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过半,不知道大家这个假期是如何安排的呢?
没有选择出门旅游的小编,自然想着假期去影院找几部电影看看。
毕竟作为全年第二大档期,十一档理应是佳片上映的黄金期。
只可惜,今年十一档虽然上映的电影不少,但似乎并没有特别出彩的电影。
这不禁让小编又想到了今年的暑期档。
除去神马组合的《抓娃娃》,票房达到了32亿。
再往后数,票房成绩也都不算太突出了。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今年暑期档票房成绩第二名的电影——《默杀》
不过,这个成绩在陈思诚团队的悬疑翻拍片当中,讨论度和反响却不算拔尖的。(P.S.《默杀》也是一部翻拍片,只不过原版便是导演柯汶利本人在几年前的另一部同名电影。)但在今年的暑期档当中,这部电影也算是除掉《抓娃娃》以外,讨论度最高的电影了。
而小编当时在电影院看完这部电影后,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这是一部典型的陈思诚团队出品的悬疑犯罪电影。故事节奏快、社会议题拉满、视觉刺激给到位……
但和它的评分一样,这部电影除却能给予观众这些表象的刺激之外,似乎也给不了观众更多的东西。
可即便小彤的妈妈李涵(张钧甯 饰)赶到了现场,这几个女同学也丝毫不怵。李涵作为学校的校工,也只能沉默地给女儿剪掉被胶水糊住的头发。为何会如此?因为霸凌者之一,是校长的女儿。
直到有一天,惠君在天台上被那几个女同学欺负,导致意外从天台掉落,摔死了。小彤原本是有机会救惠君的,但因为李涵的突然出现,将小彤强行带走。惠君,便是林在福的女儿。
整个故事似乎生怕漏掉哪个似的,把这些元素硬生生地全塞进去。在加上充斥着刺激眼球的血腥暴力场景。这样的故事,可以说就是为了吸引票房而打造的。
霸凌者作为所有故事的始作俑者,她们坏,但为什么坏,并没有任何交代。而故事中的主角们,他们的行为动机看似都给出了理由,却也经不起细细推敲。以至于,例如戴国栋这样的警察角色,在故事中就是个纸片化的工具人。
而这样的故事,的确能吸引很多人去电影院买单。但却无法走进影迷的心里。不过这样的做法究竟有对错标准吗?似乎也不好去下定义。
商业电影的评判标准究竟是什么呢?票房?评分?还是艺术性?可能真如那句话一样,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是,对于《默杀》这样的电影,很多人在看完一遍之后,应该也很难想到再去点开它,去回味什么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