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以前我们都是弯着腰,拼命学日本的造车本事。
今年3月份,日本突然流行起一股“拆新能源车热”。当地的工程师们,把我们的新能源汽车拆了个底朝天。
不知道这位以前的“老师父”,现在看看我们这些做徒弟的,心里头是不是还觉得挺中意的?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021年的时候,日本名古屋大学的研究人员就已经把五菱宏光MINI EV给拆开了研究。
拆开一看,这款小型电动车,才卖3.88万元,结果它的造车成本竟然只有2.69万元,真是让人惊讶。
日本团队对那个产品的成本控制真是惊到了,他们发现,性能差不多的丰田C+POD,居然要卖到7.7万元的高价!
让日本专家大跌眼镜的是,他们发现电池、半导体这些关键零件,竟然全都是中国自己产的,没有一个日本企业参与其中。
接下来,日本好像拆东西拆上了瘾,到了2023年,他们竟然把比亚迪的海豹车型也给拆解了。
海豹电池那车身一体化的设计,完全打破了日本人的传统观念。
这次是我国头一回这么干,电池直接装进了底盘里,这么做能让车子看起来更酷炫。
这能让车身整体的抗扭能力变得更强,简单说,就是车子要是遇到碰撞啥的,不容易被撞歪或者变形。
这种技术的使用,不光能防止车辆受到损坏,而且在碰到大事故时,还能大大增加车里人的安全。
此外,咱们这车的高压系统加上电控单元,效率那绝对是比日系车高出一大截,就连车上的摄像头都直接装了5G模块。
监控录下的画面能立马发到用户手机上,这样车主和手机就能聪明地配合起来。
日本团队直接说了:“这玩意儿不光是个车,感觉就像是个带轮子的智能手机。”
这本书把拆解的结果详细记录了下来,名字叫做《中国比亚迪海豹全解析》,它成了日本汽车工程师们必看的参考书。
看着中国车辆技术突飞猛进,日本那边拆车研究的速度也跟上来了,越拆越快。
第二年,吉利旗下的极氪007就成了日本那边的新拆解对象。
极氪的那个800V高压快充技术,真的挺牛的,只要充15分钟电,就能跑500公里。这事儿要搁在日本,那简直就是想都不敢想的奇迹。
一体式压铸铝车身的设计,不仅确保了车子的安全可靠,还让车身变得更轻便。这种创新技术,甚至还赢得了日本媒体的称赞,他们亲切地称之为“吉利的雷克萨斯风范”。
让日本汽车制造商更感到没希望的是,极氪007这款车的生产成本只有同样档次日系车的大约三分之一。
但它把豪华的内饰和最新的科技结合得恰到好处。
拆解小组直言不讳地说:“日本既做不出这种车,更不可能以这样的价格卖出去。”
这几年,日本在拆解中国车后,心里头那叫一个惊讶,但更多的是满心疑惑。
以前咱们国家确实是通过拆解日本车来提升汽车技术的。那时候,我们靠这种方法来摸索和学习,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啥时候起,中国就默默赶超了日本呢?
【日系车危机】
比亚迪自家生产了九成的零配件,宁德时代这十年来电池成本大跳水,降了足足九成,现在他们电池在全球装车量上占了37%的份额。
但说到底,这都归功于我们打造了全世界最厉害的供应链系统。
要是日本打算模仿五菱宏光MINI EV,光是从中国进口那些零部件,费用就得涨上一倍。
中国车厂现在厉害了,从挖锂矿到做芯片,整个流程都能自己搞定。这种从头到尾的自给自足方式,让他们不用再靠国外的技术了。
而且,在产品打造和制造环节,我们一直都努力用上最好的硬件和零件,尽量做到最好。
为了展现产品的独特之处,增强它的比拼优势,我们要重新树立行业的规矩。
比如说,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在能量和密度这块,那可是走在世界前头的。
蔚来ET5配备了足足33个感应设备,计算能力超强,超过了千TOPS的水平。而小米SU7的车载系统,用起来那叫一个顺畅,简直找不到一点毛病。
看看日本那边,丰田bZ4X这车研究了整整5年,结果智能方面不行,续航也让人失望。这样一来,在市场上就比不过其他车了,最后也只能落得个卖不动的下场。
现在全球锂电池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日本却偏偏要选择一条更“牛”的路——发展氢能源电池技术。
这主意挺不错的,可氢燃料电池发电的费用实在太高了,日本根本承担不了。
因此,本田的氢能源计划进展得非常困难。
中国在电池技术、电动机以及电力控制这些关键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些成就让全球技术的风向标都跟着变了。
再说比亚迪的工厂,他们组装一辆车平均只要76秒,可快了。相比之下,丰田的电动车生产线就得慢上许多,整整需要10分钟呢。
这种不同其实源自我们和日本在一些观念上的差别。
在日本汽车圈看来,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真挺大的!
我们每年能生产的新能源汽车超过3000万辆,而且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
比如说,极氪007这款车,它从决定要做到真正生产出来,就只花了18个月的时间。
日本的“匠心精神”呢,就是特别钻研某个细节,要做到最好,却不太管整体是不是协调,进度是不是跟得上。
丰田还在为螺丝该转多少圈而犯愁时,中国的汽车厂家都已经更新换代了三回了。
这些年,日本工业逐渐转型,不再那么重视以前厉害的燃油车行业。这样一来,他们以前特别自豪的燃油发动机和变速箱技术,在电动汽车的大趋势下,全都没啥优势可言了。
根据最新数据,到了2024年,比亚迪在日本每天能卖出去2223辆车,这个数量比丰田的2038辆还要多。这样一来,比亚迪就成了日本市场上的一股新力量。
那些以前特别火的日系牌子,像三菱、铃木这些,现在因为没能跟上电动化的大潮,脚步有点慢了。
被赶出中国市场,成了“过时货”。
【结语】
日本拆车越多,心里越慌;中国车被拆得越多,反而越有底气。
不过,在这场跟中国卷王较劲的比赛里,最后赚大了的还是消费者。
特斯拉Model 3在中国市场为了跟竞争对手比拼,价格大跳水,直接降到了23万。而丰田那边呢,也给bZ5车型升级了装备,换上了更牛的比亚迪电池。
中国加入后,全球汽车市场变得更加热闹有劲。有了中国的参与,世界各地的汽车销售和竞争都上了一个新台阶。各国的汽车品牌都在努力推出新产品,来吸引中国消费者的目光。同时,中国的汽车企业也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给全球汽车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机会。总的来说,中国的加入,真的让全球汽车市场变得更加多元化和充满活力了。
以后,中国要是能在技术、供应链还有人才上不断打牢基础。
可能会从一个“价格杀手”转变为“价值引领者”,真正掌握话语权,彻底告别“用市场换技术”的老路子。
至于日本能不能在汽车行业里后来居上,这还得看以后的发展情况。
可以确定地说,现在,中国已经紧紧把握住了汽车产业的未来走向。
和财网是个信息服务平台,它专门提供财经方面的新闻和资讯。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最新的市场动态、公司财报、经济政策等。不管你是投资者、商人还是对经济感兴趣的一般读者,和财网都能满足你的需求,让你轻松获取到想要的财经信息。它就像是一个财经资讯的大仓库,方便你随时查阅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