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曾独领世界之风骚近千年的超级强国,无数次屹立于世界之巅,在强汉时代,明犯华夏者,虽远必诛。在隋唐时代,四方臣服,整个北方游牧民族皆尊唐王天可汗。在大明王朝时期,也是万国来朝,郑和舰队下西洋,轰动整个东南亚和南亚,天朝上国的威名傲立于世。
即使在其他时代,华夏凭借巨大的人口优势,还有灿烂的经济文化,同样遥遥领先于世界同时代的其他主流文明。当欧洲还处于愚昧的中世纪,中东四分五裂战乱不止时,我国已经是唐宋盛世时代了。在大多数时候,我国的科学技术遥遥领先于欧洲和西亚,在北宋时期和明朝中后期,我国都已经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阶段。
古代纺织业
但是为何,我国科学技术有了一定的基础,而且在资本积累和劳动力都极为充足的情况下,社会却没有完全发展起来,更没有形成所谓的工业文明,连现代化工业都没有发展起来,特别是自动化动力系统,完全没有向这方面进步,使得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发展的巅峰也就只是资本主义的萌芽。
众所周知,工业开始于纺织业,无论是英国、美国、日本、韩国还是中国,无一例外都是从纺织业开始引爆,只有纺织业是工业革命的正确切入口,这是有内在逻辑原因的。因为工业的发展并不仅仅只是技术的革命,这里面还蕴藏着市场化的需求,只有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才能带动技术的进度,而技术的进步才能带动产业链的进化,而纺织业市场好,最容易被机器取代,因为其工艺一般是简单重复,劳动力要素来看,与种植粮食这种传统农业行为相比,纺织劳动更轻便,妇女儿童也可以操作,也就是说工艺简单,但是很繁琐。所以是工业化的基础,就是纺织工业。
英国纺织工业的开端
而我国的纺织业长期处于领先世界的位置,我国作为纺织业的发源地之一,早在石器时代就有了纺织工艺,到了汉代已经相当成熟,毕竟从辛追墓出土的文物,纺织水平已经达到了领先世界的水平。之后的数百年,纺织业持续发展,特别是唐宋时期,我国纺织业水平再度飞跃式发展。
在唐朝,丝绸生产达到了高峰,唐朝的丝绸工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丝绸之路的繁荣进一步推动了丝绸产业的发展。唐朝重视工匠的培养和技艺的传承,纺织工艺、染色技术和纺织机械仿棉不断改进和创新。到了宋代,我国丝绸贸易达到了巅峰,大量的丝绸出口,养活了扬州、苏州、南京和杭州一带的无数丝绸大户。而宋朝因为放开了民间土地买卖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间的土地兼并,同时随着人口的爆炸式增长,会直接给纺织业提供更多的充足的劳动力。
古代纺织业
在宋朝,海上丝绸之路遍布整个印度洋北岸,北宋的几个大城市都成为了世界级的纺织业中心,因为纺织产品质量可靠,北宋形成了繁荣的丝绸生产和销售网络。而市场也促进了工艺的进步,宋朝工匠改进了纺纱机械,使用了更高效的纺车和飞梭,极大的改进了纺织工业,但是也仅限于此了,因为市场发展到了极限,技术革新没有持续发展的动力,随着北宋的灭亡,我国失去了一次重要的工业化契机。
明朝时期,随着海洋时代的渐渐到来,江南地区的纺织业相当发达,无论是布匹还是丝绸,工艺都居世界最顶级的位置,也有了大规模发展的作坊,但是却始终没有发展出自动化的机器设备,工业始终停留在原始阶段,再度失去了爆发技术革命,引领工业化进程的良机。
世界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在中国爆发,这是一个复杂而深远的问题,它既是问题,也是答案,不仅涉及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科技等多个领域。同时也与社会传统习俗等相关,接下来,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稍微深入一些的分析。
海上丝绸之路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一场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代替个体工厂手工生产的社会变革。它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这场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随后传播到欧洲大陆和美国,对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作为长期领先全世界的中国,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还有良好的纺织业基础,却没有赶上工业革命的快车,反而被这场革命远远抛在了后面。
从历史角度看,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稳定和繁荣可能是阻碍工业革命爆发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封建社会,农业是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相对受限。虽然中国历史上也有许多伟大的发明和创造,如四大发明、水利工程等,但这些并没有引发一场全面的工业革命。
男耕女织
另外,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业革命的爆发。中国文化强调和谐、稳定,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互动,而不是人与机器的关系。这种文化背景下,人们更倾向于手工劳动,而不是机械化生产。此外,中国的科举制度也限制了人们的思想和视野,使得人们更加关注政治和文化,而不是科技和经济。
经济方面,中国的封建经济制度也限制了工业革命的发展。封建社会中,土地是主要的生产资料,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无法自由流动和交换。这种经济制度限制了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也限制了科技创新和应用的可能性。
政治方面,中国的封建政治制度也是阻碍工业革命爆发的一个重要因素。封建社会中,皇权至高无上,政治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这种政治制度限制了人们的自由和创造力,也限制了科技创新和应用的可能性。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没有工业革命的可能性。事实上,在近代以来,中国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工业革命和现代化进程。这些进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但是,这些进程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如技术落后、资源短缺、社会不稳定等。
综上所述,世界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爆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等多个方面。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无法赶上现代化的步伐。相反,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成就,未来仍然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可能性。只有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中国才能在全球化的大潮中立足并取得更大的发展。
英国拓展纺织品市场
从根本上看,还有五个核心的原因,首先纺织业从来都只是副业,中国是小农经济,老百姓自给自足,不需要大规模的商业流通就可以安稳度过一生,因为下限比较高,所以纺织业在世俗的观念里就是副业,毕竟男耕女织的传统文化在老百姓的思维里根深蒂固。而作为现代工业革命的源头,英国之所以能通过纺织业完成工业的全面蜕变,主要还是因为英国当时是在是太穷了,偏居海岛上,要啥没啥,想要发展,只能圈地放羊,然后减羊毛进行纺织,将纺织品贩卖到西欧各国,才能过上富足的生活。英国是集全国之力,排艰克难,推开了一切阻力,才完成的纺织业蜕变。而中国要是搞圈地运动,老百姓能立刻起来造反,毕竟在华夏,土地和农业就是生命。
然后,先发劣势也是中国发展不起来的原因,无论是汉唐,还是明清,华夏始终没有形成动力学这门科技,而是在以人力为驱动的工艺上,越走越远,将人力纺织业发展到了巅峰,却始终没有想过换条路走,开发蒸汽动力,来取代人力。
再然后,儒家礼教的束缚,没有对外侵略,开拓市场的想法,华夏王朝自古以来就讲究一个以德服人,在完成了对天朝上国这块好地方的统一之后,很少有大规模对外扩张,因为无论是南方的密林也好,还是北方的草原也罢,都不如长江和黄河流域富饶和宜居。所以强如汉唐时代,也没有大规模开拓中南半岛。即使是到了明清时代,我国的纺织业产品也是缺乏主动对外扩张的意识,没有市场的拓展,自然无法带动产业链升级。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传统农业国家,几乎所有的生产力都集中在农业生产上,无法解放农村生产力,就没有办法做到真正的工业发展最大化,然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对我国的影响根深蒂固,整个社会风俗就是重农轻商,纺织业作坊和经销商的社会地位很低,使得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不愿意脱离农业生产转向工业化方向发展,超级的农业强国束缚了工业的起步。
古代小农经济
还有就是纺织业市场问题,我国古代的小农经济,农村人人皆是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情况下,纺织业产品的市场比较饱和,国内市场购买潜力有限的情况下,没有全面对外倾销式贸易,同样也没有办法进行产业集群化和扩大化发展,这样的结局就是无法带动市场化发展驱动工业发展。而英国则是通过大规模海外殖民,获得了充足的市场,然后完成了整个产业链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