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3岁被抛弃,20岁获22个世界冠军,母亲回来想认亲,结果怎样?

渺远的云 2025-02-20 13:15:15

她被称为跳水皇后,身披无数荣誉,可身世却坎坷无比。

爹不疼娘不爱,从小就被抛弃的她被舅舅收养,也算有了一个“家”。

成为世界冠军之后,她的亲生母亲却又上门认亲,抱着她痛哭流涕。

难不成当初抛弃女儿离开是有苦衷?她会认下这个十多年都未曾相见的母亲吗?

被抛弃的世界冠军

1992 年,陈若琳出生在江苏南通一个普通家庭。在她 3 岁那年,父母因感情破裂而离婚,母亲带着哥哥远走他乡,而父亲也因外出打工,将她留在了外婆身边。

小小的陈若琳,就这样在懵懂中遭遇了人生的第一次重大挫折,成了被 “抛弃” 的孩子。

此后,陈若琳跟随外婆生活,不久后便被过继给了舅舅。舅舅一家对她悉心照料,让她逐渐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

但童年的阴影始终在她心中留下了一道浅浅的痕迹,或许正是这份经历,让她在后来的人生中多了一份坚韧与独立。

为了增强陈若琳的体质,家人把 4 岁的她送到了南通市儿童业余体校学游泳。在这里她遇见了自己一生的伯乐,跳水教练高峰。

高峰教练见她四肢修长,认定她在跳水方面极具天赋,便有意栽培她,从此,陈若琳踏上了跳水之路。

事实证明,当初的高峰确实“独具慧眼”。小小的陈若琳在跳水方面有着极大的天赋,高峰认定这个孩子未来一定会走向世界赛场的舞台。

作为教练,最不愿意的就是放过一个好苗子。自那以后,高峰开始严格训练陈若琳,而陈若琳也十分刻苦,为以后的荣誉奠定了基础。

陈若琳的冠军路

6 岁时,陈若琳被江苏省少儿体校选中。在体校,训练的艰苦远超常人想象。她每天 6 点出早操,要一遍遍练习从 10 米跳台上腾空、翻转、入水。

为了保持体型,在身体发育期,她曾 5 年严格节食,一天只吃一顿饭。但她从未有过一丝退缩,心中始终怀揣着拿下冠军的梦想。靠着这股顽强的毅力,陈若琳逐渐在体校中崭露头角,成为了一名正式队员。

2003 年,11 岁的陈若琳在全国少儿跳水竞赛中一举拿下三块金牌,初露锋芒。2004 年,她入选江苏省跳水队,同年在全国跳水锦标赛上勇夺 10 米跳台第五名。

她的出色表现引起了中国跳水队掌门人周继红的关注。2005 年,陈若琳顺利入选国家队,开启了更为辉煌的征程。

进入国家队后,陈若琳的训练更加刻苦。她深知,这里汇聚着全国最优秀的跳水选手,要想脱颖而出,必须付出更多。

在全国各类比赛中,她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稳定的发挥,屡拿冠军,成为了中国跳水队重点培养的对象。

若琳在各大赛事中势不可挡。2012 年伦敦奥运会,她与汪皓搭档获得女子双人 10 米台金牌,并且在女子单人 10 米跳台决赛中成功卫冕。

2016 年里约奥运会,她搭档刘蕙瑕再次夺得女子双人 10 米台冠军,成为中国奥运 “多金王”。

凭借在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等大赛中的卓越表现,陈若琳成为首位在奥运会、世界游泳锦标赛及跳水世界杯的女子 10 米跳台单人和双人项目中全部夺冠的 “大满贯” 跳水运动员,当之无愧地被称为 “跳水皇后”。

就在里约奥运会上,还发生了一件事情,让陈若琳的身世被揭开在大众眼前。

突然的认亲

2016 年的里约奥运会,注定是陈若琳人生中难以忘怀的一场盛会。

赛场上的陈若琳,是众人瞩目的焦点,她肩负着为祖国争光的重任,也怀揣着自己对跳水事业的热爱与执着。

在这场盛大的体育赛事中,一个意外的身影,让她原本就紧张的内心,泛起了层层涟漪。当陈若琳在准备比赛,不经意间将目光投向观众席时,她看到了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面孔,是她的母亲。

多年未见的母亲,在这个关键时刻突然出现,让陈若琳的心情瞬间变得复杂起来。曾经被抛弃的记忆、对母爱的渴望以及多年来独自奋斗的艰辛,一时间全部涌上心头。

但她深知,自己此刻身处奥运会的赛场上,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她不能让情绪影响自己的发挥,她要为自己多年的努力、为祖国的荣誉而战。

陈若琳将所有的情绪都深埋在心底,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中。最终,陈若琳凭借着出色的发挥,成功地站在了冠军的领奖台上,让五星红旗高高升起。

见到母亲后,母亲一直在解释当初为什么不带她离开的原因,陈若琳却对此不再介意,认下了这个母亲。

但在陈若琳心中,养大自己的人只有舅舅。这一公开认亲的场景,也让陈若琳的身世被彻底揭开。人们开始了解到,这位跳水冠军背后有着如此坎坷的经历。

但现在,曾经那个被抛弃的小女孩,如今成为了众人敬仰的英雄,而她与母亲之间的这一段故事,也让人们看到了亲情的复杂与坚韧,以及陈若琳内心的宽容与善良。

陈若琳后续发展

2016 年,里约奥运会的赛场上,陈若琳依旧以出色的表现夺得双人十米台冠军,为中国跳水队再添一金。

可赛场下的她,却因常年跳水训练导致颈椎严重压迫,伤病缠身。两个月后,陈若琳发表声明,正式宣布退役,她的运动员生涯就此画上句号。但这并不是陈若琳与跳水事业的终点,而是她人生新的起点。

退役后的陈若琳,迅速调整状态,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她先是进入国际泳联跳水技术委员会,迈出了从运动员到裁判的转型第一步。

26 岁时,陈若琳便以裁判长的身份执裁国际泳联世界跳水系列赛北京站比赛,27 岁执裁世锦赛,29 岁执裁跳水世界杯和东京奥运会。

在裁判的岗位上,陈若琳凭借着对跳水规则的深入理解和公正的判罚,赢得了业内的广泛认可。

不过,陈若琳对跳水事业的贡献远不止于此。2021 年,东京奥运会结束两个月后,陈若琳受命担任全红婵在国家队的主管教练。

面对新的挑战,陈若琳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全红婵。在陈若琳的悉心指导下,全红婵在巴黎奥运会上勇夺单双人十米跳台两枚金牌,成为我国奥运史上最年轻的 “三金王”。陈若琳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运动员,更是一位出色的教练。

结语

但永远不会缺席。陈若琳的经历告诉我们,亲情是难以割舍的,无论历经多少风雨,它都有着强大的力量。

同时,只要我们努力奋斗,就一定能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与幸福。

信息来源:

跳水运动员陈若琳为抑制发育常年每天只吃一顿

陈若琳3岁被父母抛弃,斩获22个世界冠军后生母来认亲,结局如何

陈若琳带出两位奥运冠军

1 阅读:506
渺远的云

渺远的云

感谢平台的支持,我要向大家传递正能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