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到一条新闻,为了争夺24万的抚恤金和丧葬费,三个子女跟后妈对薄公堂。
原来李大爷走了,留下了一笔钱和一堆麻烦。他的三个儿子和继母王霞因为这笔抚恤金和丧葬费打起了官司。李大爷生前有三个儿子,后来又娶了王霞。他去世后,单位给了一笔钱,包括丧葬费和抚恤金,总共24万,这笔钱直接打进了李大爷的账户,但是卡和密.码都在后妈王霞手里。
三个儿子觉得,这笔钱是给李大爷的家人的,他们作为儿子,也有份。后妈则认为,她照顾了李大爷到临终,而且自己年纪大了,没有收入,应该多拿一些。
后来法.院判决,这笔抚恤金不是遗产,不能像分遗产那样分,而是应该大家一起分。后妈因为照顾李大爷,分到了35%,三个儿子分别分到了20%和25%。至于丧葬费,法.院认为这是家人应该做的,所以丧葬费应该大家平分。
说到这,想起上周有伙伴问米米,家里的老人家走了之后,怎么领丧葬费和抚恤金?大概能领多少钱?当然,这事儿得看具体情况,有的人说能拿到10万以上,这也不是不可能。
抚恤金的多少,跟咱们住的地方的收入水平关系很大。就像同样工作了几十年,小城市和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比,拿到的抚恤金可能会差不少。简单来说,就是地方经济水平越高,抚恤金可能就越多,当然,具体得看当地政策和个人情况。
1
【抚恤金有哪几类?】
今天米米带伙伴们具体看看退休人员走后,家属能拿多少抚恤金和丧葬费?
01抚恤金高配版——公.务.员
他们拿的抚恤金在所有职业里算是挺给力的。按照规定,如果公.务.员是烈士或者因公牺牲,那抚恤金就是去年全国城里人平均支出的20倍,再加上他们生前40个月的工资。
这待遇,真是对英雄的尊重。如果是因病去世的公.务.员,抚恤金也有去年全国城里人平均能花的钱的2倍,加上40个月的工资,虽然比烈士少点,但也不少。
02抚恤金优配版——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针对事业单位因公牺牲的,能拿到生前40个月的工资;若是生重病离去,那就是20个月的工资。虽然跟公.务.员比起来有点差距,但这份关怀也是暖暖的。
03抚恤金普通版——企业退休人员
企业退休人员,包括那些在大公司、国企或者自己干的人。他们的抚恤金计算就复杂了,得看好几个因素,能拿到的钱大概在9到24个月的工资或者养老金之间。
不过,实际情况是,很多人的工龄不长,而且每领一年养老金,抚恤金就少一个月。所以,想要拿到封顶的24个月,那真是挺难的。
04抚恤金基础版——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人员
有些地方,国家还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给去世的老人家属发丧葬补助,但这个不是每个地方都有,得看当地的经济情况和财政状况。
比如说河南郑州,他们的丧葬补助标准是按照河南省的规定来的,就是给去世的老人家属发12个月的基础养老金。这个标准会随着基础养老金的调整而调整。
这么一对比,咱们就能更清楚地看到,不同地方、不同身份的人,抚恤金的待遇还真是不一样。有的地方给得多,有的地方给得少,甚至有些地方可能就没有。具体得看当地的政策和经济实力。
2
【人走后,家属可以领哪些补贴?】
咱们来看看,企业职工要是因病或者不是工作原因去世了,家里人能领到哪些补贴,好让家里的日子不至于太艰难。
01.养老保险的“存钱罐”
老人家的养老保险账户里要是还有钱,这钱是可以留给家里人的。
2.医保的“小金库”
医保账户里头要是还有余额,家里人也能领出来。
3.丧葬补助费
这是用来帮家里人处理后事的钱,具体给多少,得看当地的规矩。
4.一次性抚恤金
这是给家里人的一种安慰,也是经济上的帮助,给多少要看老人家生前交了多久的社保。
5.公积金的“存款”
老人家要是有住房公积金,这账户里的钱,家里人也能去申请提出来。
6.企业年金的“额外红包”
有的单位会给员工弄个企业年金,老人家要是不在了,这年金账户里的钱,家里人也能继承。这些钱都是为了帮家里人在老人家走了之后,家人能得到些许安慰和补偿。
3
【如何顺利领到抚恤金?】
依旧以深圳为例,如果家里有企业职工去世了,想要申请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得准备些啥资料?
1. 申请表:
得有份《深圳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死亡待遇结算申请表》,这个可以直接去社保局那儿拿张纸填。
2. 离世职工的证.件:
需要离世职工的身.份.证、户口本、社保卡,还得有死亡证明。
如果死亡证明拿不出来,可以写个承诺书,就是《广东省社会保险证明事项告知承诺书》,承诺一下死者的死亡信息。
3. 申请人的证.件:
申请人自己的身.份.证.件,如果是继承人申请,还得有继承人的身.份.证明。同时,还得有个在深圳市开的银行账户,比如中行、农行、工行、建行、交行、平安银行这些大银行的账户。如果是找人代.办,还得有代.办人的身.份.证和公.证过的授权委托书。如果离世职工有视同缴费年限还没核定的,还得提供人事档案。
总之,就是得准备一些证明身份和关系的文件,还有银行账户信息,如果需要别人帮忙办,还得有授权书。这些资料准备好了,就能去申请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了。当然,每个地方的流程和条件可能都不一样,所以得问问当地的社保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