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江苏女子捐献骨髓救治哥哥,没成想此举救了八年后的自己

墨染清风集 2025-01-16 10:29:02

2009年,江苏一男子不幸患上白血病,妹妹毫不犹豫的捐献了自己的骨髓挽救了哥哥的命。

然而没想到的是八年之后,妹妹竟也患上白血病。

正当哥哥打算捐骨髓时,妹妹却拒绝了。

那么妹妹为什么会拒绝呢?

妹妹拯救哥哥

王江是江苏东海县人,他在家中排行老三,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妹妹。

兄妹之间的感情从小就非常好。

即使后来长大各自成家,他们也一直有着密切联系。

2009年10月,王江突发高烧,体温高达40摄氏度,伴有剧烈头痛和乏力。

家人见状立即将他送往当地最大的医院就诊。

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医生诊断出王江患有"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这是一种罕见且危及生命的血液疾病。

患者的骨髓无法正常产生足够的血细胞,导致严重的贫血、易感染和出血倾向。

医生告知家属,王江的病情非常严重,如果不尽快接受骨髓移植手术,将有生命危险。

骨髓移植是治疗这种疾病的唯一有效方式,但找到合适的供体骨髓是一大挑战。

因为合适的骨髓非常稀少。

就算等到,恐怕王江也难以撑到那个时候。

医生建议家人尽快做HLA配型检查,寻找与王江最匹配的供体。

随后一家人都做了配型。

然而令人失望的是,王江的两个哥哥先后配型都失败了。

唯一的希望就寄托在王江的妹妹王玲身上。

很快结果出来了,王玲的骨髓和王江非常匹配,可以做移植。

但是骨髓移植是有风险的。

不仅仅要承受移植时的痛苦,还要承担抽取骨髓后带来的副作用。

一家人都有些犹豫了。

但王玲毫不犹豫地表示自己愿意捐献骨髓。

说起三哥王江,王玲总是总是很开心。

三个哥哥都很疼她,因为三哥王江的年龄和王玲差不多,所以兄妹俩很能聊得来。

而且长大之后三哥也是非常疼她,对她嘘寒问暖。

所以当听说自己能够救哥哥,王玲毫不犹豫的就同意了。

11月,王玲在医院接受了痛苦的骨髓采集手术。

医生需要在王玲的骶骨处插入一根长长的针头,直接抽取骨髓液。

为了让骨髓不受影响,整个过程不能使用麻药。

这个过程就像有把利刃在身体内部翻搅一般,疼痛难以形容。

王玲虽然事先做好了思想准备,但当针头真正插入时,她还是忍不住痛苦地呻吟出声。

因为每次抽取只能抽到20毫升,而骨髓移植需要的量很大。

最终王玲接受了多达52次的穿刺,一共抽取了1040毫升的骨髓。

但她咬牙坚持,只为了能够救下哥哥。

可即便如此,王玲仍然问医生够了没有,她担心太少无法拯救三哥。

王玲的骨髓也很快就移植到了王江体内。

经过检查,发现骨髓融合的非常好,这就意味着王江最终能够康复。

王江是脱离了危险,可是悬着的心始终没有放下。

比起自己,他更担心妹妹的安危。

由于大量骨髓被抽取,王玲感到浑身无力,连走路都成了一件极其艰难的事。

她的白细胞和血小板也大量减少,免疫力极低,随时有生命危险。

为了恢复,她不得不卧床静养,服用大量营养剂和药物。

这场生死考验让王江和王玲的亲情更加牢不可破。

王玲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手足之情胜亲情"的深刻内涵。

而王江也发誓,他定将用余生好好报答妹妹的这份大爱。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命运没有放过这一家人。

妹妹患病

2017年的一天,王玲感到身体越来越虚弱无力。

起初,她以为只是普通的感冒或者是工作劳累所致,并没有太在意。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越来越严重。

王玲开始频繁出现低烧、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有时甚至会在家里突然晕倒,吓坏了一旁的家人。

最令人担心的是,她的皮肤和嘴唇越来越苍白,就像失去了所有的血色一般。

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化验和检查后,医生下了最可怕的诊断。

王玲患上了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这个病王家人再熟悉不过。

就连医生杨永功也没想到,几年前自己是王江的主治医师,没想到几年后又是他妹妹的主治医师。

而且医生还说,王玲的病要比她哥哥的还严重。

当然,唯一的拯救方式就是骨髓移植。

当王江得知妹妹的病情后,内心万分自责。

他觉得如果当年王玲没有捐献骨髓救自己,也许她就不会遭此横祸了。

不过,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即表示愿意为妹妹捐献骨髓。

然而,王玲却拒绝了哥哥的好意。

面对妹妹的决定,主治医生杨永功难得沉默了。

一方面,他理解王玲的担心。

另一方面,八年前王玲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在王江体内存活了这么久。

难免会发生基因变异,移植给王玲的成功率未可知。

幸运的是,经过检查发现,王江的骨髓与王玲是完全匹配的,可以捐献。

尽管妹妹再三反对,王江还是坚持要用自己的骨髓救她。

最终,王玲不得不接受了哥哥的决定。

医生为他们提供了两种方案:一种是像八年前一样,同时采集外周造血干细胞和骨髓造血干细胞;

另一种则只采集外周造血干细胞。

考虑到抽骨髓的痛苦,王玲毅然选择了第二种方案,尽管成功率只有75%。

她宁可自己承担更大的风险,也不愿让哥哥再次经历那种折磨。

得知妹妹的决定后,王江一边表面上答应了。

一边却偷偷告诉医生,随时可以为妹妹采集骨髓。

兄妹二人对彼此的无私爱让医生动容。

2017年12月11日,医生开始为王江采集外周造血干细胞混悬液。

整个过程长达6个小时,王江一动不敢动,生怕影响采集效果。

最终采集了300多毫升的混悬液。

采集结束后,王江已虚弱得站不稳了,他被推着轮椅来到妹妹的无菌病房前。

八年前,他在里面,妹妹在外面;

八年后,妹妹在里面,他在外面。

视线相接的那一刻,兄妹二人相视一笑,彼此心中都有说不出的安慰。

很幸运,王江的造血干细胞在王玲体内未产生任何排异反应,手术圆满成功。

第二天,王江就出院了,而王玲则继续在医院观察。

从那以后,王江每天都会回医院看望妹妹,关切她的病情。

有一次,当王江哽咽着说起他们一家人这八年来所经历的磨难时。

王玲笑着安慰他,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没有什么难以逾越的障碍。

8年前,王玲用自己的骨髓救了他一命,如今轮到他来报答妹妹。

王江和王玲的故事在当地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许多人为他们的手足之情所感动,纷纷向这对勇敢的兄妹表示敬意。

捐献骨髓和造血干细胞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一位医务工作者评论道。

"需要承受巨大的痛苦,还要冒着一定的风险。但他们为了对方,毫不犹豫地做出了这样的选择,这种勇气和爱心令人敬佩。"

事实上,兄妹俩的经历也引发了社会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广泛关注。

许多人开始意识到,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仅可以挽救他人的生命,也是一种无私奉献的崇高行为。

在这对兄妹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行列中来。

仅在他们所在的城市,志愿捐献者就增加了数倍。

这对于那些急需移植的血液病患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王江和王玲的故事还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他们互相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罕见经历,为医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案例。

"这对兄妹的基因型高度匹配,这在医学上是非常罕见的,"一位遗传学专家分析道。

"通过对他们的基因进行深入研究,我们或许可以找到更多的秘密,为今后的医学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江和王玲渐渐恢复了健康,重新开始了正常的生活。

但他们的故事却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一段传颂不息的佳话。

王江曾经说过:

"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不仅拥有彼此,还拥有着无数人的爱和支持。这份爱让我们重新拥抱生命,也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意义。"

他们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段感人至深的亲情佳话,更是一曲生命的赞歌。

信息来源:

7年前妹妹捐骨髓救哥哥 如今哥哥捐髓救妹妹_荔枝网新闻

“8年前你救了我的命,现在该我救你了”兄妹互捐骨髓感动无数人!

8年前妹给哥捐骨髓治病,8年后妹妹也查出白血病获哥哥救助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