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更获《中国诗词大会》冠军|坚持,是为邂逅更好的自己

素一的人生导图 2024-12-13 08:36:17

同样的少年学诗词,但最欣赏陈更的地方,莫过于她对从小读诗词的益处的精准理解: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陈更连续四季每年都如约出现在百人团中,而对于在北大攻读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专业博士的她来说,最大的目标是能顺利毕业。

董卿说过,百行团的选手,没有一个人学诗词是为了功名利禄,没有一个人背诗词是对自己的工作有很大帮助的。是的,当做一件事,仅仅是单纯因为自己想做就去做的时候,那力量不可轻视,是任谁也拦不住的。

这位北大工科女博士在诗词大会上的精彩表现,用实力最终证明了她自己。她对诗词的热爱和独到阐释,也在持续的感染一代又一代诗词爱好者。

~ 1 ~言词成珠玉,语毕成文章

陈更第四届才问鼎冠军,但其实她从诗词大会第一季开始,一上台她就已表现不俗,获得了很多人的关注。

陈更还写了一本名叫《几生修得到梅花》的书,内容主要是自己阅读诗词的感受,也获得了不少好评。而这本书的缘起,是陈更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的舞台上答错了一道题。

陈更在比赛场上从来是思维敏捷,当仁不让的。即使在线索很少的情况下也敢果断抢答。看她出场,显现的那种你争我赶的气势,甚是刺激。那一期的节目是她和李四维打对台,李思维是能背诵一万首诗词的强劲对手,赛点来临时,是一道选择题:“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马勒读到经过层层转译的唐诗之后,以此为歌词,创作了著名的《大地之歌》,请问该作品最后以哪首唐诗结尾?”

题目公布后,两位选手都一脸茫然,空气一度凝滞,显然他们都无法笃定答案。这时,谁按抢答键,谁就有可能因此失去擂主的席位。片刻之后,陈更还是按下抢答键,猜了一个答案。她猜的是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结果猜错了。

其实《大地之歌》的最后一个乐章用了两首唐诗,一个是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一个是王维的《送别》。而这道题目的问题是“作品以哪首诗结尾”,所以应该选王维的《送别》。

虽然答案选错了,但陈更仍然笑脸盈盈的站在那里,不卑不亢的解释了自己猜孟诗的原因:

“对我而言,孟浩然的诗和大地好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感。因为它又有“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又有“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在茫茫山野里,他抱着一把琴,站在大地上的小径上。所以我心里有了一点诗词和音乐的通感。我对马勒比较欣赏,我喜欢的作家须一瓜的作品里,各种各样的人物都听马勒的作品进行心灵的救赎。但是很遗憾,我不知道这道题的答案,但我会铭记终生,这是比得到擂主更大的收获。更何况,柳永曾经说过:“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这一番阐释和见解,可以说让她虽败犹荣。不仅展现了她对诗词内涵的敏锐直觉,更以这样一种临危不惧的姿态、在一个紧张激烈的比赛中展现了自己的临场气质和风采,相当惊艳。

最后,陈更离场,董卿用王维《送别》的后两句“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与她作别。嘉宾、主持人和选手在这道题中的互动,一再被百人团的掌声打断。

随后出版社的编辑找到了陈更,因为被她在台上答题之外的风度所感染,这一次的答错题,反而成了陈更第一本书《几生修得到梅花》出书的契机。

~ 2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陈更出生于陕西咸阳,虽是女生,但她天生带着些许陕北人的豪爽与粗犷。

陈更在诗词大会的征程并非一帆风顺,四届参赛才获得冠军,这中间她经历过坎坷,也亲身体会着失败的苦涩,那些褒扬与批判之声时刻鸣响在她耳边。

陈更喜欢抢答,她心直口快,抢答出错也是在所难免。

但随着慢慢被人熟知,网络中开始有人借题发挥说她求胜心切,急躁冒失。陈更初初听到这些也曾有过伤感,有过迷惘,但她没有立刻回击或解释。在第二季结束后,她才与人说到,“人生难得放肆,比赛只是一场游戏而已,若是像对待至关重要的大事一样沉稳严谨,那就没意思了。我是在用读书的方式参加这些文化节目。”

如蒙曼所写,陈更是个骄傲的女孩。她在外形上清新古朴的装扮,却掩饰不住内心对攻下擂台的决心与渴望。但她始终坦坦荡荡、用反观和自省在四年、四届比赛里积累自己的实力,最终获得脚下坚实的成功。

~ 3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陈更在高考时曾是全校的第一名,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上海同济大学。

她常被人问起,是如何学习的。陈更认为,学习这件事情不能用时间去衡量,“我从小保持的习惯就是多思考,不要对别人教你的照单全收。”她指出,学习就是要思考答案里的规律与逻辑,不断总结一些属于自己的知识,才能在考试时游刃有余。

陈更说:不是说学了10个小时就一定比学了5个小时的人学得多,学习一定是你在动脑。

陈更不仅是一个爱思考的人,也是一个特别自律的人,只要是她觉得应该去做好的事情,她就会不遗余力,甚至“压榨”自己。

高中的一年寒假,临近过年,父母都回了老家,但是陈更却一个人留在城里的家中,吃着馒头、包子度日。原因是,她倔强的认为自己没有将寒假补习班学到的知识点理解吃透,她担心回家过年会影响记忆的周期,于是,那段时间就像在修行一样,屋外是欢天喜地的过年气氛,而她独自留下,在冷冷清清的屋子里默默地整日做练习册。

很多喜欢诗词大会的人,都看出了陈更对诗词文学的热爱,有人甚至质疑她为什么选择工科?

但陈更却即便是在录制《中国诗词大会》期间,都不曾经放下自己实验室的工作。她常常穿着黑衣黑裤忙碌于科学研究。陈更回忆说:“那会儿每天在影视基地与学校之间来回奔波,白天在实验室做实验,晚上再赶去影棚录节目。”但陈更坚持认为“诗词与实验不仅不冲突,反而是可以相融合的。”因为整日埋头做实验的日子里,遭遇失败是家常便饭,常常会是做了大半年的工作,却是无用功。这时候,对陈更来说最好的舒缓压力的方法就是读诗词,在感知中国传统文化中宁静致远的力量时,她又能找回内心的平静。

陈更虽从小阅读涉猎广泛,但是她真正研读诗词却是从考上研究生之后。而在登上《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之前,陈更痴迷诗词这件事,只有亲朋好友知道。

虽然自己对诗词十分热爱,但陈更却并不认为每个人都应该爱诗词,“大家各有生活方式,有自己的坚持,正是因为这样,世界才五彩斑斓”。“我的男朋友就完全不懂诗词。”她略带羞涩地笑着说,他是一个纯粹的理工男,有自己的爱好。我们平时相处时会聊AI进展、虚拟现实技术等话题,或者文章、足球等,天马行空。

~ 4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陈更喜欢那些看似平白,但是很深情的诗句,因为有“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感觉。陈更早领悟到,诗词读的多了,得失心、功利心就淡了的道理。

她喜欢王维的“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她将其阐释为“木槿花在一天之内就会经历开落,人生的起落成败何尝不是如此?”她说诗词教我们更温厚、更淡然去看待挫折,然后积极生活。

陈更在获得第四届总冠军后发言:很多诗友因为看到我在诗词大会的样子,也想要来诗词大会;很多小朋友、青少年说因为看到我念诗的样子,发现中国诗词的美好,也开始念诗。我觉得,为了传播中国古典诗词,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宋人黄庭坚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正如黄庭坚所说,一个人或高贵、或鄙俗的气质,都藏着读过的书、走过的路。

北大教授康震说:读书是最愉快的事。人的一生,要读先贤之书,也要读后辈之书。读先贤书,传承智慧;读后辈书,激发情志。他对陈更的书也十分推荐,称其情志俱佳。

陈更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但她给我们带来的这股书香气却如早春二月的春风,沁人心脾。像她这样坚定、有所追求的的女孩,在这个时代,必将为我们带来榜样的力量。

以上

0 阅读:1
素一的人生导图

素一的人生导图

价值投资