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科幻电影《银翼杀手》的灰暗都市,还是《攻壳机动队》的混乱街景,都不难从中窥探出九龙城寨那段阴暗破败的形象。作为一度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社区,香港的九龙城寨曾被冠上“罪恶之城”之名。
如今,这片神秘之域已被拆除,但那些浮夸的违章建筑与杂乱的水泥业林,却从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人们遗忘。
九龙城寨外景
最初作为清朝抵制外敌与查缉走私的九龙城寨,在新界成为英国的租借地后,此处却仍归清廷管辖,成为清朝驻英治香港的领事馆。
整个二十世纪,它的管辖权一直在中英之间摇摆不定,也成为往后恶名昭著的“三不管地带”:香港不能管、英国不愿管、中国不敢管。
城寨的小朋友在楼顶上做作业
九龙城寨的建筑结构虽然看起来岌岌可危,却从未发生过严重的倒塌事故,建筑物能够维持屹立不摇,正是源自于它们紧密镶嵌、相互稳固。
1987年,香港政府宣布清拆城寨,于1987年和1989年分两期调迁。1994年,九龙城寨正式清拆。所幸在清拆前,不少摄影师和建筑师曾踏入这个九龙城寨,记录下了这个“罪恶之城”最后的岁月。
九龙城寨的照片#1 九龙城寨的南面鸟瞰图。
从鸟瞰图上看,城寨中间的区域是唯一开放的小庭院。庭院里有清朝遗留的衙门、老人中心、小学及较新的住宅区。
#2 城寨的南面。
城寨的立面很直观地展示了城寨是如何从棚户区演变而来的。
一开始城寨只是比较低矮的棚户区,随着部分房子不断被重建,在20世纪50年代增至4-5层,直到1970年代城寨已经扩建高至17层。
#3 城寨的东边。
#4 城寨里的龙津后街。
龙津后街是城寨的主要道路,也是最干净的道路之一,街道的上方排列着私人供水商安装的水管。
#5 城寨里的邮递员。
1976年,邮递员吕先生在城寨里穿梭送信,因为工作缘故,吕先生十分熟悉城寨里的街巷。他戴着帽子以免街道的滴水滴到自己头上。
#6 城寨的楼顶。
对于许多城寨居民来说,屋顶是一个无价的避难所,是一个新鲜的“肺”,让他们可以短暂逃离幽暗的公寓。
#7 城寨晚上时灯火通明的外景。
#8 城寨居民在街道上抗议。
政府在开展清拆行动时,城寨的居民因为不满意政府的赔偿方案,而坐在人行道上抗议。
#9 城寨内的食品作坊。
城寨里有许多大大小小的食品作坊,图上的为城寨内的烧腊作坊。这些商家们也承认,他们把作坊搬进城寨里一是因为租金低廉,二是因为躲避政府的卫生检查。
#10 城寨里的面条店。
面条店是店主许同财一家四口赖以谋生的店铺,也是他们的家。白天这里是许同财揉面、工作的场地,晚上则是一家人休息的客厅。
#11 城寨内的一户人家。
90岁的罗玉仪和她68岁的儿媳在吃饭,她们住在龙津一巷附近一间又小又潮湿的三楼公寓里。
#12 城寨里的杂货店。
60岁的陈伯在龙津后路开了一家杂货店。陈伯特别喜欢猫,在拍摄这张照片时,他在店里养了七只猫。
#13 城寨里的美发店。
#14 城寨的夜间景观,和楼顶上的电视天线。
#15 城寨一居民家的墙面装饰,上面挂着时钟和其亲戚的照片。
#16 九龙天后庙。
九龙城寨里的天后庙修建于1845年,位于罗仁街的一条小巷内。天后庙的上方是格栅,但是垃圾堆满了格栅,日光几乎无法透进来。
#17 牙医诊所的一角。
城寨里开着许多牙科诊所,因为在城寨里开诊所并不需要牙医执照,开在城寨里也能逃避医疗起诉,因此城寨里的牙科业务蓬勃发展,连城外的人也会进城看牙。
#18 在屋顶上玩耍的小朋友。
#19 城寨外部的街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