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星老桩防腐,桐油浸泡古法复原,古镇庭院改造,阴干时间要充足
在养花这个充满乐趣的领域,大家都喜欢捣鼓各种各样的植物,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小米星老桩的处理。小米星可是个特别的绿植,它的桩材要是养好了,那是相当有韵味。
小米星属于景天科,它的植株小巧玲珑,叶片呈肉质,像是一颗颗闪亮的小米粒,故而得名小米星。它不挑地方种,不管是放在家里的小盆里,还是做成盆景放在庭院里,都能增添不少生机。不过呢,这老桩要是没处理好,很容易就坏掉了。
就说在古镇庭院改造的时候,很多像小米星这样的老桩材料,如果想要长期保存并且保持美观,那可是有不少讲究的。就拿我家邻居老李来说,老李特别喜欢摆弄这些盆景。他老家是江南那片,南方湿热的环境,对植物材料的保存可太不友好了。
老李之前收了几根小米星老桩,满心欢喜地想做几盆精致的盆景。他一开始就按照他以前的办法,简单地用一些泥土封住了切口准备阴干。可谁知道,才过了不到一个月,那些老桩就开始发霉变质了。这就给老李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其实这也不能全怪老李。在南方,湿度大,温度高,如果处理不当,植物老桩就容易滋生各种细菌和真菌。那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这里就涉及到一个老方法,桐油浸泡。
我有个网友家在北方,北方的环境又和南方不同。北方干冷,不过北方也有干燥带来的问题。比如我网友老王,他在河北那边,他的小米星老桩在挖回来的时候,根部和枝干也有部分损伤。他一开始也不知道该咋处理,就怕冬天来了,还没到春天,老桩就冻死了或者直接干枯了。
他们在网上交流养殖经验的时候,就聊到了桐油这个东西。桐油啊,这可是个好东西,老祖宗们早就知道它能防腐。但是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下,桐油浸泡的具体做法和浸泡之后的阴干时间也有讲究。
我给大家说说这桐油浸泡的正确做法吧。先把小米星老桩清理干净,把那些破损的叶片、细小的枝条都剪掉,就像修剪一个病人一样细致。然后用刀子在那些比较大的切口处划一些小斜口,这样可以让桐油更深入渗透进去。别小看这个斜口,这就像是给桐油开的小路,能让它更好地发挥作用。
桐油的选择也很重要哦。不是随便哪种桐油都行的,要选那种纯正的桐油。拿个盆子或者合适的容器,把桐油倒进去,把处理好的小米星老桩慢慢放入桐油中。一定要让盆子或者容器密封好,别让桐油溅出来,也别让空气进去。我给大家说说桐油浸泡的时间,大概得泡30天左右。这时候要特别留意的就是,在浸泡前半个月左右要检查一次,看看桐油是不是够,要是不够就得及时补充。
泡完桐油之后,可不能就直接不管了。这时候要把小米星老桩拿出来放在一个通风良好、光线不强的地方慢慢阴干。南北方在这个时候也有差别。在南方,因为炎热潮湿,阴干的时间要久一点,大概得2个月左右。而在北方,因为干燥的气候,大概1个月就可以了。不过这时候还是要注意观察,看看老桩有没有变色的情况。如果发现颜色变得很奇怪,那就得赶紧采取措施。
在盆景的世界里,除了小米星,还有不少绿植也很有趣,就像仙人掌科植物,里面有很多冷门的品种。像金琥仙人球,它浑身都是绿色带刺的,造型就像一个绿色的刺球,非常霸气。还有山影拳,它的形状高低不平,就像一座山峦的缩影,看起来特别有层次感,和大名鼎鼎的金琥仙人球相比,山影拳就像是低调的老实人。还有一种叫银星玉露多肉,它是多肉里很特别的存在,叶片晶莹剔透,像玉一样,它不像普通多肉只注重肉嘟嘟,而是肉嘟嘟中还透着一股仙气。除了这些,还有一种佛甲草,它的叶子小小的,细长条,颜色是那种淡淡的黄绿色,趴在那里就像绿色的小瀑布,它和小米星比起来,一个是耐旱高手,一个是很精致可爱。这些冷门的绿植虽然养的人没有小米星多,但各有各的美。
老李在经历第一次失败后,他就专门跑到当地的园艺市场去请教那些有经验的老花匠。有一个老花匠告诉他:“你这种情况啊,在南边,那桐油可得多泡会儿,而且要随时关注湿度。还有啊,阴干的时候得找个通风的地方,要是湿度太大,就容易发霉。”老李听了老花匠的话,心里一下子就有底了。他按照老花匠说的,精心照看着小米星老桩。到了夏天最热的时候,湿度经常达到八九十,那可是湿度很高的一个状态了。老李可没偷懒,每天早晚都会去看看小米星老桩,发现有点潮乎乎的就开窗通风。就这样,过了两个月,他的小米星老桩终于处理好了。
咱们再说说北方的老王。老王的老桩在桐油浸泡阴干之后,到了冬天种下去。他家的庭院虽然不大,但布置得特别有北方特色,有个小花池,花池边的石头都是他自己从山脚下找来的。他种好小米星老桩之后,还特别担心北方的冬天的寒冷会对它有影响。他每天早上都会去看看,有时候还拿个小铲子给老桩周围松松土,看看有没有被冻坏。北方的冬天干燥又寒冷,这对植物的考验可不小。
这里面还有很多小细节值得注意。比如说,在桐油浸泡之前,小米星老桩的切口不能有任何毛边。要是切口不整齐,桐油就渗不进去,这老桩就很容易腐烂。还有,桐油浸泡之后的消毒也很有讲究。消毒的时候不能用水直接冲,要用那种干净的刷子轻轻把桐油表面的灰尘和杂质刷掉。
再讲讲我老家的一个朋友小张,他家在西南地区,那是一个多山的地方,湿度大,阳光不充足。他在做盆景的时候,就特别小心翼翼。他收集了一些小米星老桩做盆景,一开始他把老桩放在家里阴凉的地方,想着阴干,可是过了半个月,老桩就有点发软了。他就知道他前面的方法不对。后来他听说了桐油浸泡这个方法,就马上开始尝试。他在浸泡桐油的时候,还在桐油里面加了一点当地的天然香料,说是可以让老桩多一层保护。听起来这像是个很奇特的做法,但后来发现老桩保存得很好。
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小米星老桩的防腐和养护,桐油浸泡阴干只是一个方面。地域不同,环境不同,养护的方法就得灵活调整。南方的湿热,北方的干冷,各地还有各自独特的小气候,这些都会影响盆景的保存和生长。
那我们再想想,除了桐油浸泡,还有没有其他古老的方法可以用来处理像小米星这样的盆景老桩呢?这是值得我们去探索的。在盆景制作和养护的道路上,还有很多这样的小细节等待我们去挖掘,也许还有很多民间的小窍门等待我们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