚不了几个钱,但他和老父亲舍不得老顾客和老读者,难舍那份情怀。82岁的老父亲每天守在这里,就像守着自己的生活,守着缓缓流走的时光。

30年前起摊卖报 小窗口连接大世界

曾经,报刊亭是遍布城市街头的文化载体,一帧帧漂亮的杂志封面妆点着小亭门脸,横台上一摞摞报纸塞得满当当,构建了一座城市最基本的阅读生态。如今,报刊亭作为纸质阅读时代的一种标记,早已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走进宁山中路这家不足5平方米的报刊亭,里面不仅有最新的报纸和杂志期刊,还有饮料、零食等杂货,一眼望去,乱中有序。82岁的高国财每天5时半就要开门营业,一直到17时半关门,30年风雨无阻。记者采访时,正赶上他回家午休,他的儿子高忠原守在亭子里。高忠原笑称,曾经拿着零用钱来买杂志的那批学生,如今都是带着孩子来。“30年前,老父亲起摊卖报,那时报刊亭多火啊,看报看书的特别多,父亲最爱的就是《沈阳晚报》,到现在也是,报纸来了他自己得先看一遍,早就成习惯了。这些年,老爸年纪大了,我和妹妹跟他轮班看亭子。”在高忠原心中,一个充满水墨书香的报刊亭窗口不仅连接着大千世界,更是很多人的精神寄托。“当年,70后、80后一有零花钱,就来买一份报纸或一本杂志,美滋滋地看上一天。”

一间报亭几方情怀 在城市“站岗”数十年

家住翔凤华园的付大爷66岁,他是这个报刊亭的老顾客了,十几年来一直在这里买报纸。记者采访时看到付大爷买了一份《环球时报》,拿到手便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这是我)多年的习惯,不看总感觉少点啥。互联网时代了,大家都看电子读物,但我还是觉得拿着报纸看更舒服。”在他眼中,街头的报刊亭就像城市中的“文化小舟”,承载了几代人的阅读记忆。

高忠原坦言,现在还看重报刊亭的几乎都是老人,他们不擅长使用手机,还在利用报刊获取信息,“有些是老读者了,看了一辈子报,还在坚持,还有些把买报变成了一种社交,他们会散步过来跟父亲聊聊天。还有一些爱好科技、军事、文学的中年人来定期买杂志,有时也带孩子来买。总体来说,购买人群相对稳定。”时间久了,高忠原与这些顾客从相识到熟悉。他说,没有人会抵得过时代的变迁,但他和父亲守着的报刊亭几十年风雨不变,在这座城市“站岗”。虽然现在每月只能赚个菜钱,很多人都已不再坚持,但自己喜欢读书读报的情怀不改,再加上很多老顾客一次次情真意切挽留,几方情怀的共同作用下他们才能坚持至今。

没有停留的背影 却仍在等待它的来客

静候路人的驻足,等待老主顾的光临,在小小的亭子里透过窗口看人来人往,车流来去,这就是高忠原和他父亲雷打不动的日常。“想想以前,除了报纸外,杂志也处于鼎盛时期。《知音》《读者》《青年文摘》《意林》销量都很大,仅杂志就有上百种。现在,停刊的停刊,停报的停报,再加上信息时代发展快,电子阅读盛行……即使这样,身边有一部分人仍钟情于纸质阅读。”高忠原边说边整理手中的杂志。记者看到,这里的报纸和杂志一共有数十种,台面上还夹着小小的记账本,上面工整地记录着各类销售明细。

没有停留的身影,但报刊亭却一直在街角等待它的来客。作为“点点星光”的从业者,高忠原表示,只要自己和父亲身体允许,报刊亭就会一直开下去。“干得时间长了,自己舍不得放下,我们会继续为大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希望在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报刊亭的存在能够成为有益的延续和补充。留住报刊亭,也是我们对阅读情怀的坚守。”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吕佳

主任摄影记者 常晟罡

编辑 李丹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