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3 月 30 日,《联合早报》披露,日本为预防台海紧急事态,首次拟定冲绳诸离岛居民疏散计划。计划 6 天内撤离约 12 万居民,安置至九州和山口县的 32 个市町,日媒随之发出 “避战已无余地” 的感叹,将琉球群岛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一、琉球群岛的战略困境
琉球群岛坐落于东海与西太平洋的连接处,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南部先岛诸岛距台湾仅百公里之遥,部分岛屿甚至能直接眺望台海;宫古海峡更是战略要道,美国及其盟友的军事力量借此频繁进出西太平洋。正因如此,一旦台海发生冲突,琉球群岛必然首当其冲。无论是从军事打击的范围,还是封锁作战的角度,琉球群岛都极易成为冲突的前沿阵地。
二、撤离计划:动机存疑
(一)军事扩张的幌子
自 2016 年起,日本防卫省就在琉球群岛加速军事部署,宫古岛和与那国岛军事基地的建设、导弹防御系统的部署,都彰显了其军事野心。此次撤离计划一旦实施,居民撤空后的琉球群岛,极有可能为日本进一步军事扩张提供空间。届时,日本便能以应对 “外部威胁” 为由,进一步强化军事力量,稳固其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地位。
(二)炒作台海局势
日本长期借助所谓 “台湾有事”,渲染 “外部威胁”,推动国内军事扩张。撤离计划的出台,无疑是在刻意放大台海冲突的风险,试图误导日本民众,为其突破和平宪法限制、扩充军事力量营造舆论氛围。
三、撤离计划的实施难题
(一)交通和基础设施压力
6 天撤离 12 万人,日均需转移 2 万人。然而,琉球群岛现有的交通与基础设施,难以承担如此大规模的人员转移任务。民用运输工具的数量、港口和机场的吞吐能力,以及转移过程中的物资供应和安全保障,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经济与社会动荡
琉球群岛以渔业和旅游业为经济支柱,居民撤离将使当地经济遭受重创。酒店、餐厅等旅游相关产业将陷入停滞,渔民无法出海作业,大量企业面临倒闭风险。此外,大规模人口迁移还可能引发社会秩序混乱,增加安置地的社会管理压力。
四、各方反应与地区局势走向
(一)琉球民众的反抗
对于琉球群岛的居民而言,撤离计划意味着背井离乡,失去生活根基。许多居民对日本政府的决定表示不满,他们不愿成为地缘政治博弈的牺牲品,纷纷发起抗议活动,要求日本政府尊重琉球的和平与稳定。
(二)地区国家的警惕
日本撤离计划的背后,是其军事野心的膨胀,这引起了周边国家的高度警惕。中国、韩国等国纷纷发声,要求日本谨言慎行,避免采取加剧地区紧张局势的行动。美国虽表面支持日本,但也担忧日本过度激进的行动,会将其拖入不必要的冲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