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忙的生活节奏中,我们常常忽略了身体发出的微妙信号,直到健康问题真正爆发,才恍然大悟。颈动脉斑块,这一潜藏在体内的“定时炸弹”,正是如此。它悄无声息地生长,一旦脱落,可能引发严重的脑血管事件,如脑卒中,给生命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害。然而,幸运的是,身体在颈动脉斑块可能脱落前,会向我们发出三大预警信号。更重要的是,通过做好四件事,我们可以有效预防这一风险,守护血管健康。

一、三大预警信号,不容忽视
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颈动脉斑块脱落的前兆之一。它表现为突然出现的、短暂的、可逆的神经功能缺损,如一侧肢体无力、麻木,或突然出现的言语不清、视力模糊等。这些症状通常在几分钟或几小时内自行消失,不留后遗症。然而,TIA的出现,意味着颈动脉已经存在狭窄或斑块,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可能发展为永久性脑卒中。
2. 持续性头痛
当颈动脉斑块逐渐增大,影响脑部血液供应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持续性头痛。这种头痛通常表现为钝痛或压迫感,位置多位于后脑勺或太阳穴附近。头痛的持续时间可能较长,且难以通过常规止痛药缓解。此时,应高度警惕颈动脉斑块的存在。

3. 视力障碍
颈动脉斑块还可能影响视网膜的血液供应,导致视力障碍。这包括视力模糊、视野缺损、复视等症状。当这些症状出现时,往往意味着颈动脉斑块已经对视觉神经造成了压迫或损伤,需要立即就医检查。
二、四大防线,守护血管健康
1. 健康饮食,营养均衡
饮食是预防颈动脉斑块的重要一环。应保持低脂、低盐、低糖的饮食习惯,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富含健康脂肪(如橄榄油、坚果)的食物摄入。这些食物富含纤维、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有助于降低血脂、血压和血糖水平,减少血管损伤和斑块形成的风险。
同时,应避免过量摄入红肉、加工食品和含糖饮料等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盐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增加体重、血脂和血压水平,加速血管老化,增加颈动脉斑块的形成风险。
2. 规律运动,增强体质
规律运动是预防颈动脉斑块的另一大法宝。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降低血脂和血压水平,减少血管炎症和斑块形成的风险。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如跑步、跳绳等)。同时,还可以结合力量训练,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身体素质。

运动时应注意适度原则,避免过度劳累和受伤。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和运动习惯,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和难度。
3. 控制危险因素,降低风险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应积极控制这些疾病,降低颈动脉斑块的形成风险。
对于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水平,遵医嘱按时服药,保持血压稳定。同时,避免高盐饮食和过度饮酒等不良习惯。
对于高血脂患者,应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脂药物,降低血脂水平。
对于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水平,遵医嘱按时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同时,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适度的运动锻炼。
4. 定期筛查,及早发现
定期筛查是预防颈动脉斑块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等无创检查手段,可以及早发现颈动脉斑块的存在和程度,为制定个性化的预防和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建议45岁以上的人群,特别是存在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同时,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如出现上述预警信号时,应及时就医检查。
守护血管健康,从预防开始
颈动脉斑块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潜在杀手之一。然而,通过警惕上述三大预警信号,并采取健康饮食、规律运动、控制危险因素和定期筛查等四大防线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颈动脉斑块的形成风险,守护血管健康。记住,预防永远胜于治疗。让我们从现在做起,用实际行动为自己的健康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