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刘銮雄的小弟“神童辉”在东莞常平的一家律师楼办理一笔物业转让手续时,突发心脏病身亡,年仅47岁。
香港的富豪与女星们长舒一口气,一颗“定时炸弹”终于解除了!
两年前,李嘉欣嫁给许晋亨时,其他豪门太太也是这种心情。
绰号“神童辉”的罗兆辉堪称陈冠希的“祖师爷”。
他的花边新闻不仅涉及的女星名气更大,波及面超出了娱乐圈;而且声称拍摄了大量的录像带,要比照片更具立体感。
1978年,年仅14岁的罗兆辉辍学来到了重庆大厦,租了一个铺位,干起了保安、推销、杂工、马夫等各种各样的工作。
重庆大厦就是日后王家卫拍摄《重庆森林》的主要取景地,有来自100多个国家的住户与商户,堪称香港的“小联合国”,也是三教九流聚集地。
罗兆辉常年周游于形形色色的人群之间,练就了一番夹缝中生存的社交技能。
老是干这些“不体面”的工作,始终看不到出头之日;但体面工作对于学历的要求,又将他拒之门外。
重庆大厦一共由底部连在一起的5座楼组成,高17层,一共770个单位。
由于人员流动性很大,大厦的房屋租赁买卖很活跃,经常穿插着一批西装笔挺的地产经纪来来往往。
罗兆辉看见这些“地产仔”,煞是羡慕,毕竟穿着很像白领。
他找机会与这些地产仔套近乎,递上一根烟,或者带带路,交谈之中发现这个职业对于学历的门槛并不高,只要长得不是太丑吓着客户就行。
于是罗兆辉转行了,离开了位于尖沙咀的重庆大厦,来到了地处中环的中介公司。
整个80年代,香港楼市总体上还是处于长牛走势,炒楼成为市民们除了股票之外最重要的投资途径。
罗兆辉在天时地利的帮助下,靠着在重庆大厦练就出的三寸不烂之舌,把客户哄得服服帖帖的,很快就升到了经理职位。
当了经理,手下管着若干经纪人,自己一般不会直接再和普通客户打交道。但对于高端豪宅的交易,他还是要亲自出马的。
通过做豪宅业务,罗兆辉认识了一批有钱人,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刘銮雄。
大刘一开始是开电风扇厂的,旗下爱美高在港交所上市。
1985年,他与其他股东产生矛盾,离开公司并抛售股票,爱美高股价从4块多跌倒7毛。
刘銮雄一看:哇!这么便宜。反手又逢低吸纳,重新控制了爱美高。
除了拿到控股权,大刘手上又多了一笔资金。这一买一卖来钱太快了,要卖多少台电风扇才能赚到啊?
天资聪慧的刘銮雄得到了启发,把主要精力放在股市上,专门狙击那些控股权不稳的低估公司。
例如,一家公司的最大股东持股比例不到30%,大刘就去悄悄地买。
等到对方发现时,持股比例相差不大,只有两种选择:
要么高位增持以保住控股权,那么我就顺水推舟地高价卖给你;
要么丢失了控股权,大刘入主后注入优质资产,进行重组或者私有化。
由于楼市处于上升期,房地产被认为是优质资产,大刘会收购一些楼宇注入上市公司。
收购楼宇本身也有不小的利润空间,一般低价收购楼龄很老的旧楼,经过修葺、包装升值后,再以一个比较高的价格卖给上市公司。
短短几年内,大刘就从一个电风扇厂厂长晋升为香港十大富豪。
罗兆辉在与大刘打交道的过程中,大开眼界。
他虚心跟着大刘,鞍前马后地端茶倒水,学到不少东西;大刘也帮他介绍认识了不少富豪。
1988年,罗兆辉开始自立门户,创建了黄爵集团,专门帮富豪们处理炒楼事务。
例如提供第一手的信息、代理富豪们做些打下手的事、对接建筑包工头等。
刚开业的第一年,他和别人合伙打包拿下了10个商铺,然后一个个分拆买了出去,净赚700万港币。
有了这第一桶金,罗兆辉的底气一下子足了很多。
以罗兆辉的财力,要他去收购上市公司是不可能的,只能从炒楼做起,把包装的思路用在炒楼上。
他学到了大刘短线快进快出的精髓,再利用富豪的人脉资金关系,财富短时间内几何级增长。
1991年,重庆大厦发生火灾,需要花一大笔钱修缮。业主郑裕彤看着心烦,自己家大业大还要操心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有心卖盘。
罗兆辉看上了这个熟得不能再熟发家之地,想接盘。
他也有自知之明,觉得人家豪门未必就愿意和你这个虾兵蟹将做生意,就去找他的好大哥刘銮雄帮忙。
大刘有意提携他,帮他穿针引线并提供了资金支持。罗兆辉最终以1.4亿的低价拿下了重庆大厦。
入主后,他又耗资2000万重新装修,并改名意法日广场,听上去瞬间变得”高大上“起来。
装修一新的大厦肯定要大幅度加租,原来的低端租户是租不起了。
其实,罗兆辉志不在此,不是盯着每个单位每月多几千几万的租金。他的目的就是通过加租”腾笼换鸟“,引进高档租户,这样整个大厦市值就上去了。
果然一年后,就有人愿意接盘,罗兆辉将大厦卖给了力宝和明珠兴业,净赚5.4亿。
年仅27岁的罗兆辉一战成名,晋升亿万富翁,被港人称为”神童辉“。
当然,能卖出这么高的价格,也拜当时的地产大势所赐。
1994年,他也要过一把股市的瘾,收购了以销售中药材而享誉港九的“东方红”集团,成为上市公司老板。
利用上市公司这个平台,罗兆辉的炒楼生意越做越大,在随后的几年身家一度达到了20亿。
可是,风险也悄然而至。
在最疯狂的1997年,大刘发现不对劲,卖了不少物业套现,他也劝罗兆辉悠着点。
意气风发的罗兆辉第一次和大哥叫板:“你是不是想阻我发达?”
当时他想乘胜追击,收购地产商国际德祥借壳上市,以此为跳板将来发展成与郑裕彤、刘銮雄平起平坐的大地产商。
由于资金不够,必须加杠杆!
一方面,罗兆辉将东方红股票质押给银行;另一方面,联合其他买家共同收购,由他作为大股东。
不过,亚洲的金融风暴让香港楼市、股市遭遇双杀。
他质押的东方红股票市值缩水,必须补仓;其他买家也后院失火,无力支付收购价款。
罗兆辉变卖了可卖的所有资产,继续举债,凑足了10亿,终于买下了国际德祥。
买下国际德祥后,立刻更名为“东方红地产”。罗兆辉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创建“东方”系,实现赶超大刘的计划。
然而,香港股市与楼市继续不振,进入了加速下跌阶段。
几乎一夜间,罗兆辉就损失了6亿,银行和财务公司逼他继续补仓。
他负隅顽抗了一阵子后,只好把两家上市公司的股份低价转让给了“壳王”陈国强。
罗兆辉从最高峰时的20亿,变成了欠债3亿的“负翁”。
其他债权人闻风而至,纷纷追讨,包括供应商、装修施工队、物业服务外包公司等。
恒生银行入禀法院申请其破产,罗兆辉受不了刺激于2000年底,在避风塘的一艘游艇内烧炭自杀,被船长发现后送往医院抢救。
后来,虽然他曾与债权银行达成和解,两度逃过破产厄运;但最终因无法偿还欠债,被宣布破产,“神童辉”神话正式幻灭。
罗兆辉自杀未遂后,性情大变,突然向传媒爆料其昏迷在游艇上之事并非烧炭自杀,而是有人蓄意谋杀。
还没等媒体反应过来,他又大爆多年来他与十多位靓女明星、名媛的风流史,并且城中多位富豪也涉及其中,甚至在采访期间展示了有关的录像带。
虽然被涉及的女明星,大多只以字母小姐称呼;但由于他描述地太过具体,很容易被人猜测,有袁咏仪、刘嘉玲、樊亦敏、孙佳君、任港秀等人。
一时间,娱乐圈人心惶惶!
原本与他还有些交情的富豪十分反感,质疑其动机及其精神状态,不少人要和他划清界限。这对准备东山再起的罗兆辉来说,相当致命。
也有人指出,罗兆辉在采访中所讲的一切有关富豪与女星的性交易,其实大部分是他编造出来或幻想出来的。
罗兆辉最巅峰期的资产才20亿,与顶级富豪还有很大的差距。
富豪们如果真想玩,根本不需要外人介绍,也不会轻易地和“未够班”的罗兆辉分享隐私。
无论如何,此事在香港上流社会产生强烈震憾,引起香港大富豪之间的一场骂战。
罗兆辉自杀事件曝光后,有人说这是因为刘銮雄不仗义,在其难时反而向他追讨5亿港元的债务引起的。
大刘对此坚决予以否认,认为这是由于一名“老千商人”搬弄是非造成。
为了自证清白,刘銮雄悬赏3000万美元收集“老千”的罪证,要将他绳之以法:
“我考虑到有人可以指证他的恶行,如果可以让他坐监3年以上付1000万美元,5年以上就2000万美元,总之令到他‘打靶’(枪毙)就可以拿到3000万美元!”
由于长期吸食毒品及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罗兆辉颌下长了一个鸡蛋大小的毒疮,被讥笑为“世纪毒疮”。
为了躲避风头,他去了欧洲;在巴黎、伦敦期间,也不得安宁,酗酒寻欢,拳打记者。
有一天,罗兆辉打电话给大刘,说要回港继续爆黑料。
大刘怕他有什么不测,派了18个保镖来接机,把他安全地送回了家。
在家休息了一阵子,罗兆辉召开记者会,扬言要在14天内收购杨受成旗下的英皇公司。
就这么闹着闹着,也没人信他了,都觉得他疯了,掀起的风浪越来越小。
2006—2007,罗兆辉在澳门因为3项涉毒罪名被判1年9个月,缓刑两年执行,并罚款1万元。
这时候,大家才想起来,这个人又出来蹦跶了。
2009年,罗兆辉又向周刊爆了一些猛料,还涉及到了曾经和他称兄道弟的周星驰。
此时,艳照门事件发生没多久,罗兆辉的再次出现引发了香港娱乐圈的一阵骚动。
但是他的这些爆料中并没有当初所说的录像带,显得依据不足。
坊间认为,他可能是受到药物或精神影响,估计乱讲一两天就会过去,所以没怎么理睬。
2011年,罗兆辉早年曾经送了一幅画给一位富商朋友。这位朋友看到他落魄了,就把这幅画还给了他。
罗兆辉拿到这幅画后,卖了700万,以此作为东山再起的资本。
可能是因为太激动了,1月24日,他在在东莞常平一家律师楼内办理房产物业转让时,心脏病突发猝死,年仅47岁。
罗兆辉是香港地产风口上的幸运儿,然而他的能力驾驭不了财富。
提携他的刘銮雄也是他的偶像,也是他的心魔。罗兆辉一直想找机会超越他,却迷失了心智。
外人眼中的“港星狙击手”大刘曾在加拿大留学,眼界并非中学尚未毕业的罗兆辉可比。
金融危机来临,谁都逃不掉,大刘也损失了近200亿。但他适时地套现了部分房产,保留了东山再起的资金。
而杀红了眼的罗兆辉看不清大势,继续加杠杆,被一杆清袋。
面对如此的大起大落,他受不了刺激,几乎精神失常,酿成了最后的悲剧。
或许,他宁愿这样大起大落,也不想平庸地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