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碗牛肉汤锅到全产业链赵氏牛肉真的牛

天眼新闻 2025-04-14 07:11:40

“老板,来碗牛肉粉。”

“老板,来碗汤锅饭。”

“老板,给我炒两斤干锅打包。”

“老板,给安排一桌接待。”

…………

一家早中晚全天候牛肉餐饮,一幅人来人往的热闹场景,在距杭瑞高速煎茶出口一公里处,铜仁市德江县赵氏牛肉店的员工正忙着给客户备餐。

“1997年我返乡回家,为了照顾家人和谋求生计,便在煎茶街头的路边支起了卖牛肉汤锅的摊子。”德江县康乐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赵氏牛肉创始人赵军回忆道,煎茶镇有着深厚的牛文化,所以摆摊卖牛肉汤锅也有市场,我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成功赚到2万元,盘下了一家80平方米的门面,还增加了牛肉干锅、牛肉粉等美食。

原以为发展就此步入正轨,但让赵军没想到的是,由于煎茶镇上做牛肉餐饮的小店太多,他的店面反而变得不起眼,失去了竞争优势。

“食材本真,莫过于餐饮人的良知,本着一切为顾客着想的理念,我不断探索,查阅了大量的食物草本资料,反复实验,总结了牛肉系列的最佳烹饪方案,研制了烹饪牛肉的秘制大料。”赵军感叹道,2000年,经过无数次改良后的赵氏牛肉逐渐声名远扬,生意越来越火爆。

生意越来越好之后,赵军开始谋划开分店,本着你无我有、你有我精的发展思维,经营规模持续扩大,更吸引了不少人投资加盟。

2012年杭瑞高速建成通车为赵军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杭瑞高速德江县煎茶镇匝道旁,他用36万元买下一个门面,在高速路口开起了牛肉馆,后来更是沿着高速,将分店、连锁店开到了湖南、重庆、广东等地。

随着分店、连锁店越开越多,赵军逐渐意识到牛肉来源才是发展的关键,在秘制配方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如何保障众多分店、连锁店每日新鲜的、优质的牛肉供应,成了摆在赵军面前的难题,同时,餐饮店每日的销售并不稳定,如何处理剩余食材亦迫在眉睫。

“当时我便萌生了自己养牛并进行加工的想法。”赵军感慨道。

在煎茶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4年,赵军投资200万元成立德江县康乐食品有限公司,从事牛肉食品的研发、生产加工、销售。2017年,赵军投资500万元在煎茶镇潮溪村白茨坝组成立德江潮溪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修建可存栏牛200头的肉牛养殖场,养殖肉牛120余头,并在养殖场周边流转土地500余亩全部种上了青贮玉米。

如今,赵军旗下产业已经覆盖饲草种植、饲草加工、肉牛养殖、牛肉加工、餐饮销售等多个环节。其中,高产牧草种植面积达600亩,2个养殖场年出栏500头牛,加工车间每年可加工牛肉干、红烧牛肉、酱卤牛肉、牛肉汤锅等产品70吨,连锁餐饮店达60余家,年收入突破6000万元。在他带动下,更多的种植户、养殖户、餐饮店发展起来。

目前,赵军每年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人数已超500人。在他的推动下,煎茶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家庭养殖与集体养殖并行,动员群众大力发展“牛业”,养殖场升级改造优化“牛家”,引进优良品种丰富“牛种”,增存补栏扩大“牛群”,推进肉牛存栏量、出栏量双增长,不断提高养殖效益。截至2024年,该镇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达60个,肉牛现存栏突破9000头,出栏2200余头,新增或补栏1500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宇峰

编辑 徐然

二审 高发强 杨韬

三审 覃淋

0 阅读:4
天眼新闻

天眼新闻

天下事,新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