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2.8却牢牢占据收视第一,为啥爸妈都追这剧?

八姐专用 2018-10-12 21:30:53

电视机前,掌控遥控器大权的是爸妈以及辈分更高的“爸妈的爸妈”,所以,有种剧叫“爸妈追的剧”。

而最近,就有这么一部剧火了— —

娘道

北京卫视、江苏卫视都在播,双台收视稳居第一,甩开其它同时段播出剧集一大截。

一骑绝尘啊。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收视率这么高,它在豆瓣上却只有可怜的2.8分。

很明显,这剧的主要收视群体是以爸妈为首的中老年群体,而年轻人并不喜欢。

几条动辄两三千的热门评论,清一色怒打一星,“烂”、“稀巴烂”、“毒瘤”这样的字眼比比皆是。

评价如此两极化,这剧也是很神了。

— —我是大女主戏的分割线— —

这两年,大女主戏可以说是越来越多,命运波折不断中她们逢凶化吉、步步为营,终于一路开挂,喜提人生赢家。

《娘道》也是一部大女主戏,只是它不太一样。

女主柳瑛娘从小家里很穷,为了安葬父亲,她被卖到大户人家隆家当河姑。

河姑,就是献祭给河神的祭品,那时候的人愚昧,认为黄河泛滥其实是河神发怒了,得往里扔个姑娘才能平息河神的怒气。

柳瑛娘坠河之后没被淹死,幸运地捡回了一条命,机缘巧合之下,还嫁给了离家出走的隆家二少爷隆继宗。

按照一般的逻辑来说,贫穷女嫁给了富贵男,这日子势必要好过多了吧?

并没有。

这门亲事门不当户不对不说,柳瑛娘还当过河姑,隆家不仅不接受这个少奶奶,甚至还把她当成妖孽打算处死。

后来考虑到柳瑛娘三度怀孕,关系到隆家传宗接代的大事儿,这才勉强接受了她,可是啊,她又生了一个女儿。

从几个闺女的名字就能听出来,“招娣”、“盼娣”、“念娣”,柳瑛娘必须得生个儿子才算完呢。

一边是生子的压力,一边是不待见她的婆婆,算计她的大嫂,柳瑛娘活生生成了个受气包。

这样还不算完,丈夫的拜把子兄弟看上了她,又在他们夫妻之间不断制造误会,几次三番下来,丈夫被设计害死,柳瑛娘进了监狱,几个孩子也都各自走散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可以说,柳瑛娘就没有过过什么安稳日子,每次刚喘口气,就又面临下一个矛盾漩涡。

在《娘道》的简介部分,开篇就是这么一段话: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娘之道,哺而无求,养而无求,舍命而无求。这是一位身处乱世之中的母亲跌宕起伏的传奇一生!

很明显,这剧就是在通过不断刷新悲惨值,塑造柳瑛娘这么一位默默付出、无怨无悔的伟大母亲形象。

那她怎么就被吐槽了呢?

— —我是槽点满满的分割线— —

一、柳瑛娘大概是神仙吧。

当河姑坠入滚滚的黄河意外获救,抱着孩子背着老人从悬崖上摔下来没事儿,后来她带着隆家三少爷又从悬崖上下来一回,依然没事......

不管被奸人坏蛋、土匪日本兵怎么对付,不管经历再多危机,她的“锦鲤”体质始终在闪闪发光。

运气超好,人气也超高,隆家二少爷喜欢她,隆家三少爷也喜欢她,京城阔少看上她,土匪稀罕她,军队将领要娶她,就问你服气不服气?

二、被吐槽的三观

头二三十集里,柳瑛娘的招牌动作就是三个“哭”、“喊”、“下跪”,丈夫是天是地是唯一的意义,女人不得违反丈夫的意志,祠堂也不能进。

女儿是草,儿子才是宝。

柳瑛娘唯一的价值和目标,就是生儿子,生不出儿子就是失败,就是无能,就是对不起你,就是对丈夫莫大的亏欠。

那么如此被她重视的丈夫,又是如何对她的呢?

外人几句挑唆,他就拿枪对着自己的妻子,幸好枪里没子弹,不然柳瑛娘就要死在自己人手里了。

这令很多年轻人都忍不住吐槽,“都8102年了,怎么还有这样的剧?”

三、过度的苦情

柳瑛娘一直在哭,生孩子在哭,养孩子在哭,丢了孩子还在哭,被冤枉在哭,被贱人陷害在哭,面对人生中众多的苦难,她似乎都是被动的,逆来顺受的。

不止她,眼泪在剧中几乎是每个角色的必备项目,似乎没有眼泪就表现不出强烈的感动、伟大的爱。

每个人都是惨兮兮的,都要在经历种种的波折、不断加码的误会、甚至是牺牲生命之后,才能收获稍稍的平稳幸福。

年轻人吐槽它,爸妈却深陷其中。

一方面是因为最近电视上出现太多的古装剧和青春剧,偶尔出现这么一个年代剧,一定程度上契合了老一辈人的生活背景和思想观念。

另一方面,这剧很热闹。

一个又一个登场的人物角色,不断制造的矛盾冲突,使得剧情跌宕起伏,一点点吸引着爸妈投入其中,关注柳瑛娘的命运。

尤其是剧中柳瑛娘的很多遭遇,也会令妈妈们产生或多或少的投射,这种同情和共鸣也十分赚取她们的眼泪。

有吸引动力,也有感性因素,那么即使出现一些bug,顶多也就是一边吐槽一边看,已经陷进去了自然就不会轻易弃,总要知道下这个柳瑛娘最后的结局。

于是它的火,它的备受吐槽,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了。

导演郭靖宇之前也缔造过不少“剧王”,《铁梨花》、《红娘子》、《打狗棍》、《勇敢的心》......一部部也都是爸妈曾经追过的。

只是还没有一部,出现如此两极化的结果。

对于大量差评的涌现,网友的吐槽,他声称找人鉴定过,“是有组织的黑”,对于大家吐槽的“重男轻女”、“传宗接代”,他也在批判的。

这点的话,恕我不敢苟同。

总觉得,不管是看电影、看电视剧,总是要看完以后多少给人些触动和想法,才算是不辜负其为作品,也不辜负观众花时间去看。

基于此,我不知道无休止的哭哭啼啼、吵吵闹闹、阴谋陷害的闹剧,到底具有什么意义?

歌颂母亲,一定要把母亲弄得惨兮兮吗?平淡的幸福非得是经历刀山火海才能得到吗?

并不是吧。

母亲在成为母亲之前,她也是个女人,为了家庭和孩子,她是无私的,但这个过程并不是自我意识的消解。

非眼泪才得以烘托隐忍坚强,非苦情才能够树立宽容无私,时代在变,生活态度和方式也是在变化的。

被一个群体认可,又被一个群体吐槽,这背后代表的是作品自身的缺失。

在武断地归咎于外因之前,不妨先一步自我审视。

0 阅读:0
八姐专用

八姐专用

让我们严肃的扯淡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