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双胞胎兄弟,周一正式成为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正式迈入小学课堂啦!
这一届学生很多,背后的家长当然也多了。
我当妈妈也当了6年,从孕产检到孩子上幼儿园,也认识了不少同龄人家长,发现这些背后的家长,真是一个比一个焦虑。我们来看看这些情况,你们是不是也在想或者担心过。
1“我们班主任好年轻,是不是什么都不懂,怎么没作业,怎么没发照片”首先是一位相处7年,娃多大,我们比娃年龄还多认识8个月的妈妈,她问我周一老师布置作业没。
我把我们作业发给她看,说也是些你家崽崽平时坚持做了的事:阅读、跳绳,没什么特别的。
她看了还是很不开心:“我们学校(她家和我家不在一个学校)其他几个班,也有发作业的。你看你们老师多负责。我们老师是不是没什么经验,什么都不懂呀,昨天也没发几张照片。”
我安慰道:“开学第一天,老师忙嘛,你看我们班,照片也没发。但是有什么好看的呢,不就是孩子坐座位上,是吧!”
让我想给家长朋友宽宽心,写下这篇文章的,是因为第二位家长的话。
2“我们班学校午托要靠抢,下午托班报名也是最多的,肯定我们班是最穷的”我崽崽所在班上,学校午餐和下午托管报名的都不算多。有其他班的家长问我情况,我照实说了。她说她们班学校午餐名额靠抢,报满了;下午也是一大半的人。
其实每个班家庭情况有差异,本来没什么好比较的。
结果这位妈妈联想力过于丰富了:“肯定我们班是最穷的,爸爸妈妈都要上班,没法接人,又没钱送校外托管机构,只能放学校。”
我说你这是想多了。
开学第一天,可能很多地方与家长预期会有差异;
可能我们知道一个学校有重点班,但自家孩子不在重点班;
可能我们会知道很多信息、其他班级的、其他学校的、其他区的,我们会比较会焦虑会埋怨怎么我们没有。
但这种情绪,既解决不了问题,大多时候可能是我们想复杂了,最主要我们会把这种不好的情绪,传达到孩子身上。孩子可能会给自己贴标签:我们班不优秀,我们老师不优秀,我自己肯定会不优秀。
周一我家双胞胎问了我两个问题,你们看看我是怎么回答的。
3双胞胎兄弟:“妈妈,为什么一年级只有我们班不在一楼呀,为什么只有我们班没路队牌呀”我家双胞胎弟弟很细心,也很在意很多细节,分班出来后,发现幼儿园同班同学继续同班的很少。我安慰道:“正好你和以前同学分别认识新同学,以后你们就可以整个年级同学都认识了!多好呀!”
第一关算敷衍过去了,接下来两个问题才是难。
今年可能人数多,最终超额多招了一个班。我们家孩子就分在这个计划外的班上。
从报到那天起,我们带着孩子多爬了一层楼、穿过二年级所有班级、在二楼的尽头找到了教室。两个孩子就开始问我了:“妈妈,为什么一年级其他班都在一楼,只有我们班在二楼呀?”我没回复。
结果昨天开学第一天,我有点担心孩子找不到教室,他俩回家说:“可以问上楼梯遇到的老师和高年级同学的。”我为孩子机智点赞。
只是他俩继续问我:“妈妈,为什么只有我们班在二楼呀?二楼都是二年级的,下课时候那些哥哥姐姐还都来我们班看。”
我想到个很好的回答:“更上一层楼,这是个很好的寓意。你们也会更上一层楼的,你们背过这首诗的,记得吗?你看其他一年级小朋友是在一起,你们一直与高一个年级小朋友在一起,可以学习到更深的东西。可能今后几年也会一直和高一年级小朋友一起,多好呀!”
孩子很满意这个回答。
下午我去接孩子,校门口果然有点混乱,不少家长没配合学校保安。
结果我发现我们班路队牌都没有,难怪我爸中午接孩子,说多亏孩子眼尖,自己看到外公了。老人基本没来开家长会,也不认识班主任,又没路队牌,很难看到孩子。
俩兄弟回家就问我:“妈妈,为什么只有我们班没路队牌呀?”
我不能告诉孩子,是学校多招了一个班,得临时去做路队牌;可能开学事务多,就耽误了;可能他们老师是新招聘进入的,也不知道找家长帮忙,也就接孩子时费时间些。
我告诉孩子的是:“因为老师知道,我们班家长和小朋友都特别听指挥,能排好路队跟着走,能叫到名字才跟家长走。”
孩子听到夸了他们俩,还夸了自己爸爸妈妈外公外婆,非常开心。
所以我们家长与其担心或者多想焦虑,不如自己好好工作,也带着娃一起好好学习。老师布置了作业的,好好按着做;平时该阅读不也得阅读,该运动也得运动,按着孩子自己的节奏来,家长陪跑。
多与孩子自己比较,而不是与其他学校、其他班、其他孩子。
说个我家俩孩子昨天做的不错和不好的两点。
老师晚上提醒家长,家长接到孩子后,要跟老师打一声招呼再走。我想着告诉去接孩子的外公这一点,老人家不一定按着做,我就嘱咐两个孩子:“外公接到你们,你们要跟老师说一声才能走,好吗?”
很意外地是孩子说:“我们今天就是跟老师说了再见,才跟外公走的呀!”
我问:“老师告诉你们要这样的吗?”因为我没教过这点,我没想到小学校门口接孩子这么乱。
孩子说:“没有呀,就是觉得应该说一声。外公还拖我们走。”这是我很意外的一点,我觉得孩子做得不错的。
当然也有做得不好的。比如14:20预备铃响了,孩子看老师没来,还在教室外面玩。等到14:25正式上课的铃声响了,两个孩子看到老师向教室走过来了,才知道要回到座位上。
这是对小学的规则还不清楚、不适应,是我家需要改正的地方。
如果每个家长,花点心思,花5分钟时间,关注点多在自己孩子身上,一定能和我一样发现更多惊喜,也能更快帮助孩子成长!
放下焦虑,一起牵着蜗牛去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