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个四处经商的人,一年到头在外面,很少回家。家中只有妻子、儿子和做饭的老妈子三个人。妻子三十出头,儿子刚满十岁,因为商人常年不在家,儿子就跟母亲住在一个屋里,一人睡一张床。
有一天晚上,商人的妻子上床睡下不久,就梦见和一个男人发生关系。醒来用手摸了一把,被窝里竟然真躺着一个人,仔细观察了一会儿,觉得这个人和平常人举动不一样,就想到一定是个狐狸精。因为怕遭谋害,也不敢声张,只好吃了这个哑巴亏。睡了一会儿,那人下床要走,但是房门没开就不见了。
第二天晚上,商人的妻子怕狐狸精再来捣乱,就让做饭的老妈子陪伴她,把儿子也叫到一张床上来睡。等到半夜,老妈子和儿子都睡着了,狐狸精又来了。狐狸精一上床,商人的妻子就喃喃地说起梦话来。老妈子被惊醒,大声 叫商人的妻子,狐狸精受了惊,急忙出去了。
自打这时候起,商人的妻子就精神恍惚,时时像丢了什么似的。每到夜间,不敢熄灯,还嘱咐儿子不要睡实。有一夜,夜已经很深了,老妈子和儿子都熬累了,不觉靠着墙壁睡着了。醒来一看,不见了商人的妻子,猜想她可能是出去上厕所,但是等了很长时间也不见她回来。老妈子害怕,不敢出去,就叫醒她的儿子去寻找。儿子点着火把找了半天,找到一间空房子里,只见母亲一丝不挂地躺在地上。儿子走过去扶她,她也不知道羞。从此,商人的妻子竟疯了,有时哭,有时笑,有时唱,有时骂,一天不知要出什么洋相。到夜间不愿和别人同住一屋,不让儿子再到她的床上睡,把老妈子也撵走了。夜里,儿子一听到母亲的笑语声,就点起灯来,端着灯到母亲床边去看,母亲反而大骂儿子不该点灯。儿子习以为常,也不在意。
邻居们觉得,才一个十岁的孩子,就敢和狐狸精缠身的母亲住在一起,都暗暗佩服他的胆量;只是有一样毛病,玩耍起来太不像话,惹人讨嫌嫌版。这几天,他每天学泥瓦匠,把石头砖块垒在窗台上,人们禁止他,他也不听,谁要取掉一块,他就滚在地上大哭大闹,因此没有一个人敢再去惹他的。过了几天,两个窗口都被他堵得严严实实,而后又用泥把墙上所有的小洞都封住,一天到到晚忙忙碌碌的也不怕累。垒上窗户,泥好墙,没事做了,又拿上菜刀霍霍地磨。看见他的人都说他太顽皮,都不喜欢他。但是谁也没有料到,这个仅仅十岁的小孩子,却是别是别有用心的。
小孩子把一切都准备停当,到了夜里,拿把菜刀藏在怀里,将灯用半个大葫芦瓢罩住、假装着呼呼睡起觉来。就在这时,他听到母亲又说开了胡话,就急忙把罩灯的葫芦瓢揭开,拿着力堵在门口大声叫喊,儿子喊了半天,见没有什么动静,便假意离开门口,装出要到处搜寻的样子,而两眼却始终注意着门口。这时突然有个大猫似的东西,向门缝跑去。儿子看得真切切,跑上去顺手就是一刀,可惜只砍下二寸多长一截尾巴,弯腰拾起,还在滴着鲜血。
起先,当儿子掀开葫芦瓢,堵在门口的时候,母亲就大骂起来,他却只当没听见;当他没有砍中狐狸精的要害,而只砍下一截尾巴的时候,便非常懊恨地上床去睡了。第二天大早,儿子就起来了,他顺着血迹去察看狐狸精的去向,那那血迹越过院墙,一直拖到何家花园。儿子心想,这一刀虽说没把狐狸砍死,但它以后总不敢再那么猖狂了。这一夜,母亲果然不闹了。但从此变成了一个痴人,一天到晚,不言不语像死人一样躺在床上。
不久,父亲从外地回来探家。他知道妻子病了,就到床边去问候。母亲一见丈夫,不但不欢迎,反而破口大骂,就像见了仇人。儿子将母亲的情况详细讲给父亲听,父亲很吃惊,连忙请医生来诊治。可是把药煎好让她喝时,却把药汤泼在地上,又破口大骂起来。没办法,就把药混在汤饭里哄着她喝。这样服了几服药,オオ渐渐安静了。父子俩都很高兴。
可是有一天黑夜,当儿子睡醒一觉,却又不见了母亲。父子俩寻找了一阵,又在那间空房里找到了她。
母亲又癫狂了,不愿意同丈夫同住一屋屋。傍晚,竟又到了那间空房里,儿子上前拖拽她,她骂得更加厉害。父亲没办法,就把空房锁起来。奇怪得很,母亲一跑到门前,门就自动开了。父亲很发愁,想方设法,总也治不好。
儿子见父亲天天愁眉苦脸,就在一天黄昏,不声不响悄悄来到何家花园,藏身在草丛里,想窥探狐狸精的巢穴,以便采取对对策。等到月亮初升的时候,忽然听到有人说话,儿子拨开草丛偷偷望去,看见有两个人走在前边,后边跟着一个长着长胡子、身穿黑黄衣服的人,手里捧着酒壶,来到前面的亭子上喝酒。他们的说话声很低,也听不清说的是什么。过了一会儿儿,只听一个人说:“明天再弄一瓶来!”说罢,那两个人都走了。只有那个长胡子的人人留下,脱了衣服,躺在亭子边的石头上。仔细看去,四肢和人都一样,就是屁股上上长着条毛茸茸的尾巴。儿子侦察清楚,想要回去,又怕惊动狐狸精,所以伏在草丛里不敢动。天快亮的时候,又听见走了的两个人又来了,他们和长胡子低声说着话,走进一片竹林。这时,儿子才起身回家。
儿子去了一夜,父亲一见就问:"一整夜,你到哪里去了?"
儿子怕狐狸精听去,就诓骗父亲说:"到伯伯家玩耍,天晚了,不敢回来,就住下了。"父亲也不介意。
吃过早饭,儿子跟着父亲到街市上摆杂货摊,看见鞋帽市上挂有狐狸尾巴,就求父亲给他买一条。父亲不肯,他就扯着父亲的衣服撒娇。父亲不忍心惹孩子不高兴,就给他买了一条。摆好货摊,父亲只顾做买卖,他就在一旁玩耍,终于趁父亲往别处看的空子,悄悄在摊子上拿了些钱走了。他在酒店打了一瓶酒,寄放在别处,接着又来到他舅父家。他舅父是个打猎的,就住在城里。儿子找舅父,可巧舅父不在家。妗母问他母亲的病,他说:"这几天好些了。就是家里老鼠很多,把衣服都咬坏了,气得母亲直哭。让我来要点打猎的毒药,治治老鼠。"妙母拿出一点,用纸包好了交给他。他嫌少,就乘妙母下厨房给他做饭时,开开柜子,又抓了一大把,用纸包好,藏在怀里。然后走到厨房,向妗母说:"天气还早,父亲还在街上等着我呢。"说罢,不等妗母回话,就跑走了。
儿子返回街市上,先到卖酒的地方拿了酒,把毒药都放进去,然后就到街市上去游逛,直到黄昏时候才回到家里。父亲问他:"你到什么地方去了?我在街上等了半天,都没等着你!"他还和上次一样哄骗父亲说:"我跑到舅父家玩了。"
打这天起,儿子把买的狐狸尾巴,设法缀在屁股后,拿着那瓶药酒,天天都要到街市上逛。一天,他看见那个长胡子也在人群里挤来挤去,就挤到他身旁,跟着他走,故意搭讪着跟他说话,问他:"你是哪里人?"长胡子道:"北村。"同时又反问儿子:"你呢?"儿子眼珠一转回答说:"我住在山洞里。"
长胡子对他住在山洞很奇怪,儿子笑着说:"我祖祖辈辈就住在山洞,您不是吗?"
长胡子听了,更是惊疑,便问了儿子的姓氏。儿子知道长胡子一连串的表情都是故意装的,自己也装得更像了,说:"我姓胡。我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你跟两个人在一起,可是一下子又想不起来。"
长胡子仔细打量着儿子,像是相信,但还略有怀疑。这时儿子把后襟微微一掀,稍稍露出一截假尾巴,暗示长胡子说:"我们虽能变成人,只有这个东西变不掉,真是一件遗憾的事啊!"
"你干什么来了?"长胡子不再怀疑,就和儿子亲热起来。
儿子说:"我父亲让我来买酒。"
长胡子也说是来弄酒。儿子便问:"你买到了没有?"
"唉,"长胡子叹了口气说:"我们大多都很穷,哪里有钱去买?只能偷了。"
"这可真是个苦差事。"儿子深表同情。
长胡子又说:"受了主人的委托,不得不这样啊!"
"你的主人是谁?"
"就是你以前见过的那兄弟俩呀!"长胡子说,"一个和北村姓王的儿媳妇私通,一个和东村一个商人的妻子纠缠。那个商人的儿子很厉害,把它的尾巴都砍断了,养了十来天伤,现在又去缠商人的妻子了。"说罢,就向儿子告别:"再见吧,不要误了我的事。"
儿子拦住他说:"不要去偷了吧,那多危险!我已买好了,现寄放在别处,先给了你吧。我还有钱,可以再买。"
长胡子说:"那我该怎样报答你呢?"
儿子很慷慨地说:"我们本是同类,还分什么你我!等闲了的时候,我还要请你们痛痛快快喝一次呢!"说罢,就领着长胡子到寄放酒的地方,取出来交给了他。长胡子高高兴兴地走了,儿子也回了家。
这天晚上,母亲竟安安稳稳地睡着了,不再往那间空房子里跑。儿子知道定是狐狸精中了自己的计,这才把他的计谋详细地告诉父亲。
天明,儿子和父亲一同到何家花园去验看,只见两只狐狸死在亭上,一只狐狸死在草丛里,嘴、鼻、耳、眼都流出血来。瓶子放在一边,儿子拿起摇了一下,还没有喝完。
父亲对儿子的聪明十分称赞,他问儿子:"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呢?"
儿子说:"狐狸精是非常狡猾的,一说出口,它很快就会知道,所以谁也不能告诉。"
父亲抚摸着儿子的头夸奖说:"孩子啊,你真是个讨伐狐狸精的大谋士呀!"
父子俩把三只死狐狸扛回家来,看见有一只狐狸是个秃尾巴,还清楚地能看清刀痕。从此,家中再没有发生什么怪事。母亲的神志也渐渐清楚了,只是经过这番折腾,身体非常瘦弱,再加上又添了咳嗽的病,每天要吐一大堆浓痰,不久就死去了。北村姓王的儿媳妇,一向被狐狸精缠身,这时派人去打听,已经病好了。
从此,商人更加喜欢自己的儿子,就教他学习文韬武略。儿子长大后做了总兵。
李仁傑
亲爱的作者大大,故事很精彩,情节挺生动,但美中不足的是有几处明显错别字。。。[点赞][点赞][点赞]
心静古典分享 回复 08-30 17:25
友友好!谢谢您的指点。欢迎常来分享聊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