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贫农到总统,从党-员到叛徒,叶利钦的人生轨迹充满戏剧性。但更令人震惊的是,他明明可以成为苏联的新掌门人,却偏偏选择了解体这个超级大国。这是为什么呢?
说起叶利钦搞垮苏联的原因,很多人会说是他被西方"洗脑"了,被美元收买了。但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让我们跳出表象,深入分析一下这位充满争议的政治家。
叶利钦的仇恨之路,要从他的童年说起。作为一个富农家庭出身的孩子,他从小就尝尽了苏联体制下的歧视与苦难。爷爷被剥夺公民权,父亲无故被抓,这些童年阴影在他心中种下了怨恨的种子。这种怨恨不是针对某个人,而是针对整个制度。但仅仅是童年的苦难,还不足以让一个人下定决心要搞垮一个超级大国。叶利钦的转变,与苏联的政治环境密不可分。1956年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可以说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份全面否定斯大林的报告,不仅动摇了苏联民众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更让年轻一代的叶利钦看到了苏联体制的致命缺陷。在成为政治家后,叶利钦亲身经历了苏联官僚体制的腐败和低效。作为莫斯科市-委-书-记,他看到了特权阶层的奢靡生活与普通民众的贫困形成鲜明对比。1989年访美的经历,更让他坚定了改革的决心。美国的繁华与苏联的凋敝形成强烈反差,这让叶利钦认定,只有彻底抛弃苏联模式,才能让人民过上好日子。那么,为什么叶利钦不选择接替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领导人呢?原因有以下几点:1. 个人政治理念:叶利钦认为苏联体制已经无可救药,需要彻底推倒重来。2. 政治承诺:他曾向选民承诺要打破特权,如果接任苏联领导人,等于自相矛盾。3. 权力考量:作为俄罗斯总统,他可以完全掌控局势;而作为苏联领导人,还要面对其他加盟共和国的制衡。4. 西方支持:解体苏联能得到西方国家的政治和经济支持,这对当时困难重重的俄罗斯来说极其重要。久加诺夫说叶利钦是"西方的思想奴隶",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准确。更准确的说,叶利钦是一个极端的实用主义者。他看到苏联制度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与其费力维持一个注定要倒塌的大厦,不如主动拆除重建。但历史往往充满讽刺。叶利钦解体苏联后,俄罗斯并没有如他所愿变成一个繁荣的西式民主国家。相反,在"休克疗法"下,俄罗斯经济崩溃,人民生活每况愈下。原本庞大的工业体系分崩离析,一小撮人利用私有化攫取巨额财富,而大多数人却陷入贫困。更具讽刺性的是,叶利钦最终选定的继任者普京,后来却走上了一条与他完全相反的道路,试图重建俄罗斯的大国地位。这不禁让人感慨:历史从来就不会按照某个人的意志前进,每个政治家的选择都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如今的俄罗斯,依然生活在苏联解体的阴影之下。叶利钦究竟是民主改革的先驱,还是葬送超级大国的罪人?这个问题或许永远都没有标准答案。但有一点是确定的:任何国家的改革都不能靠一味否定和推倒重来,而是要在继承中创新,在发展中完善。
咔塔山
简单说苏联要续命的前提,需要斯大林式的大清洗,戈地图和叶利钦都没那本事。
GGG
居然把西方支持因素放到最后,也是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