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国民党一级陆军上将

李济深(1885年11月6日—1959年10月9日),字任潮,原名李济琛。广西梧州市龙圩区人。黄埔军校副校长;原国民党高级将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要创始人,领导人之一。
早年毕业于北京陆军大学,曾留学日本,毕业后历任粤军第一师参谋长、师长,西江善后督办、黄埔军校教练部主任等职,1925年出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北伐战争期间,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广东省政府主席、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留守广州。1927年曾参与蒋介石的反共活动。1933年联合十九路军蔡廷锴等在福建组织反蒋抗日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一致抗日的号召,反对国民党政府反共政策。
1948年就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后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59年10月9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4岁。
张治中原国民党二级陆军上将

张治中(1890年10月27日—1969年4月6日),原名本尧,字文白,安徽巢县人,汉族,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教育家、爱国将领,民革党员,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原副主席,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1912年,张治中编入武昌陆军军官第二预备学校。1916年12月,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被分配至安徽“安武军”中见习。1917年,参加孙中山发起的护法运动。1918年,在川军第五师任少校参谋。1920年,任川军第三独立旅参谋长。1923年,任靖国桂军总司令部参谋,后在桂军军官学校任大队长。1925年4月,任黄埔军校第三期入伍生总队代理总队长。1926年6月,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副官处处长,后参加北伐战争。1929年5月,任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育长。1937年11月,任湖南省主席,兼任省保安司令。1945年,参加重庆谈判。1949年4月,参加国共北平谈判,和谈失败后留居北平。1965年1月,当选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969年4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9岁
傅作义原国民党二级陆军上将

傅作义(1895年6月27日—1974年4月19日),字宜生,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孙吉镇安昌村(原荣河县)人,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将领、抗日名将,追求进步的中国国民党党员。
1910年入太原陆军小学,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1915年入保定军校第五期步兵科学习。1924年后,任晋军第四旅第八团团长、第四师师长。1927年参加北伐战争。次年任第三集团军第五军团总指挥兼天津警备司令。1930年参加中原大战,失败后进驻绥远。1931年任晋绥军第35军军长、绥远省政府主席等职。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第七集团军总司令。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剿总”司令。1949年1月促成北平和平解放,使古老的文化故都北京及其全部珍贵历史建筑完好地得到保存,200万北京市民的生命和财产免遭兵燹。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水利部、水利电力部部长,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任水利部部长长达22年之久,为新中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74年4月1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
程潜原国民党一级陆军上将

程潜(1882.3.31~1968.4.9),字颂云,汉族,生于湖南醴陵官庄,清末秀才,同盟会会员,民革成员,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
国民党时期历任广东大元帅府陆军次长,非常大总统府陆军总长,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军长,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湖南、河南省政府主席,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解放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兼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省长,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1968年4月9日,程潜在北京病逝。
李宗仁原国民党一级陆军上将

李宗仁(1891年8月13日—1969年1月30日),字德邻,广西临桂人。中华民国时期军事家、爱国将领,“新桂系”领袖。
李宗仁早年毕业于广西陆军小学堂、陆军速成中学堂,后任教官,其间加入同盟会。后曾参与护国战争、护法战争,并加入桂军,后升至广西自治军第二路总司令。1923年与黄绍竑、白崇禧部联合,至1925年统一广西,成为“新桂系”首领。他极力促成北伐,并在北伐战争时担任第七军军长,领军北上,多次击败吴佩孚、孙传芳军。1928年任国民党武汉政治分会主席、第四集团军总司令,所部发展到二十余万人,控制南起广西、北达京津的广大地区。因与蒋介石矛盾激化,相继进行蒋桂战争、中原大战。此后致力于经营广西,保持半独立状态。全面抗战爆发后,出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先后指挥徐州会战、随枣会战、枣宜会战、豫南会战,并于其中取得台儿庄大捷。1945年后相继任军事委员会汉中行营主任、北平行营主任。1948年当选中华民国副总统。1949年1月蒋介石“引退”后,出任代总统。在与中共代表团的和平谈判破裂后,于年底去美国。1955年提出反对“台湾托管”和“台湾独立”,主张国共再度和谈,中国问题由中国人自己解决。1965年回归祖国大陆,1969年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
龙云原国民党二级陆军上将

龙云(1884年11月19日—1962年6月27日),彝名纳吉岬岬,字志舟,原名登云,彝族,云南恩安人。中华民国时期国民党滇军高级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云南省国民政府主席。
1914年,龙云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学堂第四期步兵科。任云南都督唐继尧侍从副官。1922年被唐委为第五军军长。1927年发动政变,逼唐下台,独掌云南军政大权,至1945年,共主政云南18年之久。
1949年8月13日,龙云在香港发表《我们对现阶段中国革命的认识与主张》的声明,正式宣布起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62年6月27日,因急性心肌梗死在北京去世。
卢汉原国民党二级陆军上将

卢汉(1895年2月6日—1974年5月13日),原名邦汉,字永衡,云南昭通人,彝族。著名抗日爱国将领,中华民国时期国民党滇军高级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云南省国民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
1914年,卢汉在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后,在滇军中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出任六十军军长,并率部参加了台儿庄等著名战役,升任军团长,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第一方面军总司令。1945年10月,龙云任云南省主席兼保安司令。
1949年12月9日,卢汉率部起义。1955年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历任云南军政委员会主席、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国家体委副主任、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二、三届常委、全国政协二、三四届常委。1974年5月13日病逝于北京,享年79岁
卫立煌原国民党二级陆军上将

卫立煌(1897年2月16日—1960年1月17日),又名辉珊,字俊如,安徽合肥人。中国爱国将领,抗日名将。
1912年加入安徽和县革命军,1915年到广州投粤军,后任孙中山卫士、警卫团排长,参加镇压商团叛乱及东征陈炯明等役。北伐战争中入闽作战,1931年起参加“围剿”红军,自师长升为军长。“七七”事变后任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二战区前敌总指挥,指挥忻口战役,打击日军气焰。1938年任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次年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并被授为陆军二级上将,先后兼任河南省政府主席、冀察战区总司令等职,与八路军友好相处,相互支援。1943年11月任中国远征军代司令长官,次年指挥所部击败侵占滇西的日军,收复失地。1945年1月,所部与中国驻印军在缅甸芒友会师,打通中印公路。4月任中国战区中国陆军副总司令。1946年出国考察,次年回国。1948年任东北“剿总”总司令、东北行辕代主任。在辽沈战役失败后被撤职查办,软禁于南京。1949年获释出走香港。1955年回到北京,是第一个从海外归来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委等职,为祖国统一贡献力量。1960年在北京病逝,终年63岁
刘文辉原国民党二级陆军上将

刘文辉(1895年1月10日—1976年6月24日),号自乾,四川大邑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民国时期西康省政府主席、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刘湘的叔叔。
1914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炮科。毕业后任川军参谋、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四川军务督办。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军军长。1927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川康边防总指挥,四川省政府主席。1930年参加冯玉祥、阎锡山的反蒋联盟。1932年被刘湘击败后,率部退往西康。1935年任西康建省委员会委员长兼国民党西康省党部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1936年2月授陆军中将。1937年3月任第二十四军军长,同年9月任第五军团军团长,加陆军上将衔。1938年底任西康省政府主席。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任中央委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任西康省政府主席兼国民党西康省党部主任,川康绥靖公署副主任。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拒绝派兵参加内战。1948年参加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49年3月任川康滇黔4省联合“剿匪”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官,12月与邓锡侯、潘文华等率部在四川彭县起义,并策动罗广文等率部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林业部部长,国防委员会委员,民革中央常务委员。
萨镇冰原国民党一级海军上将

萨镇冰 (1859年3月30日—1952年4月10日),字鼎铭。祖籍山西代县,出生于福建福州,著名的色目人萨氏家族(蒙古族)。中国近现代海军将领、政治人物。先后担任过清朝的海军统制(总司令)、民国海军总长等重要军职,还曾代理过国务总理。
早年进马尾船政学堂,学习驾驶。光绪三年(1877年)受派赴英国学习海军。回国后任天津水师学堂教习、北洋水师帮统兼海圻舰管带、广东水师提督、清政府海军统制等职。武昌起义爆发后,被袁世凯任命为内阁海军大臣,萨镇冰未就职。1917、1919年两度任海军总长。翌年5月暂代国务总理。其后继任海军总长等职。1922年至1927年,任福建省省长。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萨镇冰挂名为海军部高等顾问。1933年11月他支持十九路军在福州成立人民革命政府,赞成反蒋抗日的主张。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到南洋和后方川、黔、湘、滇、桂、陕、甘等省宣传抗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委员等职。1952年4月10日去世于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