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
上厕所也叫出恭,
那为啥会叫出恭呢?
出恭这个词,
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出恭这个词,由来已久。
其实早在元代关汉卿的杂剧
《钱大尹智勘绯衣梦》
第三折中就曾经提到:
“喝上七八盏,敢情去出恭”
在我国古代某些时期,
曾经盛行一种学规,
读书的学生,不能擅离本班,
班里有“出恭入敬”的牌子。
考试时,考场内也有此牌,
防止考生擅离座位。
每当学生
想要出去上厕所的时候,
必须领取这块牌子。
所以后来,
就把上厕所称为“出恭”。
比如明代的国子监,
便有这种学规。
《明会典》记载的
国子监监规中就提到:
“每班给与出恭入敬牌一面,
……凡遇出入务要有牌”
注:国子监,自我国唐代开始的
国家教育最高行政官署,
可管理当时的大学太学。
至明清时代国子监成为中央学校,
是最高学府,称太学,与太学不再区分。
出恭,如厕,放茅,现在叫方便。小便叫放水,交水费。
匹夫有责,希匹为啥[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