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上的一项研究显示,一个国际天文学团队通过南非北开普敦MeerKAT射电望远镜(MeerKAT射电望远镜是世界上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之一)拍摄的数据,在银河系中发现了神秘丝状结构,足足有数百个,这些丝状物长度均在5~10光年之间,它们分布在银河系中心区域,指向银河系中心的那个超级黑洞——人马座A*。
银河系的直径至少有10万光年,地球距离银河系中心大约2.5万光年。银河系是旋涡星系,中心区域较厚,边缘较薄。它可分为三大结构,中心恒星分布密集的区域被称为银核;银核外围的恒星分布区则是银盘,该处恒星分布远没有银核处密集;银河系最外围的区域零散分布着极少量的恒星以及大量的气体尘埃云,这被叫作银晕。
哈勃望远镜多年的观测数据表明,几乎每个星系中心都存在超大质量黑洞,并且越大的星系中心的黑洞通常也越大。那些拥有巨大质量、海量恒星的巨无霸星系正是通过星系合并融合形成的。研究表明,银河系与仙女座星系在几十亿年后就会合并成一个更大的星系。
那星系中心的超级黑洞究竟是怎样成长起来的呢?天文学家表示,这种超大质量黑洞应该是星系碰撞融合过程中,星系中心的黑洞互相吞噬合并,逐渐成长起来的,因为单靠吞噬周围的物质,普通黑洞是很难变得如此巨大的。
很多人觉得黑洞是一个贪吃蛇,其实黑洞的吞噬能力是有限的,它只能吞噬进入其事件视界中的物质,对于离它较远或者运动速度较快的物体,它是没有办法吞噬的。如果太阳变成一个同等质量大小的黑洞,由于引力平衡未被打破,水星、地球等依然会按部就班地绕着这个新天体运行,并不会被吞噬。
其实,早在40多年前,天文学家就已经发现了类似的丝状结构,那是一种同样位于人马座A*周围的丝状物,不过其垂直于银河系盘面,且有150光年长。不过,研究人员表示,上个世纪发现的那种更长的垂直丝状物,其成因至今仍未得到很好的解释。
研究人员表示,对其范围和位置的分析表明,此次新发现的神秘丝状结构大约诞生于600万年前。它们的发现表明银河系中心的那个黑洞比科学家预期的还要活跃,因为这种丝状物极有可能是超大质量黑洞在吸积大量过程中产生的热等离子体喷流。
当黑洞将其周围的物质吞噬殆尽,或者不再大量进食,其就会处于安静期。反之,则处于活跃期。新发现表明,虽然银河系中心的那个超大质量黑洞现在表现得很“安静”,但其在过去的某些时间段内却是很活跃的。科学家发现了许多亮度极高的类星体,研究表明,这些类星体就是由超大质量黑洞驱动的活跃星系核。
人马座A*的质量相当于太阳质量的400多万倍,它的质量虽然十分巨大,不过远不足以让银河系中的所有恒星都围绕它旋转。实际上,银河系中的所有恒星只是在围绕银河银的质心旋转,而不是围绕中间的那个黑洞旋转。也就是说,人马座A*只是起到了一个凝聚作用。
可见,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虽然很可怕,拥有惊人的破坏力,但却不能主导星系的命运。星系中心普遍存在超大质量黑洞,或许只是因为星系中心的物质比较密集,更有利于黑洞的成长。
欢迎点赞关注!
中国的丝绸飘到宇宙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