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我们马上想到的是现在张永和设计的方案,但是曾经国外建筑师克里斯蒂安·克雷兹也曾参与了国美良渚校区竞赛方案的投标,虽然最后没有采纳使用,但是现在看看方案,真的很科幻!

01
与自然共鸣的建筑巨构

在杭州郁郁葱葱的自然环境中,克里斯蒂安·克雷兹设计的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如同一座未来城市的雏形,将艺术与自然环境巧妙融合,展现了他对建筑与环境共生理念的深刻理解。

校区的核心建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悬浮式结构,它不仅以其独特的外观和悬挂的形式成为视觉的焦点,更以极致的轻盈感和最小的地面干扰体现出对自然的尊重。远观这座建筑仿佛在自然中飘浮,其下的水面和绿地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02
开放式内部空间

进入建筑内部,开放式设计理念一览无余。未划分的广阔空间保证了使用的灵活性,满足艺术创作与展示的多变需求。自然光通过巧妙设计的开口洒落,为艺术学院的各类活动提供了理想的照明环境。03
自然景观与校园布局

在校区的整体规划中,克雷兹将建筑群体和水系、绿地完美结合,倡导的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这样的布局不仅体现了校园作为学习场所的功能,也使之成为了一处自然与建筑交融的美丽场所。04
结构与形式的探索




仔细观察建筑结构的模型,可以发现它不仅仅承载着建筑物的重量,而且还构成了独特的视觉效果。建筑的支撑结构仿佛宣言了其对空间探索的野心和实验精神。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是克雷兹建筑哲学的一次大胆实践,体现了对功能、形式和环境共生的深刻思考。其设计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灵活多变的艺术创作空间,也为公众提供了与艺术和自然互动的平台。校区的建筑设计无疑将成为可持续建筑与创新设计的一个典范,引领着未来校园设计的新潮流。在未来,我们期待这个项目在实际运用中能够如其设计一样,激发创意、尊重自然,成为学习与创造的理想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