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一生谨小慎微,83岁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

子涵说 2025-02-16 15:22:18

高亮去世引发的震惊与讨论

2月13日,高亮的家人通过朋友圈发布了他的讣告,消息一出,迅速引发了广泛讨论。

很多人难以接受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毕竟在去年年底的热播剧《驻站》中,高亮饰演的大刘所长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然而没过多久,高亮就已天人两隔,这种强烈的反差让人不禁感叹命运的无常。

更令人痛心的是,有网友发现,已故高亮的父亲正是老戏骨高明。

当高亮去世时,这位备受敬仰的老演员已经83岁高龄了。

高明的家世与京剧梦

高明出生在江苏,自幼随家人移居云南。

家庭条件不错,父亲是一名京剧演员,母亲则在学校任教。

高明从小就与表演结缘,父亲甚至请老师教他们姐弟三人学习京剧。

不过,小时候的高明不像姐姐和弟弟那么坚韧,京剧的苦练让他吃不消,只在第八天就偷跑回家。

而姐姐和弟弟坚持了下来,最终成为了云南的京剧名角。

尽管没能学成京剧,高明依然热衷于朗诵诗词,他在高中时就迷上了上海《新观察》杂志一篇名为《达吉和他的父亲》的小说,并能倒背如流。

1959年,西南军区昆明话剧团招学员,高明抓住机会报名,凭借对小说《达吉和他的父亲》和泰戈尔的叙事诗《两亩地》的出色朗诵,他成功获得了一个学员名额,那一年,他才17岁。

从学员到话剧团副团长的成长历程

进入昆明军区话剧团后,高明遇到了女学员段瑞芬,发展出一段低调却深厚的爱情。

虽然被班主任发现了恋情,但最终这段感情还是在两人的坚持下,得以继续。

1964年高明从学员班毕业,并在第一时间向大家公布了他和段瑞芬的恋情。

之后,老师不仅祝福他们,还把他们留在了话剧团。

同年,高明也开始了自己的龙套生涯,从小配角一步步成长为话剧团的骨干成员,直到1983年,他已成为话剧团的副团长。

尽管西安电影制片厂对他的演技和潜力非常看好,推荐他担任西影演员剧团的团长,但是高明一直心系家庭。

在总政话剧团提出高明妻子段瑞芬没有工作的解决方案时,他果断放弃了继续留在总政的话题。

幸运的是,高明的演技已经深受业内认可,西安电影制片厂迎接了这位人才,并解决了他家庭的问题。

幸福家庭的遗憾与失落

尽管事业逐渐步入正轨,高明的家庭生活却存在一些遗憾。

由于高明忙于拍戏和剧团事务,家庭的重担落在了妻子段瑞芬肩上。

段瑞芬默默承受了一切,理解和支持丈夫,照顾孩子和双方的父母。

为了弥补年轻时对家庭的亏欠,高明在退休后特意北上北京,购买了三套相邻的房子,与孩子们共同生活,希望弥补过去对家庭的疏忽。

高明的儿子高亮,也继承了父亲的表演天赋,立志成为一名演员。

尽管在形象上不占优势,他还是考入了解放军艺术学院,并进入总政话剧团。

高亮虽热爱表演,但长年只能跑龙套,这和他的理想不符。

于是,他尝试转行做导演,还自编自导了话剧《拿什么整死你,我的爱人》,但投资失败导致经济困境。

最终,高明站出来替儿子还清债务,并利用自己的关系为儿子寻求演出机会。

高亮在父亲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重拾信心,事业也逐渐步入正轨。

高明的一生谨小慎微,竟历白发人送黑发人

尽管年过七旬,高明依然断断续续拍戏,生活也很充实。

孙子、孙女的成长过程中,他也始终陪伴在侧。

作为演员,尽管娱乐圈风波不断,但高明与绯闻绝缘。

他不仅业务精湛,家庭生活也和谐幸福。

高明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平衡工作和家庭,日子过得充实而平静。

命运却没有完全眷顾这位老人。

在他83岁时,他的儿子高亮因突发疾病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楚扑面而来。

命运总喜欢和人开一个沉重的玩笑。

高明的一生谨小慎微,不仅演技卓越,更是堪称家庭的支撑。

岁月却以这种残酷的方式考验他,让他在晚年品尝到最沉痛的失落。

我们从高明的经历中,不仅仅看到了一位老演员对艺术和家庭的坚守,也重新审视了生命的脆弱和家庭的重要。

或许,这才是高明经历所能给我们带来的最重要的启示。

我们每个人在追求事业的同时,也要珍惜身边的亲人,因为时间不曾为谁而停下脚步。

0 阅读:90
子涵说

子涵说

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