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暑假,几个好友一起到老同事家聚了一聚,正在大家海侃之际,老同事那正读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凑了过来,目的就一个,向他老爸要手机玩游戏,我那位同事拗不过,只好把手机给了儿子。这小男孩就把手机拿到一边有滋有味地独自玩了起来。等到开饭的时候,同事想把儿子叫上桌,可没想到儿子已经玩手机上瘾了,根本就不想吃饭,一边刷着手机,一边说“我这盘游戏还没有打完呢!”。
又过了十几分钟,孩子仍旧没有罢手的意思,满桌的客人都在等着孩子一起吃饭,这下可把父亲急了,一把就将手机夺了过来,这下子就像捅了马蜂窝,一下子惹哭了孩子,孩子边哭边跑到父亲身边,想要把手机夺回,“夺机大战”就在我们几个人面前拉开了帷幕。孩子哭喊声、大人训斥孩子声交织在一起,感觉都要把主人的整个屋子给掀翻了似的,弄得我们几个做客的好不尴尬。
最后以孩子的父亲让步才暂告一段落,孩子其实基本没有好好吃饭,有朋友笑称:这孩子手机都可以当饭填饱肚子了。
等到饭后,孩子的父亲才向我们大倒苦水,他告诉我们,孩子沉迷于手机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了,手机对他的吸引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其它任何事情,他对这件事也感到相当的无奈。
其实,类似这样的情景并不是少见,已经成为一大家庭教育顽疾,让很多家长陷入教育孩子的“泥坑“””。但总有一些非常棒的家长,他们成功地把孩子带出了这个家庭教育上的“泥坑”。
比如,一对同样带着孩子外出做客的夫妇就让我忍不住要给他们点赞。他们带着两个孩子,一个哥哥一个妹妹,到了客人家,当其他小朋友们都各自捧着手机、平板等在线上拼命“厮杀”的时候,这两兄妹却从各自的小挎包里掏出了一本书,安安静静地坐在客厅一角看了起来,不要把这两个小朋友当成书呆子,他们真正玩起来也很嗨。
两种不同表现的背后,恰恰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家庭教育理念。前者是父母在平时的不作为所造成的;后者是因为父母的积极干预而带来意外的收获。
01曾经,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在手机面前的免疫功能大都相似,但最终我们所看到的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一种是孩子被手机牵着鼻子走,深陷手机泥潭不可自拔;一种是能够自如驾驭手机,把手机当成一种通讯工具和学习辅助工具。
在孩子沉迷手机这个普遍性难题面前,不同的家长面对孩子同样的请求时,会做出不同的反应。
一种是态度强硬的家长。将手机没收,或将游戏卸载。如果孩子偷偷玩,就打骂一通。
一种是软弱的家长。父母奈何不了孩子的哭闹和胡搅蛮缠,只好举白旗投降,听之任之。
一种是有智慧的家长。懂得教孩子学会驾驭和支配手机。
前两种做法危害巨大。
第一种做法,家长看似赢了,但付出的代价很大,亲子关系紧张在所难免。
第二种做法,会让孩子为所欲为,并学会用发脾气等方法来控制父母。
第三种做法,会让孩子成为手机的掌控者,而不是被手机所掌控。
曾有不少家长提出要对孩子把手机完全堵上,然而,我们要看到,这并不现实,就算我们不给孩子买手机,或者不给孩子玩手机,但迟早有一天,孩子会从别的渠道,用他的方式获得手机来玩的,这种地下方式带来的隐患是不可知的、也是不可控的。
因此,关键之处还是在于给孩子一个正确对待和使用手机的观念,这就是教育引导。这就好比一把菜刀,菜刀当然会伤到人,在品行恶劣的人手里甚至会成为一件凶器,但这不能成为我们拒绝使用菜刀的理由。
02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以下这四个关键期切莫轻视,要牢牢把握住:
在1~3岁,是孩子模仿能力最强的阶段。因此,家长要尽可能做到不让孩子接触手机;
在3~6岁,是孩子开始对电子产品感兴趣的阶段。因此,家长要尽可能不让孩子接触手机游戏;
在7~12岁,是孩子开始受同龄人影响最大的阶段。因此,家长针对手机问题要因势利导,尽可能培养孩子的各种兴趣爱好;
在12~18岁:这个年龄段是孩子的叛逆期,如果到了这个年龄段,孩子还是爱玩手机,那么,家长所能做的绝不是简单生硬地做法,更不是强势打压,而是进行适当的干预,引导孩子合理利用手机。
以上这些做法对孩子是有必要的,但毕竟是一种消极做法,还需要父母主动出击,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干预,才能一劳永逸。
什么才是积极的干预?是直接禁止让孩子接触手机还是把手机从孩子手中夺走?事实上,这些做法都算不上是一种积极的干预。要对这个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我们要从乔布斯说起。
乔布斯曾经对手机进行了重新定义,改变了大家对手机的传统认识,大家发现:原来手机可以是这样子的!
回到孩子这边,孩子之所以从小就把手机当成玩游戏的东西,其实是在他小时候,他的周围环境,无论是大人还是同龄人,都在有意无意地通过不分场合的玩手机,给孩子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手机就是一个玩游戏的好东东。如果父母在这个教育环节中失守了,那么,在耳闻目染之下,孩子在这个方面的自制力就要彻底沦陷了,最终要被手机所掌控。
想要改变这种情况,我们也可以学着乔布斯那样,重新把手机定义成我们想要达成的目的,比如,我们想让孩子把手机拿来打打电话、发发微信或听听音频等等,那么。我们就要帮孩子把手机定义成为一部通讯工具和学习辅助工具,并在孩子脑海中形成和巩固这方面的意识。这是解决孩子玩手机的最有效方法。
我曾经对自己的孩子开展过这方面的教育实验,几年下来,孩子现在对手机游戏完全无感,更不会沉迷于手机,手机在她眼里就只是一个通讯工具和辅助学习工具而已。
至于如何为孩子定义手机,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家长在孩子面前要做不玩手机的良好示范。所谓良好示范,就是父母要给孩子做好正确对待和使用手机的示范,简单来说,就是言传身教。在朝夕相处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一个沉迷于手机的父母,必然会培养出一个同样沉迷于手机的孩子。
从生理学上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镜像神经元系统。 “镜像神经元”也被称为“角色模型神经元” 。意思就是当人们看到别人怎么做时,自己也会去模仿对方的行为。
比如,当孩子看到父母在玩手机时,他的镜像神经元系统就会暗示他:你也可以玩手机。因此,父母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这种行为本身对孩子就起到了一种好的示范。
二是经常用手机App来播放优秀学习音频内容给孩子听。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等到孩子听得多了,就会让孩子渐渐形成手机就是听“课”的一种工具的意识,而且是越早效果越好。这里举一个反过来的例子,如果越早让孩子玩手机游戏,孩子到大了之后就越发难以纠正,这也是很多家长所抱怨的孩子沉迷手机很难改的重要原因之一,原因在于积习难改。
三是在孩子还未完全形成和巩固这方面意识的时候,父母尽量不要让孩子受到其它外部不良环境的干扰。比如亲戚朋友在孩子面前玩手机或把手机塞给孩子玩等等,都会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只有等到孩子真正形成和巩固了这方面意识的时候,孩子就基本具备了“百毒不侵”的能力,可以说再好玩的手机游戏,也不能去左右孩子的爱好和情绪。
03兴趣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可以使人产生强大的内驱力。当我们从小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爱好,孩子以后就会走向读书之路;当我们从小培养孩子的运动兴趣爱好,孩子以后就会走向运动之路。这就好比篮球明星科比培养二女儿吉安娜打篮球一样,除了孩子自身的天赋之外,作为父亲的科比也在这方面的培养下了功夫,打篮球成为吉安娜的最大爱好。
当我和朋友一起出去吃饭的时候,他们常会惊讶地对我说:“你女儿在等餐的时候,从来都不玩手机,而是端着一本大部头的书在看,你是怎么做到的?”
我的回复是,这并不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只要孩子至少有一项兴趣爱好已经超过了玩手机的爱好,那就能够做到。
而一项或几项兴趣爱好的培养,是需要一个培养过程,这种方式对三岁之后的孩子特别有效。
如果父母已经错过了孩子三岁前的最佳培养期,发现孩子已经对玩手机等电子产品开始感兴趣了,那么,父母就要另辟蹊径,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矫正。已被实践证明有效的方法是:培养孩子的多种兴趣爱好,以爱好来占据孩子的生活。
兴趣爱好可分为直接兴趣爱好和间接兴趣爱好。由学习活动等引起的兴趣爱好叫做直接兴趣爱好;由学习目的、学习成果等引起的兴趣爱好叫做间接兴趣爱好。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后天培养的。有远大目标的孩子应该努力培养持久而又高效的兴趣爱好,努力把有限的直接兴趣爱好转化为无限的间接兴趣爱好。
我们很少会听说过某个热爱阅读、热爱下棋、热爱运动的孩子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手机中,更不会让手机主宰自己的生活。
真正厉害的家长,最会带着孩子又学又玩,当然,这种玩不是带孩子玩手机、玩平板等,而是以培养孩子高雅、有意义的兴趣爱好,如博览群书、户外休闲运动、各种棋琴书画才艺、旅行、大自然探索等等。
当孩子被书香浸染、被才艺包裹,有着各种兴趣爱好,每天的学习和生活都是充实的、有乐趣的,请问孩子还会沉迷于手机等电子产品吗?
04当前面几项接连“失守”的时候,也就是孩子已经开始对手机入迷的时候,这时候家长就要对孩子约法三章。虽然这是退而求其次的做法,但实践证明,事先的约定要比事后的惩罚效果更好也更容易实施,也大大减少了亲子之间的冲突。
“约法三章”的前提是承认孩子已经开始对手机入迷、但又还没达到无药可救地步的现实。其核心内容有两点,一是孩子可以玩游戏,但必须是在一定的规则范围之内;二是无论是谁违反了规则,都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对家长对孩子都适用。举例来说,在全家晚间阅读的时间,家长自己却拿着手机在玩;或是规定每天玩手机不超过1小时,孩子玩手机时间却超过了1小时。这些都要承担违约责任,家长带头遵守,还会给孩子做出一个正面榜样。
此外,家长和孩子“约法三章”,具有如下几方面的优势:
一是在“约法三章”中,父母与孩子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双方都有监督的权利与做到的义务,尤其对孩子来说,在监督家长的同时,其实也很自然地实现了自我监督,与父母单方面提出要求相比,更具有参与感和认同感,也让孩子更具有执行动力。
二是“约法三章”中有更具体的实施操作细则,便于孩子按照要求操作,比起父母单纯对孩子说“不能玩手机”之类的话,有更高的成功率。
05家长若有以下这些行为,会把孩子直接推向手机的怀抱。
在孩子哭闹的时候,家长总是用手机来满足孩子,而不是想出更积极的应对办法;
在孩子玩游戏正嗨的时候,家长如果总是抱着一种孩子爱怎么来就怎么来,而不是给孩子正确的引导;
在孩子需要陪伴的时候,家长拿出哪怕半个小时的陪伴时间也不乐意;
如果孩子想玩手机时,家长只是简单地拒绝,却从没有想到跟孩子约定玩游戏的规则可能是更好的方式;
当孩子无所事事的时候,正是他最无聊也最容易受他人影响的时候,而家长却在孩子面前长时间玩手机。
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更甚于关心孩子的心理状态。
我们不要把手机看成是孩子的“敌人”,而是要教孩子学会驾驭手机的本领,拥有强大的驾驭手机的本领,才不会被手机所驾驭、所支配。孩子的人生若是被手机驾驭和支配,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到底要拿什么来打败手机游戏?说到底,还是家长对孩子的高质量陪伴 。
相信每个孩子都想掌控自己的人生,可是作为父母不要忘了提醒孩子,如果连对待手机的态度都掌控不了,又从何来谈掌控自己的人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