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
记者从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获悉
去年以来我市积极实施住房供需匹配工程
因地制宜推进
“保交房、改危房、换新房、住好房”
去年全市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增幅
全省第3
商品住房价格总体保持稳定
商品住房去化周期降至合理区间

去年我市围绕信心需求“保交房”,29个保交房项目已交付5456套,完成率97.2%;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29个“白名单”项目已取得授信43.4亿元,实现“白名单”融资机制扩围增效;破解去化难题,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征收安置房。围绕安全需求“改危房”,全力推进以危旧房改造为重点的城市更新,不断深化国有企业D级危房改造经验,积极探索危旧房合作化改造模式,启动了3个危旧房合作化改造试点项目,大力推动城市危房排危整治清零,新开工改造2294户,系统整治各类C、D级危房3.46万平方米。
围绕改善型需求“换新房”,购房需求得到有力激发。对“新黄石人”、人才、新婚和多孩家庭、返乡创业等群体,先后出台契税补贴、降低购房成本、优化住房信贷等系列民生支持政策,支持大冶、阳新就地城镇化,为10407户提供政策性补贴和公积金优惠;建立配售型保障房“购、售、管”全流程管理机制,成功收购965套商品住房用作配售型保障房;指导开展“以旧换新”,将全市128个旧小区纳入“收旧”范围,探索利用学校、医院内职工宿含楼开展整栋“以旧换新”。
围绕高品质需求“住好房”,不断拓宽梯级住房保障覆盖面,全年完成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430套,发放租赁补贴804户,累计为“新黄石人”、青年人、从事基本公共服务的住房困难人员等群体提供保障性住房5219套;在改善性购房需求的牵引下,完善高品质住宅标准,围绕沿江、沿湖、沿山、沿学校、沿医院、沿商圈等“六沿”区域,市本级新上市高品质住房16.6万平方米,深受市场青睐。
围绕转型发展,我市还搭建“东楚优房”,供需对接得到有力满足。自我市住房供应链平台“东楚优房”小程序及APP上线运行以来,全市1.05万套新房、5727套二手房、3277套保租房全部上链,成功办理1527笔线上业务,累计发放购房补贴近4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