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辽宁大妈到美国捡瓶子,一天能赚5美元,直言:还是美国好

泽洲说娱乐啊 2025-01-22 09:20:34

在热闹非凡的丁胖子广场,人来人往,各种嘈杂声交织在一起。不经意间,一个略显瘦弱却忙碌的身影吸引了目光。那是一位头发花白的大妈,她正专注地在垃圾桶周围翻找着什么。走近一看,才发现她是在收集塑料瓶。

经攀谈得知,大妈今年已经 67 岁,来自辽宁。只见她身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旧外套,背上背着一个略显破旧的布包,手里拿着一根自制的简易夹子,方便夹取垃圾桶里的瓶子。每找到一个瓶子,她都会熟练地将其放进随身带着的大袋子里。尽管烈日炎炎,汗水早已湿透了她的衣衫,但大妈的眼神中却透着一种执着与认真 。

她的动作麻利,丝毫看不出是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在与她交谈的过程中,大妈时不时地停下手中的动作,用那带着浓厚东北口音的普通话和我分享她在美国的生活点滴,而她对当下生活的满足感,也在言语间不经意地流露出来。

大妈原本在辽宁过着平静安稳的生活。她和老伴相濡以沫多年,虽不算大富大贵,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每天,她会和老姐妹们一起去公园跳跳广场舞,聊聊家长里短;傍晚时分,回家为老伴做上一顿热乎的饭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着平凡生活中的小幸福 。

然而,命运却在不经意间发生了转折。老伴的突然离世,让大妈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那段时间,她整日以泪洗面,生活仿佛失去了方向。女儿远在美国,看着母亲如此消沉,心中十分担忧。为了能让大妈换个环境,重新找回生活的乐趣,也为了能更好地照顾她,女儿便决定将大妈接到美国生活。

起初,大妈对这个决定十分犹豫。毕竟自己在国内生活了大半辈子,这里有熟悉的亲朋好友,有充满回忆的大街小巷。而美国,对她来说完全是一个陌生的国度,语言不通,文化差异巨大,她害怕自己无法适应。但在女儿的再三劝说下,想到能和女儿团聚,大妈最终还是狠下心来,收拾行囊,踏上了前往美国的旅程。

在美国,塑料瓶等废品的回收价格并不高。大妈每天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穿梭在大街小巷、公园广场,仔细翻找每一个垃圾桶,才能收集到足够数量的瓶子。据她所说,普通的塑料瓶大概 1.5 美元一磅,一磅需要捡 45 个左右;易拉罐瓶子大概 1.6 美元一磅,一磅需要 40 个左右 。而她一天辛苦劳作下来,收入仅有 5 美元。这点钱,在美国这样高消费的国家,仅仅够维持最基本的生活开销。

5 美元,换算成人民币不过几十元,在国内可能连一顿稍微丰盛点的晚餐都不够,在美国也只能买一些简单的食物。但即便收入如此微薄,大妈却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对她而言,这份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是她在美国生活的一种寄托 。

每天忙碌于捡瓶子的过程,让她感觉自己的生活变得充实而有意义。她可以借此活动身体,还能在这个过程中结识一些同样在努力生活的人。尽管语言交流存在障碍,但一个微笑、一个友善的眼神,都能让她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在捡瓶子的过程中,大妈偶尔会遇到一些华人同胞。大家操着熟悉的乡音,交流起来毫无障碍。他们会分享彼此在美国的生活经历,互相倾诉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这让大妈感到无比亲切,仿佛又回到了国内与老朋友们相聚的时光。

有一次,大妈在公园捡瓶子时,遇到了一位同样来自东北的大爷。大爷也是为了陪伴子女来到美国,平时靠在附近打零工维持生计。两人一见如故,聊起家乡的美食、熟悉的街道,笑声不断。大爷还热情地邀请大妈去参加当地华人组织的聚会,在那里,大妈结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一起组织活动,互相帮助,让大妈在美国的生活不再孤单。

尽管每天的收入微薄,生活也充满了艰辛,但大妈却能从这些平凡的小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她常说:“人活着,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为啥不让自己过得开心点呢?” 在她看来,能和女儿生活在一起,能结识一些新朋友,能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收入,这就是生活给予她的馈赠 。

0 阅读:1
泽洲说娱乐啊

泽洲说娱乐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