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如何妙计赚得第一桶金?

书童读史 2023-03-08 16:05:05

朱元璋和诸将一路奔波去了定远城,打仗这事不能就靠这20多人,还得有士兵。

当时在定远城附近驴牌寨有一部队,朱元璋盯上了这群人。

当初辞别郭子兴的时候,朱元璋说,听说别的地方有想归顺的,但是主意还是打定,所以朱元璋想亲自去看看,希望可以说服这些人归顺濠州起义军。

朱元璋带了两个骑兵,九个步兵一起去见这群人的首领,刚开始人家还害怕他们,认为他们不是什么好人。

也不知道一群人害怕的道理所在。咱也没法说,咱也没法问。

朱元璋上前说,你众我寡,就算有什么坏心思,我们也跑不远,先带我去你们营里坐坐,我有大事和你们首领说。

总算见到了人家的首领,首领问他们,所来何意。

朱元璋大义凛然地说,他奉了郭公的命令,来通风报信,将有大敌进犯驴牌寨,请首领早做准备。

朱元璋问道,不知道首领是否愿意和我们濠州起义军一起抵抗元军?

如果不愿意,也请首领早做准备,带领部队离开这里。

这首领一听,郭子兴他认识,看来这事是真事,跟着郭子兴一起干,也是不错的事。

三天后,这首领反悔了,想一走了之。但是首领来都来了,走哪有那么容易。

朱元璋一群人把这首领捆了,然后忽悠对方士兵说,你们的首领将前往新的营地,大家一起走吧。

就这样,驴牌寨三千人马跟着朱元璋走了。

朱元璋的下一个目标是横涧山,这地方部队的主帅是缪大亨。此人原本拉起队伍,跟着元军是想攻占濠州,结果兵败后,缪大亨率领二万人与张知院驻扎在横涧山,等待机会。

朱元璋知道凭借自己这些人,想打败谬大亨,唯有智取。

夜黑风高夜,正是打仗时。朱元璋用计袭击了这群人,缪大亨这群人也不是多有气节的人,最终投降了,朱元璋又多了两万人。

朱元璋对于手下人,约束还是比较严的,他希望手下人纪律严明,这是对他们自己负责,也是对伙伴负责。

朱元璋和他们说,你们之前也有各自的队伍,但是现在却来到我这,那些队伍七零八落,主要原因就是将士们缺乏纪律性,士兵们缺乏军事训练。

就像那句话说的,如果平时不流泪,战场就得流血。那些淳朴的百姓们被逼上梁山,也不知道以后的日子会怎样,但是为了保命,他们还是要努力提高军事素养。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朱元璋不仅仅有了可以征战天下的资本,而且这些人和那些企图在乱世里通过占据一方,保命混日子的人有了本质区别,这群人逐渐对自己在主帅有了认同感,并且愿意为他卖命。

而且,到了妙山一带,朱元璋又有了两员大将,这是两兄弟,冯国用,冯国胜。

这俩兄弟都喜欢读书,对兵法精通,后来结寨自保。朱元璋曾经问他们如何安定天下。

冯国用回答,金陵是帝王之都,先攻占金陵,以此为根据地,四处征战,征战的时候,要倡导仁义,安抚百姓,克制军队,不要抢占百姓的财产,如此这样,建功立业指日可待。

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认定这哥俩是人才,非常的信任他们。然后把这些人合并到朱元璋的部队里。

下一个目标朱元璋瞄准了滁州。此时,朱元璋又得了一员得力助手,日后大明王朝淮西集团的首领,李善长。

李善长,定远人,喜欢读书,足智多谋。不惑之年的李善长投奔朱元璋后,朱元璋以礼相待,留掌书记。朱元璋曾经问李善长,每天都在打仗,什么时候才能安定下来?

李善长用刘邦做比喻,刘邦豁达大度,知人善任,而且也仁义施行天下,不随意杀人,五年成就帝王大业。

现在正是天下大乱之时,朱元璋既然是起于濠州,距离沛县不远,沛县是龙兴之地,山川有王气,只要效法刘邦,距离平定天下也不远了。

我在读《明史》这段记载的时候,不知道为何,脑子里浮现了俩字,画饼。

有王气这一说,说对了人,有可能就会大有前途,当然,也可以利用有王气,搞倒对手,这事可以参见以后的刘基,刘基就是王气一说的受害者。

虽然并不知道李善长之前的日子怎样,但是可以根据史料推测,他并不如意,投奔朱元璋,也是本着骑驴找马的想法,走一步看一步,谁曾想,就真得功成名就,当然,他也没有想到,功成名就没多少年,朱元璋也对他举起了屠刀。

当然,这是以后的事情,此时的朱元璋,还是非常善待李善长的。他看到了李善长的优点,长袖善舞,军中总有一些幕僚们,会时不时说将士们的闲话。朱元璋让李善长不要学这种人,要调和安抚将士,上下一心,这样才能打胜仗。

看得出来,这时候的朱元璋,已经不是刚开始的草莽青年,他能发现军中的问题所在,并且及时解决,而且,朱元璋对于读书人也是给予尊重,他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他有军事上的天赋,但是毕竟读书少,和这些谋士一比,他还是有着差距的。

正是这种清醒的头脑,让朱元璋和另外一些起义军首领们有了本质上的区别,他知人善任,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而且让谋士可以发挥各自所长。

此后,李善长就做了军队的大管家,而且随着朱元璋的名气越来越多,来投奔的人也更多了,这时候的李善长,就成了朱元璋的眼睛,先筛选一批人,找出优秀的人,然后提报朱元璋。

滁州守军羸弱,花云冲锋陷阵,将士们团结一心,打下滁州没有费多少力气,但是攻下滁州之后,朱元璋这种统领全军说一不二的日子,又要暂时结束了,新的问题在等着他。

征战的这一路,多么像升级打怪的路,直到最后,当击败所有对手,朱元璋来到了庞然大物元朝的面前,这征战的一路才算到了最终BOSS那。

路还长,路还远,道阻且长,但是行则将至。

史料参考:《明史》《明太祖实录》《朱元璋传》《皇明本纪》

题外话:

PS:这是明史连载,喜欢的朋友点点关注,尽量每天更新。

今天说几句题外话,昨晚做梦都梦到了朱元璋了。最近翻阅的史料的主角就是他,都梦到他老人家指点我怎么写明朝历史了,看来我写得有点走火入魔了。

我写的明朝历史故事,故事线是根据《明史》写的,里面穿插着野史,我希望通过我的描述,写出的是有血有肉的人,而不仅仅只是正史中描述的那些。

我能力有限,欢迎指正。尽我最大的能力,去写完。当开始写的时候,我才知道之前看的史料记载里,有时候看得确实不仔细。需要构架一个历史的框架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匮乏。

明朝历史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段历史,最初就是因为看了《明朝那些事儿》这套书,实在是太喜欢这套书了。

以后又陆陆续续看了一些关于明史的著作,看多了感觉看得不过瘾,就想写一下我眼中的大明王朝,那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

文字做不到还原历史,所有的历史文字,都有作者自己的情感所在,对于历史的人物,读得多了,就会有自己的感情,或欣赏,或喜欢,或讨厌,或憎恨,人非草木,这些都难以避免的。

更何况就算是列举史料,还有史料的选择问题。所以,我也只能尽量客观去写,但是仍然难免掺杂我的主观意愿。

以上,是我的个人想法,欢迎指正。

图片来自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我删除,谢谢!

0 阅读:4
书童读史

书童读史

希望是永远不会死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