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大S意外去世,让人深感痛心。2月7日,小S主持的节目《小姐不熙娣》发公告称,小S需要请假半年休息,在与制作组讨论后希望节目可以继续播出,延续娱乐从业者传播快乐的精神并维持观众的收视习惯,因此希望制作单位寻找愿意帮忙主持的艺人朋友。随后节目组表示已邀请吴姗儒代班。
据台媒报道,年前,开播九周年、吴姗儒主持的综艺《小明星大跟班》刚宣布停播,另一主持人吴宗宪(也是吴姗儒的爸爸)也承认该消息属实。虽然电视节目都有自己的寿命期,但这档曾被视为接班《康熙来了》的谈话综艺的停播,仍可以折射出当前台湾综艺生态的一些窘况。
台湾综艺节目曾是华人影视生产的骄傲。新世纪初,借助网络,大陆观众得以看到台湾地区的综艺节目,于是《娱乐百分百》《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超级星光大道》《康熙来了》《全民最大党》等一些知名节目以其创新多元的内容、活泼灵动的风格和尺度较宽的优势开始受到大陆观众的追捧,同时吴宗宪、阿雅、陶晶莹、蔡康永、小S(徐熙娣)等主持人更以其能带动气氛、控制场面、反应快、会模仿搞笑而深受年轻观众的喜爱。
《康熙来了》剧照
随着2016年《康熙来了》宣布停播,台湾综艺节目的黄金时代基本宣告落幕,其在华人市场的影响力已日益下降。如何用既定的制作费做出收视率高的节目,成为现代台湾综艺节目最大的挑战。
一 谈话综艺
因为制作经费有限,棚内谈话综艺仍然是台湾综艺的最大宗和最具有特色的节目类型。台湾的谈话综艺可以说是传统谈话节目的变种,它不追求走心的聊天,只为搞笑的节目效果,因此对主持人和嘉宾要求都比较高,最主要的就是要有梗,有没有营养并不重要,台湾甚至生存着一批以上各类谈话综艺为职业的通告艺人。所以,制作公司只要找几位主持人,然后找一帮通告艺人聊聊天,就可以速成一档谈话综艺。
2016年,《康熙来了》停播,刚开始的几年,主持人蔡康永、小S都来大陆主持、参与各类综艺节目。台湾地区,各大节目公司都集结不同的主持人搭档制作、推出同类型的节目,想复制《康熙来了》的收视神话,包括有《小姐不熙娣》(徐熙娣、派翠克)、《综艺大热门》(吴宗宪、欧汉声、陈汉典、黄璐梓茵)、《11点热吵店》(沈玉琳、Melody)、《小明星大跟班》(吴宗宪、吴姗儒)、《今晚开赞吧》(罗时丰、胡小桢)、《甄心分享小琳噹》(沈玉琳、李佩甄)、《女王大人》(曾国城、巴钰)、《哈啰!你有事吗?》(沈玉琳、许维恩)、《36题爱上你》(炎亚纶、吴姗儒、唐绮阳)、《同学来了》(阿Ken、纳豆、安心亚)等,在新媒体时代艰难地争夺着观众的遥控器,维持传统电视媒体最后的尊严。
主持人方面,除了吴宗宪、曾国城等老牌艺人还在坚持着,在《康熙来了》等谈话综艺里能够“从外太空聊到内子宫”的沈玉琳异军突起,开始成为多档谈话综艺的主持人,完成了从节目制作人到通告艺人再到主持人的完美转型;新生代里,吴姗儒、黄璐梓茵(LULU)、派翠克因反应机敏都开始受到瞩目,慢慢成为台湾综艺的新一代接班人。
而通告艺人们,继续在这些节目“串台”,作为B咖艺人,他们必须要认真、敬业,有节目效果,这样才能获得下一次上通告的机会,因此能爆料、有梗、会讲故事、有人设记忆点的通告艺人通常是制作人最喜欢的嘉宾,比如“爱哭”的瑶瑶(黄乔歆)、“炫富”的王思佳等,她们从《康熙来了》时代开始,一直在各类谈话综艺里讲自己家长里短的故事,是一出真正的“楚门的世界”。
后康熙时代,最耀眼的通告艺人当属蔷蔷,每次看到她充满个性又野性十足的爆料、怼人,都不免感叹内娱好像很难找到这么“癫”(无恶意)的艺人,常常很难分辨这是她本人还是她的人设。有时候,通告艺人为了配合节目的主题、制造节目效果,不惜爆料各种行业内部、家长里短的故事,常常也会引发家庭失和、朋友反目以及娱乐圈风暴。比如近期vicky、黄小柔在节目爆料偶像艺人林襄火车上占位,引发台湾演艺圈站队、粉丝互骂的风波。
《康熙来了》非常突然地宣布停播,观众十分不舍但又无可奈何。我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原谅”蔡康永,因为是他单方面提出要结束这档全球华人最下饭的综艺。好在他后来和小S来大陆继续主持《花花万物》等节目,但都不成功,水土一换,再也不是那个味儿了。
疫情爆发后,两岸互动艰难。康熙前制作人B2(陈彦铭)继续联手小S这张他手里最大的牌,制作了两档节目《熙娣想聊》《小姐不熙娣》,前者虽相继入围了台湾电视金钟奖、新加坡亚洲内容大奖Content Asia Awards 2022“最佳亚洲脱口秀”奖项等,但这类走心的传统谈话节目并不是小S最擅长的,她真正的舒适区还是谈话综艺,所以《熙娣想聊》第一季结束后,B2、小S的重心都放在《小姐不熙娣》上,节目一开始是想走“她综艺”路线的,找来一群各行各业的年轻女生,力求发出女性声音,但收视一般。慢慢地,该节目已转型成传统的谈话综艺,收视率开始上扬,多次获有线电视同时段收视第一。因为有小S,《康熙来了》的老粉们还能“菀菀类卿”,在这个节目中重温一丝台湾谈话综艺的乐趣。但主控场的小S,无论是制造节目效果还是状态都不能与康熙时代相比了,有一段时间她口条还不甚清楚,还好最近她成功戒酒,状态有所回春。不过现在很多的嘉宾都不太认识,也没那么有趣,每次有广告植入都让人觉得很突然和尴尬。
我们是再也回不去了,像一滴酒回不到最初的葡萄,我们再也找不到看《康熙来了》的那种快乐了。只有《康熙来了》才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纯元皇后。我有时候还会在B站看一些康熙的cult,重温那些名场面,同时也很怀念罗姐、刘真、安钧灿、大炳等人。前些天大S 去世,网络上有个帖子,康熙粉看了无不泪目。
二 真人秀
真人秀在台湾地区称为“实境节目”,由于制作成本较高,台湾之前一直不太可能邀请明星来参与此类节目的录制,多是一些主持人去台湾各地以及国外旅行、品尝美食等内容,比如《食尚玩家》《大冒险》等。十多年前,我在台湾交换学习时,身边的同学多在追韩国真人秀节目,比如《我们结婚了》《running man》,我们的课堂也多次讨论到此类节目。后来大陆综艺崛起,开始慢慢影响到台湾地区,不仅台湾观众追着看,台湾艺人也参与录制:林志玲在《花样姐姐》里成功让观众对她形象大改观,陈意涵则录制了真人秀史上巅峰之作《花儿与少年2》,贡献了不少能量值。
随着CatchPlay、Netflix、Youtube、HBO等线上影音平台开始介入综艺节目的生产,台湾地区得以制作一批高成本的户外真人秀节目,成为近五年台湾地区另一大宗的类型。此类节目开始邀请明星在户外完成某项任务为主,以全方位、近距离拍摄和以人物为核心的戏剧化的后期剪辑而成。
真人秀节目的核心是让明星在户外干什么。台湾真人秀节目在这块上没太多创意,基本上都是韩国、大陆做过的内容,比如旅行、开店等。台湾影视有环岛迷思,真人秀也不例外,近些年最较有影响力的有环岛旅行类,包括《极岛森林》(1、2季)、《老少女奇遇记》(1、2季)、《二呆流浪记之完全大人手册》《光露营就很忙了》《花甲少年趣旅行》《开着餐车交朋友》《天后出发吧》《演员们的旅行》《上船了各位》《暴走兄弟朝圣趣》等;此外,开店营业类也很多,包括有《阮三个》(1、2、3季)、《来吧!营业中》(1、2、3季)、《光开门就很忙了》《神秘五金行》《我们这一摊》等。
《阮三个》剧照
此外,还有运动类的《全明星运动会》(1、2、3季)、恋爱类的《男生男生配》《约会吧男孩》《恋爱上线中》、美食类的《料理之王》《谁来晚餐12》《拜托了!厨神》等。这些真人秀节目制作成本较高,因此能够邀请到一些“大咖”明星加入(如陈柏霖、林心如、杨贵媚、杨谨华、曾敬骅等),在制作上也比较用心精良,因此获得了台湾观众的喜爱。例如由TVBS制作的《来吧!营业中》,就填补了台综内需市场的空缺,加上Netflix的强力开推,促使该节目成为台综IP重返荣耀的新里程碑。自2022年3月于TVBS欢乐台播出以来,收视率从0.83%上升至1.45%,更连续三周蝉联Netflix台湾节目排行榜冠军。第一季,炎亚纶、庹宗康、鬼鬼等明星们在海边开餐厅,没太多创意,大陆有太多同类节目。但第二季,营业的项目则换成了理发,谢金燕带领修杰楷、谢依霖、王子等人开理发店,算是有一定的新奇度。
不过,这些真人秀节目在大陆影响力并不大,除了某些明星的粉丝会追以外,其他观众没什么兴趣。这背后当然有时代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大陆、台湾综艺生产势力反转的结果,曾经以创意取胜的台湾综艺在真人秀方面并无创新之处,大多数内容皆是步大陆节目的后尘,当然,大陆也基本上都是步韩国后尘,有些节目“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你看离婚综艺,在韩国影响力一般,中国大陆则做成了爆款,《再见爱人》第四季能够选到麦琳、留几手、杨子这些“天降紫微星”,你只能感叹芒果台在中国大陆已一骑绝尘,甩中国蓝几十条街;而像《演员请就位》请来于佩尔点评杨子、刘梓晨等人的表演,你已经不知该说什么好,于佩尔上辈子是做错了什么事,要来中国承受这一切。
三 其他类型
除了谈话综艺和真人秀,在韩国及中国大陆地区制作“练习生”选秀节目并获得空前成功后的影响下,台湾地区也加入了此类节目的生产行列里。2022年,由TVBS欢乐台和中视制作的《原子少年Atom Boys》就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一档男团选秀综艺,这档“台版101”在台湾地区成功引起话题与较高收视,并于2024年播出第2季节目。
此外,《菱格世代DD52》《声林之王》《未来少女》《一起听团吧》都是台湾近些年制作的选秀类节目,其中《菱格世代DD52》属于舞蹈选秀、《声林之王》(1、2、3季)、《一起听团吧》属于音乐选秀、《未来少女》属于女团选秀,但好像也没有太大的水花。《声林之王》模式杂糅了《好声音》《蒙面歌王》等经典音乐综艺的类型,也邀请了萧敬腾、林宥嘉来担任导师,但影响力也不能与他们当年出道的节目同日而语。而另一档音乐综艺《婚礼歌手》则明显是模仿韩国节目的,由黄子佼和LULU(黄璐梓茵)师徒主持,但节目也没太多意思,随着黄子佼出事,这档节目基本上也就不再制作和播出。
曾经作为台湾王牌的音乐综艺,目前影响力已明显落后于其他地区和国家。比如,湖南台的《声生不息·宝岛季》制作水准已达到顶级,第一期节目中胡德夫在日月潭边、那英在湖南长沙演播厅跨屏合唱《橄榄树》,让人感动到流下眼泪。
《声生不息·宝岛季》剧照
总的来说,从2019年《康熙来了》停播至今的五年时间里,台湾地区综艺节目有了一些新变化:一是加强跨境合作,通过与CatchPlay、Netflix、Youtube 、HBO、日本极东电视台等的合作,改变了台湾综艺传统的格局与生态,一定程度上促进台湾综艺节目制作水准的整体提升。二是节目类型除了谈话综艺传外,积极跟上韩国、中国大陆地区等综艺制作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潮流,开发了真人秀、团综选秀、脱口秀(如《炎上BURN》)等新节目类型,以满足台湾市场的内需。三是强调IP的概念和价值,并制作跨媒介的节目内容。近些年台综很多综艺节目都与戏剧类节目密切相关,如由林心如制作的真人秀节目《光露营就很忙了》就是由其制作的热门剧集《华灯初上》发展而来,之后林心如再召集原班人马推出新的节目《光开门就很忙了》,一同进行民宿经营之旅。
综艺节目永远是内容为王,而内容一靠创意、二靠制作,这二者则又靠人才和资本。我们希望曾经带给我们无数欢乐和美好记忆的台湾综艺,能够再度引领华人地区的大众文化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