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大同城,屹立着一座历经岁月沧桑却依然昂然挺立的雁塔。这座建于明代的古塔,承载着无数的故事和传说,见证了大同城的兴衰变迁。
明代有一个姓史的秀才,他饱读诗书,胸怀大志,却连年赴试不中。亲戚朋友经常讥笑他,认为他没有出息,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在一次酒席宴上,史秀才再也无法忍受众人的嘲笑,他发下 “考不中举人,不返故里” 的誓言。这时,他的几个朋友不但没有鼓励他,反而嘲笑他说:“如果你考中举人,我们抬上你从城墙上迈进城。” 史秀才听了,气得满脸通红,他一气之下,摔了酒杯,毅然决然地出门在外拜师求学。
史秀才离开家乡后,四处漂泊,历经艰辛。他访遍名师,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学问和能力。在这三年的闯荡中,他苦学苦练,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他上京赶考,一举考取了文、武两个举人。这个消息如同一声惊雷,在京城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圣上得知后,降旨封他为禁卫军都尉之职。
史秀才的几个朋友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惭愧。他们意识到自己当初的错误,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他们在雁塔基座上刻上了史秀才的名字,并架起了一座彩桥,跨过城墙。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向史秀才表达自己的歉意和敬意。
于是,众人在雁塔下摆设香案,簇拥着史举人从彩桥上跨过城墙,然后又到文庙拜了孔子。因为史举人开了头,从此以后,凡中了举的举子都不走城门,在雁塔下举行入城仪式,而且都把自己的名字刻在雁塔的基座上。这一传统,一直延续了很久,成为了大同城的一个独特风俗。
多年来,雁塔一直静静地矗立在大同城的东南角,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变迁和发展。它像一位沉默的守护者,守护着大同城的历史和文化。每当人们看到这座古塔,就会想起那些曾经在这里发生的故事和传说,心中充满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憧憬。
如今,大同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雁塔依然是这座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游览,让人们感受到了大同城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雁塔将继续见证大同城的发展和繁荣,成为人们心中永远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