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暑期档,目前来看最热门的影片无疑是沈腾和马丽主演的《抓娃娃》,不出意外的话,这部影片可能会是暑期档的票房冠军,并且应该能进入今年院线影片票房排行榜的前三名。
《抓娃娃》的剧情说起来并不复杂,影片中沈腾扮演的父亲马成钢是西虹市的富豪,他有一个大儿子名叫马大俊,但这个大儿子的成长轨迹与马成钢预想的并不一样,所以他觉得自己这个儿子养废了,于是决定重新再养一个。
马成钢跟妻子春兰又有了一个小儿子,取名叫马继业,从这个名字就能看出来,马成钢确实对这个儿子寄予厚望。
说到名字,其实马丽在影片中扮演的角色的名字也很有意思,在之前的《夏洛特烦恼》中,马丽扮演的角色叫“冬梅”,在《我和我的家乡》里面,马丽扮演的角色叫“秋霞”,这一次马丽扮演的角色叫“春兰”。
据说原本《西虹市首富》中的女主角“夏竹”应该是由马丽扮演,后来由于其他原因她没有演成,这样一来“春夏秋冬”里面就差了一个“夏”,感觉多少有点遗憾。
说会这部《抓娃娃》,马成钢在计划如何培养小儿子的时候,想起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他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这样成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小时候吃了足够多的苦。
于是他跟春兰带着小儿子回到了他小时候居住的地方,开始扮演起了穷人。
如果只看介绍的话,这个故事确实有点像《楚门的世界》,并且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些所谓的“中国式教育”,因此会觉得有些剧情不用看就能够猜到。
但实际上这部剧的整体框架虽然不算新颖,但影片中的笑点还是非常多的,完全可以算得上是一部合格的喜剧。
剧中的搞笑方式都是基于角色的人设,并随着剧情的推进而设定的,并没有那些下三路、屎尿屁的低级笑料,也没有刻意去塑造“小丑”式的工具角色来刷怪制造笑料,仅凭这一点,就已经能够打败近几年来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国产喜剧电影了。
唯一让人觉得可能是有点要打擦边球的地方就是马大俊的朋友马彼得,当这两个人一起出现的时候,很容易让人产生一些联想。
但是好在接下来的影片中,并没有确切的镜头能证明这种猜想是正确的,可以说是怀疑编剧要“开车”,但是并没有证据。
所以说这部影片非常适合与家人一起观看,完全不用担心会出现尴尬的场面。
但就在大多数人觉得《抓娃娃》是一部“人畜无害”的喜剧电影时,著名导演陆川却跳出来教育起了观众,并且直接扣了一个“文化悲哀”这种大帽子。
估计很多人看了陆川导演的这个评价都很诧异,怎么普通老百姓看个喜剧电影,找个乐子,就文化悲哀了呢?
普通人上了一周的班,甚至是加了一周的班,好不容易到了周末,大人不用上班了,孩子不用上学了,一家人一起出去看个喜剧电影,开开心心的笑上两个小时,暂时忘掉了生活中的不如意,工作中的不顺心。
也许在回家的路上还会跟家人一起唠唠观后感,说到两人都能get到的笑点,还可以再高兴上那么一会儿。
甚至第二天上班跟看过这部影片的同事还可以多一个共同话题,几个人在一起聊喜剧电影时的气氛,肯定要比聊正剧或悲剧时欢乐很多。
看一部电影,能够带来一两天的欢乐,这怎么就成“文化的悲哀”了呢?难道在陆川导演的心中,国内文化就是不允许老百姓有笑声吗?
其实同样一部电影,不同的观众会由不一样的解读,上学的时候大家都学过如何去做语文卷子上的阅读理解,都明白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文学作品、文艺作品,只要套上“公式”,都能解读出“内涵”,都能上升点“价值”。
比如这部《抓娃娃》,可以说反映了一个时期大众对教育的认知和矛盾,能让家长看完影片之后引发对孩子该穷养还是富养地探讨,同时能学到一点陪伴孩子的技巧,了解教育的边界该在哪里……
反正是只要随便找到一个点,用些当年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怎么都能扯出个三五千字有价值有高度的观后感。
无论怎么写,都比陆川导演这样只给个结论,而不给论证过程要强。
现在有些导演,不想着自己怎么去拍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好影片,却总想着给老百姓上点价值观,以一种良苦用心式的悲叹,演一种悲天悯人式的戏码,脚底踩着中国文化,妄图拔高自己,将全中国通俗文化受众都贬低到了尘埃里。其实这一类人的存在,可能才是“文化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